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起耀州窑陶瓷的海外收藏,首先要提到的是我们的近邻——日本。1997年,中日共同举办的"耀州窑陶瓷展"在日本的三个城市展出,日方拿出了63件精品参展。展品涉及13个收藏单位,并有私人藏品参展。  相似文献   

2.
《收藏》2008,(9):59-59
耀州窑曾生产了大量陶瓷制品,代表着中国北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审美意识,耀州瓷因而受到当代陶瓷鉴藏者的重视和珍爱。  相似文献   

3.
陈炎青 《收藏》2011,(7):76-77
耀州瓷素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誉。随着近年来有关耀州窑"疑似柴窑"的呼声鹊起,五代耀州刻花青釉执壶更为藏家追捧,皆以能拥有一壶为荣。前不久借出差之机再次参观了新布展的耀州窑博物馆,对耀州瓷有了更多的感悟。回京后便在市场上开始寻觅,一个月下来还真有些收获。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8,(9):52-53
耀州窑连续烧造历史长达1300多年,大量产品被输送到全国各地,尤其在北方省份多有出土和传世。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多次在窖藏、墓葬、佛塔地宫中出土耀州窑瓷,其中以青瓷产品居多。  相似文献   

5.
禚振西 《收藏》2012,(7):73-81
以中国“北方青瓷的代表”而著称的耀州窑,也是我国古代烧制黑釉瓷的重要窑口。 黑瓷和青瓷的呈色剂都是铁元素,用含铁量高的釉药来着色,就可烧出漆黑的黑瓷。耀州窑地处陕西渭北的黄土高原,这里蕴藏有取之不尽的高档次天然黑釉药——黄土。将绵黄土经淘洗和反复搅拌,就能成为优质黑釉药,施在器表可烧出漆黑明亮、光泽性很强的黑釉瓷。有此...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8,(5)
正陕西柴扉阁古陶瓷博物馆是由陕西省文化厅批准,民政厅登记注册,于2006年成立的民办博物馆。该馆坚持继承和弘扬耀州窑文化传统,藏品大致涵盖耀州窑各个时期主要工艺的代表作品。以实物展示出耀州窑"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近年来先后组织和参与诸多展出活动,受到各界一致好评。为展现和弘扬古老的耀州瓷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高度重视陶瓷背后的文化研究和传承。在高丽青瓷与中  相似文献   

7.
在陕西省铜川市建市五十周年之际孟树锋先生作为耀州窑陶瓷世家出身、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传统陶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又是国家授予的"国家级  相似文献   

8.
禚振西 《收藏》2012,(13):73-81
以中国"北方青瓷的代表"而著称的耀州窑,也是我国古代烧制黑釉瓷的重要窑口。黑瓷和青瓷的呈色剂都是铁元素,用含铁量高的釉药来着色,就可烧出漆黑的黑瓷。耀州窑地处陕西渭北的黄土高原,这里蕴藏有取之不尽的高档次天然黑釉药——黄土。将绵黄土经淘洗和反复搅拌,就能成为优质黑釉药,施在器表可烧出  相似文献   

9.
禚振西 《收藏》2008,(9):36-39
2008年是我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窑的故乡铜川建市50周年,又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创建50周年,更巧也是耀州窑考古发掘50周年。在这个值得多方纪念的日子里,作为大半生从事耀州窑考古发掘的学者,心里感受良多。特应《收藏》之邀撰文,作为对耀州窑考古研究的回顾。  相似文献   

10.
乔梖 《收藏》2011,(8):I0042-I0047
中国外销瓷,曾风行世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过,至少在现阶段,内地不少传统藏家对于外销瓷还并不能完全接受。这其中有收藏口味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对于外销瓷文化本身了解较少。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中国古陶瓷专家胡雁溪先生。作为中国最早收藏外销瓷的藏家,30年的收藏经验让他对外销瓷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杜文 《收藏》2008,(9):56-57
对古代耀瓷的仿制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版的《同官县志》载:“民国二十四年,中委张继、省主席邵力子谒黄帝陵过同,察阅故瓷,惜其久废,檄县实验恢复.付资本六千元,聘工仿制,颇有成效。旋因抗战军兴,资款不继,遂罢。”同官即今陕西省铜川市,民国时这里的仿制品有极少量存世,釉色不温润,刻花工艺亦差。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8,(9):44-45
五代耀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耀州窑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五代耀州窑创烧出天青釉和淡青釉,在青瓷中创造出面貌一新的品种。其以青瓷为主流,青釉有灰青、青绿、天青、淡天青等色调。兼烧少量黑釉、酱釉瓷及白釉褐绿彩瓷。器胎可分为黑胎和白胎两类。黑胎呈黑灰与铁灰色,胎体外施有白色化妆土,化妆土上再施青釉。白胎出现较晚,呈白色或淡灰白色,一律不施加化妆土,釉层直接挂坯上,其数量比黑胎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3.
孙晓锋  段方  黄风昇 《收藏》2012,(5):64-70
瓯窑地处浙江南部,窑址主要分布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永嘉、乐清一带。这里东临东海,南邻福建,西北面为括苍山区,瓯江、飞云江由西向东直入东;每。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袵,收瓯越之民’也。”有人考证说,瓯字从“瓦”,说明瓯越人在远古就会烧制陶瓷。  相似文献   

14.
孟旭辉 《收藏》2008,(12):58-59
清《景德镇陶录·卷七》收录有《古窑考》,其中介绍“秦窑,唐代烧造,今甘肃之秦州也。相传器者碗杯之属多纯素,亦有凸鱼水纹者”。近年天水及邻近地区新出土耀州窑青瓷多被民间鉴藏界称为“秦窑”或“安口窑”,但基本上可判定为耀州窑烧造。“安口窑”亦称“华亭窑”“陇上窑”,窑址在今甘肃华亭县安口镇,北京故宫博物院和甘肃、陕西的文物工作者曾进行过窑址调查。从实地考察和传世瓷器分析,天水徽县一带确有古瓷窑存在,在徽县地方文献上也有多种记载。徽县古名河池,北宋升为徽州,清代降为县,与古代天水(秦帅1)曾有隶属关系,当地窑业可纳入秦州窑研究。本刊欢迎天水当地藏友提供秦窑的线索和实物,以早日厘清该窑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08,(9):46-47
宋代耀州窑可分为北宋早、中、晚和南宋四个阶段。是该窑青瓷烧造的鼎盛期。以北宋中、晚期所烧色调稳定的橄榄釉青瓷为代表,兼烧少量黑、白、酱釉及免毫、油滴结晶釉瓷。器胎比唐、五代的精细,以中期的浅灰白色胎最为均匀细致坚密。器物中的碗、盘、碟、盏、洗、壶、罐、瓶、灯、盒枕的造型多样化,同时新增加了盖碗、供盘、花插、花盒、尊、樽、鸟食罐、带座灯盏、镂空熏炉、鼎炉、围棋子盒等新器物。此一时期,瓷质餐具、酒具、茶具、化妆具、照明具、陈设具、医药具、棋具、乐具、供具、鸟食具、儿童玩具等器物种类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16.
王建域 《收藏》2011,(1):54-55
耀州区博物馆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耀州文庙内,成立于1984年。经20余年的建设,于2007年10月对外开放。该馆将耀州文庙古建筑辟为精品文物陈列室,分为出土精品文物陈列、宗教艺术文物陈列及历史名人陈列三部分,展出文物精品100余件。在此介绍其中的几件特色藏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沈浩注 《收藏》2012,(3):52-56
在中西瓷器贸易达到鼎盛期的18世纪,中国瓷器装饰上出现了西方的人物、花卉、建筑及徽章等种类丰富的西洋图像,瓷器也成为中西方艺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此时西洋艺术东来,除仿古外,并模仿西洋瓷之绘画,如圣母像,碧眼卷发之人物等,此系以前所未有者。"瓷绘西洋人物图像不仅丰富了瓷器的装饰题材,有助于西洋绘画技法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