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兆昌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8,(2)
西周铭文中,两见"大史寮"。由寮字在先秦时期使用的本义来看,大史寮也就是指大史的官署,大史寮在西周官制中的地位,并不如以往学者所说的那样崇高,但其地位仍不可低估,应是王朝中央政府中重要部门和机构。 相似文献
2.
我是教地理的,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問題:就是要不要学生抄笔記。我认为既有課本,实在沒有抄笔記的必要。可是学生却有这种要求,原来,他們在小学里就已养成抄笔記、背笔記的习慣了。据我了解,学生要求的笔記是一种課本的縮减,从課本中摘出一些所謂的重点,便利背誦記忆,用笔記去代替課本。地理課本也和其他学科的課本一样,它的科学性和系統性是很强的。任伺一个省区、一个国家,它的位置、地形、气候、物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人民的生活,相互之間都是有联系的,这正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內容,学生必須从这些联系中找出规律,才能够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学到手。如果一抄到笔記里去,各个項目都很概括,就反映不出內容的联系来。例如一个地区的位置和气候之間的关系,課本上都有说明,可是笔記上就不可能記得那么詳备。有时候,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历史教学(高校版)》1951,(7)
本刊定為六期一卷,第一卷已經出齊。我們總結了一下前一階段的工作,覺得在通聯校對方面做得都很不够;在内容方面,因為稿源並不充暢,不能尽如理想的來編輯。所以有的地方不能滿足读者要求。但在作者和讀者各方面協助之下,使本刊得能逐步改善,總的方面还是向上發展的。今後尚希讀者對本刊多提意見,多赐稿件,本刊同志是有决心把握一刊物搞好的。 相似文献
8.
9.
陳冠華 《历史教学(高校版)》1955,(6)
一理論與實踐相结合,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特点和毛泽東思想的实質。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與建黨、建国最重要的東西。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列宁主義和中国革命实践結合起來的過程,就是中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化的過程;就是中国革命勝利的過程。毛澤東同志在领導中國的革命實践中,從來不把他所從事的理論工作和羣眾的革命運动分離開來。當羣眾的学生,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根本观點——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南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八行本《禮記正義》是為時最早之《十三經》經、注合刻本之一,世稱黃唐本,又稱八行本。民國初年,廣東南海潘宗周(1867~1939)寓居上海得此書,印寶禮堂宋版《禮記正義》百部以為流傳,并對八行本進行了仔細校勘,作《禮記正義校勘記》上下兩卷。潘氏《校勘記》記述詳實,從內容、版本等各方面對八行本《禮記正義》進行了研究,揭示了八行本的價值。而《校勘記》本身也有着很大的價值。 相似文献
17.
所有的汽车都有油箱,里面装着汽车必需的"血液"——燃油,可是,你知道油箱内的油量是如何在油量表上显示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利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汽车上的油量表一般为磁电式油量表,如图甲,当指针指在"F"位置时,表示油箱中的油已加满;当指针指在"E"位置时,表示需要加油。油量表一般采用磁电式交叉线圈结构,其内部结构如图乙、丙中的虚线部分:1—锌合金接合片;2、7—调整固定螺钉(可以调整铁心在锌合金接合片上的位置);3、职业素养考核劳动态度5职业行为规范5器材准备5不清楚元器件的功能及作用扣2分;不能正确选用元器件扣3分工具、仪表的使用5不不会能正正确确使使用用工仪具表扣扣32分分;装前检查5电动机质量检查每漏一处扣2分;电器元件漏检或错检每处扣2分安装工艺10安装不整齐、不合理每件扣5分;元件安装不紧固每件扣4分;损坏元件每件扣15分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四年暑假前敎導主任在我們敎研组鄭重其事的宣布:中敎科爲了深入檢查和領導敎学,决定抽查我校史地課的敎学筆記。根據这個指示,敎師們興奮地把初中一年級的三本自然地理和二本中國歷史敎学筆記收齊來,爲了顯得工整些,每個敎師还把自己的筆記裝上新的封面,寫上自己的名字。这簡直是喜事啊!同志們在談論着这次突如其來,却又是意味深長的檢查。連年近七旬的葉老先生也高興得說:「領導加强了,我們提高敎育質量也就越來越有信心了。」工友緊張的接过这包送「濟南敎育局中敎科」的「急件」,匆匆地騎上自行車,向敎育局飛跑去……秋去冬來,敎学筆記似乎也「冬眠」了。同志們開始由懷念而探詢,回答却是「等等吧!」「等 相似文献
19.
刘乃东 《语文世界(高中版)》1999,(2)
腹稿:在大脑中进行构思尚未动笔写作的稿件。草稿·初稿:初次写出尚未改定的稿件。脱稿:指已经修改抄正的稿件。手槁:由作者亲笔书写的稿子。特稿:为宣传特定的人物或事件而特约作者写的稿件。专稿:专门供给某一报刊采用的稿件。尊槁:对别人所写稿件的敬称。惠稿·赐稿:编辑对作者来稿的敬称。拙稿:作者对自己所写稿件的谦称。旧稿:很久以前写好的稿件。残槁:残缺不全的稿件。遗稿:一个作者逝世后留下的尚未发表的稿件。稿件的名称@刘乃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