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技术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处理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能力。对纳米技术环境风险进行伦理考量,是保证它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普雷斯顿认为,既有的环境伦理学为审视纳米技术提供了合适的伦理框架。他从重视历史演化过程的环境伦理直觉出发,对全新物质的生产、失控的复制器、人类增强和满足人类所有物质需求的能力等四个问题进行了伦理考察。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与人类的深度融合,既能造福人类,又在不确定性中暴露出科学和工程的风险,为它们套上伦理紧箍咒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工程科学对社会的影响面在增大,突显了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工程伦理学的实践维度与一般的科技伦理中重规范和责任之间的差异,这会在工程伦理教育嵌入什么样的伦理形成难题。事实上,面对社会治理等问题无法贯彻前端控制的事前责任的伦理规范,工程伦理应遵循实践哲学,按照自下而上的实践伦理原则,需要转向一种末端治理的事后责任伦理。从微塑料工程伦理的角度看,事后责任比事前责任更负责任。为了不使责任伦理在这两者之间断裂,将指出命运共同体和先验语用学可以对接事前责任和事后责任。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驱动教育变革给教育带来双重影响,使教育中的机会与风险共存。尽管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强大优势,能够增强教育主体的能力、记录完整的教育信息、推动人的个性发展、以及提高教育效率。但随着技术向度的增强与工具理性思维的介入,这一过程也面临不同维度的伦理风险。人工智能驱动教育变革的伦理风险主要表现为主体风险、安全风险、算法风险和技术滥用四方面。解蔽人工智能裹挟下的四重风险,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变革中的价值实现,需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化教育主体地位;建立依法规约的伦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遵循算法使用的伦理准则,促进个体生命发展;内化德性为先的伦理意识,健全技术变革边界。  相似文献   

4.
当今资本主义的福利风险正在发生变异,从原有的"新社会风险"转变为"新福利风险":包括难民潮催生的新社会保障风险、不平等加剧和民粹主义情绪引发的新社会政策风险、互联网时代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新劳动力风险和工作家庭不平衡促发的新家庭政策风险.资本主义国家福利风险变异的根源,是基于剩余价值攫取与私有制存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克服生产系统市场化和分配系统非商品化之间的矛盾,导致资本主义政府所能够实现的福利供给愈加无法容纳日益窘迫的中下阶层对福利的需求.对此,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大政府二次分配干预力度、实施一系列更为积极的福利政策加以应对,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它始终无法根绝福利风险的螺旋式变异与升级,以及由此带来的周期性福利危机.  相似文献   

5.
当今资本主义的福利风险正在发生变异,从原有的"新社会风险"转变为"新福利风险":包括难民潮催生的新社会保障风险、不平等加剧和民粹主义情绪引发的新社会政策风险、互联网时代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新劳动力风险和工作家庭不平衡促发的新家庭政策风险.资本主义国家福利风险变异的根源,是基于剩余价值攫取与私有制存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克服生产系统市场化和分配系统非商品化之间的矛盾,导致资本主义政府所能够实现的福利供给愈加无法容纳日益窘迫的中下阶层对福利的需求.对此,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大政府二次分配干预力度、实施一系列更为积极的福利政策加以应对,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它始终无法根绝福利风险的螺旋式变异与升级,以及由此带来的周期性福利危机.  相似文献   

6.
公共利益之善的价值承诺是教育政策伦理所遵循的基本伦理价值原则。然而,教育政策伦理“公共善”常常被“多数者善”伦理所替代,带来教育公平的丧失。为此,应深化正义优先的伦理观点。坚持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统一的伦理原则,坚持全纳教育的伦理价值原则,为教育政策活动提供更正当性的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光星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3):27-33,41
在教育信息化2.0阶段亟须应用智能技术来推动教育创新.而区块链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代表,具有对等传输、数据保真、智能合约等技术特性,为教育变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遵循"技术与制度"的分析框架对"区块链+教育"进行了系统性考察与审思.研究发现,区块链与传统教育的结构重塑及流程再造需求之间存在多重耦合,可促进学习环境再造、教育方式转型及教育管理优化.然而区块链本身的自主性、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技术隐患,且技术应用不当还会引发数据安全问题、智能合约脱法风险以及数字版权保护诘难.需摆正对技术的认知态度,遵循人的主体性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法律规制:建立技术风险监管机制、完善个人数据保护规则、构造智能合约制度和优化数字版权制度,从而使"区块链+教育"在法制轨道上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已经步入风险时代.风险的不确定性与破坏性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危害,甚至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而传统的社会政策已无法应对风险时代的挑战,急需实现新形势下的转型.因此,新的社会政策制度应该规范健全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实现政策倾斜,并最终建立应对风险时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家伦理概念的混乱,造成法治秩序没有终极判断标准,给国家繁荣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也形成阻碍.公民道德、法律体系以及国家行为的存在,都说明了国家伦理概念的可能性.国家伦理是一个国家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实体所应当遵循的伦理规范,具有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它与国家确认的公民伦理、行政伦理、政治伦理及制度伦理等都有本质差别.国家伦理在主体、内容、形成、表达及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0.
教材伦理学既是伦理学原理在教材领域的应用,又是教材研究向伦理学的升华.古今中外,教材伦理思想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学生发展作为教材伦理体系内最为基础的范畴,是教材实践的决定因素及教材发展的根本遵循,因而成为教材研究的逻辑起点.作为兼有应用伦理学和教材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教材伦理学是研究"教材是否以道德上可行的方式传递了有价值的东西"的一门学问.教材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从一般伦理学的视角或教材研究的取向两种逻辑思路进行探究.构建教材伦理学的体系,应从教材主体的活动特点出发,领悟时代发展和教材改革的现实,对教材主体提出的伦理责任、对教材内容的伦理诉求、对教材制度的伦理规约,并从政治伦理、制度伦理、知识伦理、技术伦理等多个视角作出实践应答.  相似文献   

11.
法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其巨型性、开放性、层次性和不均衡性等复杂性特点日益突出,由此带来法治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人权伦理风险、极化风险和规制风险等社会风险的挑战.面对挑战,除需建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联动,创新安全高效的"人机协同"的法治教育宣传模式外,还需建立法律防控、伦理防控以及"过程—结果"...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是风险社会,尤其是人为制造的文明风险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的责任伦理资源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应对文明风险提出的挑战时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如漂流中的责任主体、处于弱势的伦理责任对象、濒于失效的伦理责任监督机制等;伦理困境的存在昭示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加强责任伦理建设.超越风险挑战所引发的伦理难题的理论出路就在于转换责任意识的伦理思维范式、确立责任原则的伦理价值导向及实现自律与他律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技最大的伦理—道德风险在于:它不仅有可能从根本上颠覆道德哲学的“自然”始点,而且改变和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主体和意义基础,从而使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呈现出一片混乱状态.面对现代科技风险,现代文明必须进行文化战略的超越性乃至革命性转换,突破以科技解决科技问题的“单子式”思维方式,在以科技—伦理生态为核心的“生态”视域中,以一种全新的以未来为取向的风险责任伦理精神应对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4.
国家"附魅"与"祛魅"的辨证转换揭示了现代政治与法律伦理关系重构的历史形上根据.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趋利本性,部分官员作为政治和法律伦理关系的主体利用其所掌控的权力资源而处于一种"道德迷惘"的"去德性化状态".官员的"公仆性"与"服务性"人伦角色定位被"倒置"了.只有坚持人民在政治与法律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民利益为善恶评价标准,才能创造出良好的政治与法律规范结构.现代政治与法律伦理关系重构的可能性路径只能是伦理主体间应遵循对话原则.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将伦理对话原则彻底地贯彻到权力运作的每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已成为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其教育应用价值在获得认可的同时,也引起了伦理隐忧.教育伦理范畴视角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伦理的内涵,即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与"人工智能"间的道德关系.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旨趣在于"助",而助什么和如何助是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原则应从教育主体维度展开,其中教育管理者需遵循权力规约原则,具体表现为数据收集的尊重原则、数据处理的理解原则和数据利用的边界原则;教师需遵循和谐共生原则,具体表现为人本原则、适度原则和关怀原则;学习者需遵循形塑自我原则,具体表现为良善原则、诚信原则和节制原则.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实践过程应遵循从个体的伦理认知、伦理行为到社会的伦理制度,再到个体认知和行为伦理的轨迹,即由个体走向社会,又由社会反作用于个体的螺旋循环过程.但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两种研究范畴——技术伦理和教育伦理杂糅交错,不利于伦理实践的开展,希冀跨学科学者能够专注于教育伦理范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人类克隆:技术与伦理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克隆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因而它的发展是难以阻止的.应对人类克隆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生命伦理学不仅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提出新的实践规范,同时也要做好道德哲学革命的准备.在技术进步和伦理发展互动的视野中,"能做"与"该做"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该怎么做"的问题.禁止生殖性克隆,发展治疗性克隆是当前的一种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ChatGPT带来大型语言模型的时代变革。ChatGPT的诞生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取得的一个阶段性进步,其作为科技与日常生活融合背景下的突破性成就,对其引发的安全风险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文本梳理了ChatGPT带来的安全风险,在人工智能治理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展开基于风险议题、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的三维分析,提出应对大型语言模型安全风险的治理原则和思路,并建议从法律规范、协同治理、部门监管、技术攻关和伦理约束五个维度,推进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治理。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既是一项经济问题,也是一项社会问题与伦理问题。政府是高校贫困生救助中的重要责任主体,对于政府而言,在实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应当遵循公正原则、差异性原则及公共性原则。各方社会主体应当体现出关爱、风险及尊重原则。经济上的外在支持只能暂时性地应对策略,坚毅的伦理品质才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脱贫最为彻底的保证,需要大学生做到诚实守信、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9.
叶凌雪 《文教资料》2009,(10):95-97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应对与规避风险成为每一个人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而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风险,个人仅凭传统的经验已无法应对,必须通过专业的培训学习掌握应对现代社会风险的技能与方法.有效应对风险,成年人承担着主要责任,因此,加强对成年人的风险教育,提升成年人应对风险的能力,是当代成人教育应当担负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20.
黄晓波  韩宇 《江苏高教》2014,(2):125-126
在国内就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应届毕业大学生为应对就业困难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求职包装"的行为,但有些行为并不符合伦理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求职包装的现状,对"求职包装"这一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求职包装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不良的求职包装带来的影响,最后对求职包装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