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巴蜀山水画艺术孕育于巴蜀独特的地域文化中,体现在巴蜀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地貌特征和地域审美特质。巴蜀山水画艺术根植于丰富的巴蜀人文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塑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品格和创造出了强烈的山水画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巴蜀文学鲜明的地域特色早为人所关注,但是对巴蜀文学范式的形成及内涵却少有人进行深入研究。巴蜀文学范式由汉代辞赋作家司马相如奠定,司马相如的人格个性与审美特征来源于古代巴蜀文化,又深刻影响到后世巴蜀文学。司马相如不仅是古代巴蜀书面文学的奠基者.而且是巴蜀文学范式的创建者。  相似文献   

3.
"巴蜀文化"是古今巴蜀地区的文化总和,是与中原文化迥然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诗人白居易量移忠州刺史,受巴蜀文化的滋润和影响,拓宽了创作题材,与前期创作相比,内容及艺术特色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说的“巴蜀文化”,完全是地域文化的概念,是指发生在巴蜀地区的一切文化现象。因此,它既不是考古学意义上的“巴蜀文化”,也有别于经学与训诂学意义上的“巴蜀文化”——“蜀学”。我们所说的“巴蜀文化研究”,不仅包括四川的考古学、蜀学,还包括四川的历史学、哲学、文学、语言学、民俗学、医学……,总之,四川所有的学术文化研究及其宣传保护工作,一并包括其中。  相似文献   

5.
艾芜与巴蜀地域文化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蜀地域文化构成了艾芜现代体验的独特个性 ,决定了他厚重的气质 ,并滋生出进取、浪漫的情怀。在五四新文化洗礼下 ,艾芜超越了巴蜀地域的生存状况 ,巴蜀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 ,仍深刻影响到他的人生和作品  相似文献   

6.
陈诗雨 《文教资料》2014,(16):71-73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重庆地名体现了命名者的价值取向、审美倾向、宗教信仰、政治道德观念.以及命名之初巴蜀经济文化独有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巴蜀文化”应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巴蜀文化”,即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其时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前后延续上千年。从考古学上确认巴蜀诸族群的文化、并形成巴蜀文化区,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的一大收获。“广义的巴蜀文化”是指包括四川省与重庆市两者及邻近地域在内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包括地域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由古至今的地区文化的总汇。  相似文献   

8.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洵的散文独树一帜,风格独特.苏洵出生并长期生活的地方--四川眉山属古巴蜀地区.巴蜀地区所孕育的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苏洵自小受到巴蜀文化的浸润,其散文艺术风格不可避免地受到巴蜀文化的影响.本文试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巴蜀文化与苏洵散文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四川网络小说拓展了审美的领域,审美风尚与整个世俗社会生活保持了一定距离,由现实转向神奇,使大千世界呈现不一样的景致,亦真亦幻中道出了世俗社会的真情,作家的激情和自由的想象,形成作品强大的张力;作品呈现的巴蜀文化的神奇浪漫,使作品审美更为丰富,有别样的精彩。四川网络小说在审美上侧重对人和事进行奇异性书写,表现其神秘、神奇、历史底蕴;对现实生活的书写,融入时代元素,打上了地域标签。无论是描写想象的世界,还是书写现实的世界,皆有独特的审美体验,融入了作家的奇思妙想,审美趣味和格调打上了巴蜀人的印记,拓展了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巴蜀视野”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巴蜀视野”提出的意义在于巴蜀现代文学研究者开始注重自已的“文化身份”,注意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差异”叙事的存在。“巴蜀视野”也展示出在区域立场上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复杂性:第一,区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共时的结构,而不是历时参与的过程;第二,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是多层次的;第三,区域文化视野研究要解构中心,对文学史进行重新洗牌,但并不是走向无中心的反本质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巴蜀视野"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巴蜀视野"提出的意义在于巴蜀现代文学研究者开始注重自己的"文化身份",注意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差异"叙事的存在。"巴蜀视野"也展示出在区域立场上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复杂性:第一,区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共时的结构,而不是历时参与的过程;第二,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是多层次的;第三,区域文化视野研究要解构中心,对文学史进行重新洗牌,但并不是走向无中心的反本质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2.
由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的“巴蜀文化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0月 2 5— 2 7日在四川成都召开 ,来自北京、陕西、重庆、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 5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 50多篇 ,就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一批引人瞩目的学术新成果。1 巴蜀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及巴蜀文化的界定标准巴蜀文化是长江中上游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吴庚舜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认为 ,巴蜀文化和齐鲁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湘楚文…  相似文献   

13.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巴蜀体育文化特征成型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分析了武术、少数民族体育和现代西方竞技体育对巴蜀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对巴蜀体育文化特征形成的影响.对巴蜀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及个性发展的独特魅力和其对整个体育文化建设的输出和影响作出分析,对体育文化的体系建设和目标建设做了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建锋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4):21-24,73
巴蜀地域文化给左翼川籍作家烙上了"巴蜀印",使其倾向于描写巴蜀乡土世界,喜欢以自己熟悉的人物为原型,真实地刻划人物,将政治意识、阶级意识和文化意识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左翼文学中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5.
安康北连关中、南接巴蜀、东望荆楚,地处三大文化板块的接壤地带.在发挥连通南北这一核心地缘功能的过程中,安康逐渐成为秦巴关陇区域内多种文化的交融之地,安康地域文化也得以呈现出南北荟萃、色彩斑斓的气象.考察安康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境遇播迁,大略而论,安康地域文化的基因图谱中主要包含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移民文化、儒家文化、佛道文化等文化成分.  相似文献   

16.
流沙河“归来”后的诗歌具有写实性倾向与口语化风格,以及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凸显诙谐、机智的幽默感特点。写实性审美倾向是巴蜀化“重实际,黜玄想”风格的典型表现;幽默感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诗人人格的全面成熟,另一方面又与巴蜀“摆龙门阵”的悠久地域传统息息相关。因此,流沙河“归来”后的诗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巴蜀化独特的区域化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7.
四川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显著,立足于地域文化特色,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利用好地域文化优势,影像表达上凸显巴蜀地域风情。四川省占据少数民族生态化发展的优势文化资源,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尽量发挥少数民族影视文化创作的特色,于内核上凸显城市个性,走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域文化弘扬及城市魅力传播的综合性、一体化的生态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吴会蓉 《成都师专学报》2014,(4):F0003-F0003
2014年4月25—27日,由乐山师范学院郭沫若研究中心与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巴蜀文化名人与巴蜀地域文化学术论坛”在蓉召开。来自京、宁、湘、渝、川五省(市)的23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的110余名专家出席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描写是李劼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死水微澜》为例,探讨李劼人在其作品中如何发挥地域文化的作用,经由文化的细微变动中,将表现历史、展示巴蜀地域文化以及铺衍故事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化诸因素通过不同途径渗透到作品中,影响创作者的创作心态、接受者的审美心态,进而带来地域文学此地特有、彼地所无的特色。贵州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贵州山地文化、世俗文化、通道文化以及边缘文化特征的分析,深入探讨贵州地域文化对民性的濡染,成为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重要的沟通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