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论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粒子时敏(一)什么是广播电视学?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学?它的基本属性、本质特征是什么?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经过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实践、认识、探索和比较,我们...  相似文献   

2.
县级广播电视部门应建立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湖南茶陵县广播电视局王建敏县一级广播电视部门如何搞好内部机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我们就此进行了大胆的探试,建立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机制──成立茶陵县广播电视中心,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一、正确认识现阶段...  相似文献   

3.
王明颖 《新闻窗》2007,(5):91-92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调整以及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使广播电视的公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碰撞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日益凸现,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空间的路子?是我们在基层工作的广电人面临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是现代化的、深受大众喜爱的传播媒体,对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宜春地区广播电视经济宣传的现状如何?对全区经济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还存在哪些不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全区广潘电视经济宣传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如何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的宣传优势、服务我区经济建设中心,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一、我区广播电视经济宣传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区各广播电视台都很重视经济宣传,把经济宣传作为整个宣传报道工作的重中之…  相似文献   

5.
窦爱莉 《新闻窗》2006,(4):30-30
2005年9月10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为进一步提高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素质,规范播音员主持人职业纪律,按照《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制定了《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这在业界引起了较强的反响。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这份“家规”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改革路上的探索与实践张立功开栏的话新年之际,我们向大家推出一个新的栏目,这个栏目定名为《台长论坛》,为什么要开辟这个栏目?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介的社会影响日益增长,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对广播电视媒介提出了很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而且也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和我们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对于我们在新世纪里如何做好广播电视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何才能做好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工作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一、迈入新世纪后广电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特点进入新的世纪,我市广播电视工作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事业发展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存在着…  相似文献   

8.
军事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事语言学是近年来军事学和语言学融合所产生的新兴学科。军事广播电视语言是军事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军事新闻语言的支柱性组成部分。军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报道,由于其题材性质等的独特性,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显著的语言风格特点。但是,军事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我们至今没有发现这方面的专门的、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要实行战略性转变世鼎一目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广播电视将如何发展以进人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21世纪?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战略课题。为此需要高瞻远瞩,开拓新思路,寻求新对策。笔者认为需要尽快确立新的发展观,实...  相似文献   

10.
现在正处于世纪之交。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嘀哒作响的倒计时钟声已清晰可闻。上万人的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正在向21世纪迈进。对世纪的广播电视传媒及其主持人将是什么样子的?主持人应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的挑战?本文即是笔者为此而作的粗浅的前瞻性思考。节目制作社会化──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对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时代。广播电视传播将实现数字化,并纳入信息高速公路。经济的全球化和集团化,将推动传播业的全球化和集团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1世纪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将以高科技为先导,以信…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作为舆论宣传重要阵地的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2005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江西开展"江西省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试点工程"的建设,使中央台3套广播电视节目达到了覆盖全省农村人口70%以上的目标。但这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现实情况到底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利用调研、实地收测、走访等多种方式,以南昌为中心,从多个方向了解江西广播电视在基层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要实现战略性转变唐世鼎世界正在向21世纪迈进。目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广播电视将如何发展以进入21世纪?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战略课题。为此必须高瞻远瞩,探索新思路,寻求新对策。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3.
在追求实用的现代生活中,在世纪末的社会转型期,研究作为信息传媒、新闻载体的广播电视的历史,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本文拟从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的价值层面、现实层面以及方法论的角度对此作粗浅的探讨。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的价值合理性中国广播电视史因其发展的迅速和规模的宏大,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从总体的角度看,它独立于广播电视理论和广播电视业务;从个体的角度看,它又可以兼收并蓄,容纳入广播电视事业史、制度史和观念(理论)史,其理论价值、学术价值不是单独的“1”,而是“1+1>2”的效果体现。中国是世界…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关的广播电视编辑研究也从无到有,其研究对象渐趋明朗,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角度日益多样,研究方法愈加科学,为日新月异的广播电视编辑实践提供了理论的指导、操作的规范和创新的启示。成绩虽可喜,但已经属于昨天。目前广播电视编辑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将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些解析。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语境下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的崛起和发展使得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受到冲击。新媒体的标志是传输手段的多样化和接受终端的多样化,为音频视频的传播和接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当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广播电视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转型,从而给广播电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时,新媒体的特征与生存空间又是怎样?传统媒体怎样与新媒体进行嫁接?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之下如何改善营运策略以迎合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否要靠“包装”出明星主持人去吸引受众?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实践中能否达到偏采播全能?新闻节目主持人究竟如何给他定位?有没有这种身份的定位?由于理论的含混,给工作实践也带来一定的难度。如经常碰到的问题──招聘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暨南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黄匡宇此文又提出了新观声,而且明确针对着本刊去年第三期所发《美国教授谈节目主持人》。我们希望讨论能深入下去,如此,理论的滞后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广播电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版图和利益格局。那么,在技术革新和各方博弈的激烈竞争之下,广播电视将走向何方?在未来会形成怎样的发展态势?下文将对新业态下的广播电视格局进行探讨。此外,二维码作为一种创新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个黑白相间的小方格,将给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能否成为电视媒体延伸的长尾?《二维码:电视企图延伸的长尾》一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赣南有几大变化:一是山变青,水变绿了;二是路好走了,县县通了柏油路;三是广播电视上得快,办得好。”这是赣州地区一位领导在谈到赣南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时对广播电视业的飞跃性发展作出的客观评价。那么,赣南的广播电视事业究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长足进步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赣州地区广播电视局局长李兴枋。李兴枋同志告诉我们,他是1992年底就任赣州地区广播电视局局长的,算起来已经整整五年了。五年来,赣南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得益于邓小平同志南巡的东风,得益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良好气候。几年来,…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国的广播电视来说,21世纪意味着竞争时代的到来。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卫星和数字压缩技术运用于广播电视,任何一个国家的广播电视面临的不再仅仅是国内的竞争,而都将面临国际竞争。如何在这无线上天、有线入地、网络无限的白热化竞争态势下保住自己的一片天地?笔者认为不断增强竞争力是生存的惟一途径。我国的广播电视改革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尽管改革使我们在观念更新、体制调整、业务改进、技术进步等诸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广播电视并没有从本质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产生变化,仿佛还是游离在市场经济之…  相似文献   

20.
托夫勒称网络是“一种远比以前能设想的更具适应能力、智能更高、更加复杂的系统”。网络对广播电视的冲击是毋庸置疑的,面对这种新兴媒体的崛起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作为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应当如何应对?难道广播电视就甘心沦为网络时代的“没落贵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