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常培先生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分析汉藏对音材料时说,喻母三等的“往”本该读Ф,但在阿弥陀经中却象微母字一样读‘bwan,那是“误作”。而在今天的西安、渭南、富平等将微母与喻母分读的方言区,本该’Ф的“往”却象微母字一样读作了v声母。由此我们推测,大概早在唐五代时期,“往”在西北地区就:行了唇音声母的读法;陕北延川等地的“齐、净、栈、寨、歌谣”这些形容词或名词性词语,均有动词用法。并且,这些动词用法亦见于古代典籍。  相似文献   

2.
罗常培先生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分析汉藏对音材料时说,喻母三等的"往"本该读,但在阿弥陀经中却象微母字一样读’bwa.n,那是"误作"。而在今天的西安、渭南、富平等将微母与喻母分读的方言区,本该读’的"往"却象微母字一样读作了v声母。由此我们推测,大概早在唐五代时期,"往"在西北地区就有了唇音声母的读法;陕北延川等地的"齐、净、栈、寨、歌谣"这些形容词或名词性词语,均有动词用法。并且,这些动词用法亦见于古代典籍。  相似文献   

3.
4.
王力先生认为"多少漂亮"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说成"多么漂亮"。原因是"多少"表示的是询问,而不是感叹,"多么"才表示感叹。其实,在近代汉语中,"多少"是个偏义复词,偏于"多",义同"多么",是可以表示感叹的,从唐代以来,一直如此。现代汉语中,普通话不说了,但在方言中仍旧这么说,如吴方言、南京话、绩溪话。关于"VO过"的说法,王先生认为是吴方言的说法。其实,在另外的南方方言和一些北方方言中也有这么说的例子,因此,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主要是南方方言,但北方方言中也有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5.
札记二则     
周邦彦作《绮寮怨》词,下片云:“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周氏所谓“江陵旧事”者何?杨琼又何许人也?《疆村丛书》本《片玉集》陈元龙注曰:“杨琼事未详。”唐圭璋先生早年所著《宋词三百首笺注》于陈注之下补注曰:“白居易诗:‘就中犹有杨琼在,堪上东山伴谢公。’”据此,杨琼似指某歌妓。然而唐先生的补注至此而止,  相似文献   

6.
札记二则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第45页,在王之涣《凉州词》的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下注曰:“黄河远上一作黄沙直上”,这是一处很值得注意的版本材料.细玩此诗,“黄河远上”和“黄沙直上”似乎都表示一种空阔辽远的意境,抒发沉郁哀怨之情,但后者读起来又有点“隔”的感觉.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远”“直”二字形近致讹.“远”旧写作“遠”,“直”旧写作“直”,两字上部都是“十”字形,左下部都是包围形,框架相似,草书尤其,容易产生误会.唐怀素《圣母帖》中“远”字象“直”,怀素《秋兴八首》中“直”字象“远”.这里不论是“黄河”还是“黄沙”都应作“远上白云间”,诗意才不隔.  相似文献   

7.
札记二则     
(一)“如律令”掇琐 汉朝诏书制策末尾多赘“如律令”三字。《史记·三王世家》:“六年四月戊寅朔,癸卯,御史大夫汤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诸侯相,丞书从事下当用者。如律令。”《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二年五月:“癸未,诏曰:‘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又,“建武六年正月辛酉,诏曰:‘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  相似文献   

8.
读书二则     
张玉庭 《教书育人》2004,(12):58-58
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有个千百年来都读错的字,这是什么字?  相似文献   

9.
读书二则     
读———书里有答案! 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有个千百年来都读错的字,这是什么字? 其实就是“错”字。 但这个“错”字也挺怪,怪得有 的坟茔中。 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有 时,找找有关的书看看的确大有好 这的确是一篇极怪异的小说, 个千百年来都读错的字,这是什么字? 处,而且,越是好书越值得看,它的 那么,它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错”字。 确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我苦苦地想,思考再三后才恍 但这个“错”字也挺怪,怪得有 然大…  相似文献   

10.
11.
读书札记     
覃宏 《英语辅导》2002,(9):30-31
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汉对照《吕叔湘译三种》(1992)本人读后获益匪浅,尤其仔细读了《跟父亲一块儿过日子》(Life with Father)这一部分,此书由美国人Clarence Day所写。原书共三十篇,这里只选了其中的七篇。书中的父亲,一个证券商人,他爱吃,爱喝,怕生病,自以为是,要别人顺从他的直率性格,  相似文献   

12.
读书札记     
(一)千年的泪痕——读余秋雨《十万进士》 这是一种没有结论的回顾.没有终点的叙述。一个漩涡淘尽几代文人儒雅的身影。  相似文献   

13.
读书札记     
近读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朱本)之《焦仲卿妻并序》,发现其注释甚有未安.鉴于该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和巨大影响,为能更准确地把握理解诗歌原义,笔者谨将一得之见芹献于下;1.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朱本注曰:“结发,指成年,古代男女成年时要把头发结上.古制,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都是成年的标志.”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以下简称林本)亦同此注.按,结发有指成年义,无误.但此处注为该义,却未达一间,毕竟成年与结婚是不同的两码事.同枕席,即同床同枕亦即男妇女结合,宋玉《高唐赋》:愿荐枕席.虽然成年是结婚的前提,但并不可把二者相提并论.又,古俗礼,成婚之夜,  相似文献   

14.
白求恩以身殉职时是多少岁? 以往.我们一直以为白求恩牺牲时已50多岁了。因为毛泽东在《纪念自求恩》一文中开头便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15.
新学期伊始,我送每个学生一个本子,取名为“开心日记”,并提出三条建议: 1不要把写日记当成一种负担。不要求天天写,想写时才动笔。 2记下你一天中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或者记下你的烦恼或心里话,篇幅不要太长,写一句话也可以。 3尊重稳私权。你的“开心日记”可以不给任何人看,包括老师和父母。如果你愿意,可送给孙老师看,孙老师不会指责或批评你日记里的任何想法。或许是我的三条建议打动了他们,从第二天起,我的讲台抽屉里每天都会放着几本日记本。一年后,我发现这一做法产生了下面效果:   1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灰雀》时,我没按教学参考的现成答案(小男孩捉鸟是错误的,小男孩放鸟是知错就改的表现)进行教学,而是立足课文,紧贴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另辟新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文中的实情是天气严寒,灰雀怕冷(列宁说的话)。在此基础上理出课文的明线:列宁喜看灰雀(一种成人的爱延伸发展)驻足仰望→面包渣和谷粒喂养→担心惋惜→焦急寻找→归来问好。借助想象,激发兴趣,各抒己见,理出暗线:小男孩喜爱灰雀(经常来看)→捉养(是爱的深化,决不等于伤害)想象小男孩恐怕灰雀被冻死,捉回家里小男孩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时,常常是从其炼词造句的精警畅达入手,进而体会其“以圣贤忧国忧民心地,发而为文章”(《古文观止》)的崇高立意。在教学中,我发现课本中的两条注释值得推敲。其一,关于“日星隐耀”的注释。现行课本均注释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  相似文献   

18.
《核舟记》"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的"峨冠"应该解释为戴着高高的帽子,作动词,读入声;《马说》"不以千里称也"的"以"应解释为凭借,整句话翻译为:不能够凭借日行千里的能力(或千里马的名义)而著称。  相似文献   

19.
“便曲”一词,在道教及佛教文献中皆有用例,但未收录于《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中。“便”本有“屎尿”义,而“曲”可表“隐秘;隐蔽”义。“便曲”犹言“拉屎撒尿隐蔽之事”。“一把年纪”犹言“年过半百”,“一把”即一巴掌的数目,手有五指,以“一把”代指“五十”,“五十”以上者,亦可用“一把年纪”称述。到了现代汉语阶段,惯用语“一把年纪”只用来表示年纪大,其具体意义已变得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20.
首篇简略介绍了笔者家乡方音,阐述了方言的用途及其存废观,认为要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等方面来正确对待方言的存废问题。次篇追踪记录了“女人节”这一新兴节日词汇,并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对“妇女节”和“女人节”的使用频率作了计量考察,得出“妇女节”较“女人节”正式、常用,“女人节”暂时无法取代“妇女节”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