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珺 《文化学刊》2013,(2):182-188
“好人”与“贤人”好人,古谓“贤人”,誉称品德高尚的人,亦即行事能够顺应天道、地道、人道客观规律和规范者。《易·系辞上》:“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亦即孔夫子所云,“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古来还把好人喻为“美人”,以此比喻品行端正、善良的人,如《诗·魏风·葛屦》:“要之檬之,好人服之。”  相似文献   

2.
韩涧明 《职业圈》2006,(1):37-39
2005年11月22日,哈尔滨市停止四天供水的消息引起了举国瞩目。安全用水的问题因此成为最为热门的街头巷议。很多人猜测在这四天当中做水生意的商家到底赚到了多少钱。其实,哈尔滨这次的饮用水停供只是一个极端的突发事件,我国居民用水方式的变革早已拉开了序幕。如果没有其他水产品,人们只像以前那样依赖唯一的自来水供水,那么这一突发事件有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能够平安度过这四天,除了政府的努力而外,新的饮用水消费模式也功不可没。本文谈及的瀚颖自动贩卖净水站则是一种更为新颖的水消费形式。  相似文献   

3.
距离本世纪末只有不到5年的时间了,而在中国尚未走出贫困的人口还有6500万,其中500万人生活在无水、无土、无路的“三无”地区,只能异地开发脱贫;另6000万人生存的条件也不好,大多分布在深山区、  相似文献   

4.
“2-6模型”的基本概述是:世界史每800年可以被视为一个阶段,每一阶段前200年为冲击期,后600年为繁荣期。在为世界史建立某种“体系”方面,西方有马克思的“历史阶段论”、汤因比的“挑战-应战周期说”,斯塔夫理阿诺斯、斯宾格勒、雅斯贝斯等也都有自己相应的学说;中国则相继有吴于廑先生的“三次游牧大冲击说”和赵林先生的“四大历史形态说”等。但这些学说都因为预设了过多解释性“理念”而难脱不够客观之嫌。“2-6模型”则是基于时间模式的描述性而非解释性模型,旨在提出一种更客观的世界史叙述角度和史料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5.
《职业圈》2008,(19):7-8
“溴酸盐”,一个不为消费者所熟悉的行业名词,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及国家去年开始为矿泉水新标准征集意见,这个隐藏在中国饮用水行业10余年的“秘密”开始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6.
区域文化: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有地域性,这一事实似乎很早就受人注意。 《文心雕龙》称北方早出的《诗经》为“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是质朴的“训深稽古”之作;称南方后起的《楚辞》则为“瓖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并将此“奇文郁起”的原因归于“楚人之多才”,多少接触到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唐代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有意比较了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文风的殊异: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泳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他注意到了地理环境参预文学风格的形成,这一看法对后世文论家影响甚大。到法国十九世纪文学史家丹纳,则在他的《英国文学史史》引言中,明确地把地理环境与种族、时代并列,认作决定文学的三大因素。他们都把文学品种、风格的生成与地域条件挂起钩来,考察地域带给文学的影响,揭示了文学发展的某种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7.
告别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13,(2):174-178
我们来到法兰克福的第二天,参观过国际书展之后,晚间,应东道主邀请,在莱茵河畔的“老歌剧院”,聆听了一场格调高雅且令人心旌摇荡的交响乐。我原是音乐的“不良导体”,混了几十年,也没有锻炼出来一对“有乐感的耳朵”。特别是对于具有复调性、交响化特点,被人称作“庄严宏伟的音乐殿堂”的西洋交响乐,更是接触不多,知之甚少。什么多乐章的交响曲啦,什么交响诗、协奏曲啦,什么音乐会的序曲、组曲啦,充其量也只能粗加分辨,至于品鉴其所谓“稀世之美”、“味中之味”,则是一片茫然。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态圈的一部分,生态圈每一个环节都有水的存在。水既是生态圈的基质、材料,又是生态圈的物质、能量转换、循环的媒介和载体。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还是生命之本。这并不是我们的创新。前,是达尔的《进化论》问世以来,大多数科学家的共识;后,是我们老祖宗早有的论断。我国最早的医学作《黄帝内经》中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在这里把水放在谷(即食)之前同列为人生命之本,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9.
三清山写意     
对很多山岳风景区的理解,都是可以从名字开始的。如黄山,你可以想到这是由黄帝炼丹升仙的传说而得名的;庐山,则是表明山上房子多;而雁荡山则更为直白地告诉人们,这里有鸿雁栖息的湖荡。三清山也不例外,但看这三个字,就给人有清风、清静、清心的感觉,并自然而然地与道教联系起来。因为“三清宫”或“三清观”是道教的圣地,历来不知受到多少人的朝觐,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这三位道教始祖,其影响之大,在华夏大地是妇孺皆知的。我这几年到过很多的佛教名山,却很少去过道教名山。所以,当友人们选择三清山作为旅行地时,我便欣然从之。  相似文献   

10.
师毅 《职业圈》2012,(19):66-68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这则歌谣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时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人越多越吃不上水?咱们不是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那为什么和尚多了水反而吃不着了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情。”冯军继续说:“在国外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你知道为什么吗,跟和尚们是一个道理——人心不齐。咱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是爱‘窝里斗’。勾心斗角、相互拆台、损人不利己,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11.
阳春三月,我首次来到启功先生那著名的"坚净居"。从侯刚先生《启功》一书中得知,启功先生有一方砚,上有铭文: "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先生取砚石之坚,勺水之净,将自己的书房取名"坚净居"。"坚"应为先生做人的风骨,而"净"则为先生一生的道德修为。看先生虽然九旬有一,却有如孩童般纯净的气质,确实有如水之净,而言谈语吐间自然流露的鲜明的是非标准,着实让人感受到拳石之坚。  相似文献   

12.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这则歌谣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时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人越多越吃不上水?咱们不是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那为什么和尚多了水反而吃不着了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情。”冯军继续说:“在国外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你知道为什么吗,跟和尚们是一个道理——人心不齐。咱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是爱‘窝里斗’。勾心斗角、相互拆台、损人不利己,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13.
“未经批判的生命是无价值的。” ——苏格拉底 新时期之初,女性文学最早从追寻理想爱情之命题崛起,很快,转向对女性作为社会人自我价值的寻求。作为披荆斩棘的先驱者,张洁们在“女人不是月亮”这一抗争性的命题内完成了昔日的辉煌;继之,年轻的刘西鸿则以崭新的特区女性风貌,亮出了“女人也是太阳”的自豪,她们以新时代女性的潇洒风采,完成了几代妇女为之奋斗的理性超越,使张洁们求索的沉重找到了炼狱的出口。  相似文献   

14.
龙年说龙     
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所以古人常用龙来形容杰出的人或事物。(《三国志》写诸葛亮“龙骧虎视”,是赞扬他有雄才大略;《世说新语》谓嵇康“龙章凤姿”,是赞美他相貌出众。“龙吟虎啸”形容人声音宏亮;“龙行虎步”形容人步履矫健;“龙飞凤舞”、“龙筋凤髓”常用来形容书法之精妙。“龙争虎斗”则用来形容战争或体育比赛的激烈。  相似文献   

15.
夜宿梭梭林     
红柳、胡杨、梭梭,被誉为沙漠中的“三剑客”。它们不畏风沙侵袭,耐受干热煎熬,在没有水的沙砾中寻找水,将动植物视为“坟墓”的沙漠,装点得生机盎然。它们应运而生时,扎根黄沙拔地而起;它们慷慨而死时,屹立荒野从容而去;充分表现了“剑客”的那种活得潇洒、死亦鬼雄的狭肝义胆,让所有懂得沙漠的人,无不为之肃然起敬。它们不愧为沙生植物的豪杰,  相似文献   

16.
朱熹与王阳明均对“格物致知”思想作了全面细致的阐释,朱熹主张格物为致知起作用,王阳明则提出致知为格物起作用。首先,从“格物致知”的对象而言,朱熹主张格尽外界事物之理,王阳明则强调必须寻求个体内心的善;其次,从“格物致知”的过程而言,朱熹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王阳明则提出“格物”的过程就是格个体内心意念的过程;最后,从“格物致知”的结果而言,朱熹追求穷尽事物之理,王阳明则希望通过良知为善去恶。  相似文献   

17.
宫浩然 《文化学刊》2022,(6):120-124
“圣”是儒家最高的完满人格和治世理想,儒学本身即是一套以希圣、成圣为最高精神追求的修身治世之学。在孔子看来,圣人人格是不可企及的超越性理想人格,做一个正人君子、仁人志士则可矣;其本人也不敢以圣自居,认为纵是尧、舜亦与圣人有一间之未达。这一切皆缘于孔子认为“圣”是“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的超越性境界,“圣人”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至高理想人格和内圣外王之道的最高体现。基于孔子理想人格之教与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中心对孔子圣人观加以考察,可还原其统合与涵摄的基本内容,亦可探求其所透显的儒学之精神。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以前,西方和中国都强调诗画相通论。18世纪,西方逐渐开始强调诗画相异论,而中国则继续坚持诗画相通论。王维从山水画创作实践开始了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画中有诗”路子;苏轼从文艺理论的高度引领了古代文人画的诗意创作,推动了诗画一律化进程;倪瓒的山水画创作达到了“画中有诗”和“诗画本一律”的艺术巅峰。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画中有诗”,就是象外之意、画外之音,是通过意象和意境所传达出来的画家的丰富意绪,是画家对历史、社会、自然、宇宙、人生等诸方面有了深刻体验之后通过画面所渗透出来的浓郁情感。画中有“神”,画中有“意,”画中有“我”的创造,也就是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西部,有一片被誉为“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神奇土地——西藏的阿里高原。这里自然景物瑰丽独特,高原荒漠人迹罕至,笼罩在它身上的神秘雾霭千百年来挥之不去,使人们在敬畏之余萌生着几分向往。阿里面积30.5万平方公里,人口6万多人。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将其托起,高原平均海拔4400米。由于这里生存环境极为艰苦,仅次于地球的南极  相似文献   

20.
水凳     
水凳一词,顾名思义乃水中之凳也。水中何以有凳,读来颇费思量。然而,在我的故乡的确就有水凳这一物件。我的家乡地处水乡泽国,水绕村,村抱水。大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环村绕庄的河流给乡邻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千百年来这些河流默默地从门前流过,静静地守卫着这一方沃土。它们用微波向人们诉说历史的沧桑,它们温顺而深沉,从不知怒为何物。即便是逢至水患之年,它们依然会以其博大的心胸还乡邻们以安宁。在一条条温顺河流的两岸,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水凳呈一字形排开。水凳的开头就如向下平躺着的阿拉伯数字中的“7”,与普通板凳相比它少两条腿,仅有的两条腿常年委身于水底,而另一端则架在岸边的石阶上。水凳之间相隔往往不过二十米;且两岸呈一一相对状。水凳分布如此规则,并非偶然,这都缘自于人们的需要。一般来说相邻的七八户人家合用一张水凳,依此类推,接着相邻的七八户人家再置办一张水凳。至于两两相对,这完全是出于乡邻们便于交流的需要。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河边可是我们的好去处。至今眼前依然能展现出那一幅幅恬淡、静谧的画面。画中的河流宛然小村中的一面面明镜。蓝天白云定格在其间,两岸的树木在水中投下的倒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