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珺 《文化学刊》2012,(1):184-186
读书人、藏书家以读书藏书为事,嗜书如命,自属当然。清代,在读书界有个流行颇广的说法:"事冗书须零碎读,日爱评书兼读画,日有一泉惟买书,鬻及借人为不孝。"前三句讲的是读书,末句说的是藏书、爱书、惜书和借书。除了末句今可见吴让之刻的闲章,前三句均可见有徐三庚氏的状况存世。  相似文献   

2.
国学大师章太炎出生于浙江余杭县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专心致志,旁若无人。有一天,章太炎在天井一读几个小时,嫂子怕他着凉,唤他进屋加衣,唤了许久,他才抱着书本进屋加了件衣服,又回到天井继续读书。他没有看清加的竟是嫂子的一件花衣,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3.
徐建军 《职业圈》2007,(4S):190-191
中年级是前承低年级,后启高年级的过渡阶段,也是一个关键阶段,如果能在此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就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梅园子弟高才生 荣毅仁是荣氏家族企业创始人之一荣德生的第四子,1916年5月1日出生于无锡荣巷老家,生母程慧云。荣毅仁小时候常在离荣巷不远的梅园里面玩耍,稍长即在荣氏兴办的公益小学、公益工商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最初读的是经济系,一年后转读历史系,直至毕业。  相似文献   

5.
李敖这个人     
张力 《对外大传播》2005,(10):26-27,43
李敖来了,这位海峡彼岸狂放不羁之人,终于踏上了这片他“话说”了千回的土地,并卷起了一股不小的旋风,让一直读着别人的这个有识狂人给了我们如此近距离读他的机会。 不同的人都在读李敖——年长者读李敖,可能是因为他即使深陷囹圄,也能射出正义的林中晌箭;中年人读李敖,可能会从其狂放的外表下,看出那里裹着一个冷静的灵魂,还可能因为他读书无数、著书百卷,在他貌似胡说八道的表象下,让人感受到那种在文字上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青年人读李敖,也许是透过岁月蒙在他身上的风尘,可以更多地领悟到在他率性而为的背后深藏的学识和睿智。 本刊特约记者用了十余天时间,一路全程跟踪李敖“神州文化之旅”的身影,近观旁察,现撷取些许浪花,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天道酬勤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  相似文献   

7.
听过一种说法:因为有了网络,现在读书的人日渐减少。不知这个说法是否成立。倒是在与出版社打交道的过程中,反复听到一个信息:现在的书越来越难卖;画儿书好卖,字儿书滞销,因为现在的人们实在没有读字的耐心。书难卖是事实,仿佛人们不再喜欢书,或者以潜心阅读为难事。我曾经在一个小范围内提议每月组织一次读书会,得到的反应是:"惭愧,好久不读书了!"而语气里分明也有凄然。进出机场较多的人大约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候机  相似文献   

8.
残酷的母爱     
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其中—个母亲,大约40岁,有一个在省城读大学的女儿,和一个常年生病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因为意外失去了双腿,再无法外出打工。女儿读书的费用和家里没钱的窘困,逼迫着没有任  相似文献   

9.
艾珺 《文化学刊》2014,(4):177-184
<正>先贤哲言: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论语·子张》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早将读书求功名利禄的功利性说得再清楚明白不过。其诗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逐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古时读书的这诸多好处,大都是及第来实现的。隋唐以后,通过科举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10.
艾珺 《文化学刊》2010,(4):76-76,F0004
<正>印文为:"澹生堂中储经籍,主人手校无朝夕。读之欣然忘饮食,典衣市书恒不给。后人但念阿翁癖,子孙益之守弗失。"爱书之情,读书之乐,珍惜之念,寄子之望,以及集藏、校读之辛苦,尽在方寸之间。  相似文献   

11.
双月 《文化博览》2005,(1):17-18
这些也算是新生代,和那些偷偷打工拼命赚钱的学生不一样,他们是来花钱的. 到新加坡读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我不明白的是,有些学生出来读的并不是什么名校,而是类似中国的中专、中技.  相似文献   

12.
读大学的时候,素质教育喊得最凶。那时,系里的教授们每天都会向我们无数次地提起素质教育,报纸电视的宣传自然也毫不逊色。那架势,由不得你不信,你要是不搞素质教育就是民族的败类历史的罪人!来到这个山区初中任教,学校看重我,一开始就让我做了初一(1)班的班主任,我窃喜这是我在素质教育这块大天地里施展身手的小天地。我决定,班上每周至少两次活动,如读书、演讲、辩论、体育、劳动等竞赛;我还发动学生出点子,于是又有了工艺展示、广告策划、金点子行动、时装模  相似文献   

13.
《职业圈》2004,(9)
现在爱看杂志和报纸的人多于读书的人,但由于杂志时效性强、收藏价值不大且价格相对较高,国此不少人想看不想买。书店里只租书不租杂志,这一空档中蕴藏着商机,开办一家“读吧”,专门租借期刊杂志,不失为一条特色赚钱之路。投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艾珺 《文化学刊》2010,(3):189-189
<正>印文为":昔司马温公藏书甚富,所读之书终身如新。今人读书恒随手抛置,甚非古人遗意也。夫佳书难得易失,稍一残缺,修补甚难。每见一书或有损坏,辄愤惋浩叹不已。数年以来搜罗略备,卷帙颇精,伏望观是书者倍宜珍护。后之藏是书者,亦当谅愚意之拳拳也。闻斋主人记。"以司马光藏书、爱书为例,感  相似文献   

15.
半夏 《文化博览》2007,(11):10-11
说到用功读书,就和二十四孝一样,总有许多编排得十分动人的辛苦故事。说来可怜,书原来是让人看的,读了书本来也该是希图愉悦才是,就和饮食男女差不多,只是没那么本能,不属于生存的必需。但也未必就是可有可无的,假如把人单个关在漆黑的铁皮屋子里,管吃管喝,恐怕也有精神错乱的可能,这时候,也许孤灯一盏,读书之类的非本能活动,倒没准儿能够给人救赎,比起充气娃娃的作用,更加昭彰。  相似文献   

16.
1995年,我刚进入一所重点大学的新闻系读书时,教专业基础课的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推荐我们看《对外大传播》(2008年改名为《对外传播》)。从那时起,看《对外大传播》便成了我们新闻系学生的每月必修课之一,成为我们吸收养分、增长知识、交流思想、开拓视野的园地。大学四年,《对外大传播》始终是我的精神家园,求知  相似文献   

17.
魏义霞 《文化学刊》2013,(1):148-155
颜元认为,理学的错误一言以蔽之即虚,朱熹理学之虚与对读书的看法密切相关。由于倡导静坐读书,朱熹将知虚化,同时放弃了习行。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颜元提出了自己的读书观:第一,强调天地是实、人性是实,以此将人生的追求定位为习行而不是读书;第二,断言习行是实、读书是虚,呼吁人从行而不是从书本中求知;第三,宣称读书的目的是行,读书的方法不是静坐而是力行。颜元的读书观贯穿着“以实药其空”的原则,对于改变理学之虚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他将习行与读书做对立理解,其消极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上帝在成为上帝之前,很喜欢渎书。读书时,他有一个习惯,无论在什么场所,他都是张嘴放声读书,声音清亮,雷打不动。一天,心烦气躁的母亲再也无法忍受他的"骚动",冲着他嚷,你就不能选择默读吗?这样真的很烦。上帝一脸的歉意,说:"默读没有朗读好。朗读时,遇到不会的字词都会自然地停下来,这样就要查一查,弄懂了才好继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会停下来,想一想。而默读遇上了,却会因为我们本身的惰性习惯而很自然地跳过去,不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19.
从陈寅恪读两唐书札记看他的史学王永兴首先应说明,本文题目中所谓寅恪先生的史学不是先生史学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两点。先生的史学博大精深,在此短文中不可能全面阐述;谨就其中两点,申述我的一些体会,非详言之也。先生的读两唐书札记,载在《陈寅恪读书札记》中,我...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十一”前夕,金庸先生离开香港返回英国,开始了他新一学年的读书生涯。刚刚结束的暑假对金庸先生来说挺有意义,因为这是他进剑桥大学就读之后的第一个暑假。他在这个暑假里过得忙而充实,一篇专论唐朝继承法的论文终于让他如期赶写完成,这让他很高兴,因为这是金庸先生在剑桥的主攻课程之一,他攻的就是唐代历史。自从2005年10月1日离开香港去英国,金庸先生已经当了整整一年的学生。去年此时,有人曾断言金庸到剑桥读博士不过是作秀,认定他不会坚持到底,但金庸先生以自己的行动否定了这些非议。过去一年,他谢绝了一切跟学业无关的应酬,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