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板宋晓波     
在晓波出国之前,曾有位占卜先生说她34岁开始,将会有大发达。当时她笑笑说,希望如此。而最近,有位慕名到她座落在墨尔本市边缘的“宋苑酒家”吃饭的职业星象家,吃过饭后却非要看看她的手,看后说,我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事业高峰。晓波相信,努力加运气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她最爱说:我特赶趟儿。而且老爱讲一个她刚开始打球时的事当例  相似文献   

2.
宋晓波的名字曾经与中国女篮 共同辉煌于世界篮坛。她在十几年的篮坛生涯中,为中国篮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如今,已走下篮坛十几年的宋晓波仍被许多人关注。笔者将把一个真实、坦荡的宋晓波介绍给您。 1 凡是与晓波接触过的人,都说她聪明过人。 说晓波聪明是因为她每逢遇事总爱思考,节骨眼儿上眼珠一转,主意就来。训练之余,她爱读书、写笔记、听音乐,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球场上,她靠头脑灵活、动作敏捷去打球。别看她在场上不紧不慢,轻轻松松地移动,但一旦看准机会,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因此,她常常令对手头痛,是球场上不可多得的用头脑打球的人。  相似文献   

3.
宋晓波何许人也──宋晓波,原北京女子篮球队队长一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口京味普通话,当算个地地道通的北京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宋晓波的脑子里;北京人爱首都,就像中国人爱祖国。所以,1974年,当响当当的全国第一军旅八一队和急需招兵买马的北京队同时向她招手时,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北京队。她为北京女篮带来了最辉煌的时期:1975~1979年,身为队长的宋晓波率领队友两夺全运会冠军;1979年和1981年,她和她的北京队杀出重围,两次登上全国女篮甲级联赛冠军的宝座。──宋晓波,原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  相似文献   

4.
自从我退出球场以后,曾经是篮球运动员的母亲再没看过篮球赛,她为她的女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现在我依然是她的一块心病,因为女儿的感情还没有归宿。听我母亲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像出了满月的婴儿似的,大大的眼睛,皮肤白白的,一点儿皱折都没有。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很喜欢逗我,因为那个年代像我这么大的新生儿并不多见。这要归功于我的母亲。她在怀着我的时候虽然一直带着她的篮球队东跑西颠,一天工作都没耽误,但是从没忘记她肚子里的孩子需要营养,听说吃水果对孩子最好,她每天都要吃下一大堆水果。在我记事以后,印象中从来没…  相似文献   

5.
大人们错乱了,孩子的心依然纯净。我、妹妹和我二姨的两个儿子组成了临时家庭,我自然是家长,我有一种当家做主的兴奋。我的权力很大,妈妈每星期临走时留下的生活费由我支配,一天三顿吃什么由我决定,四个人的分工也是我说了算……总之,我是一家之主了,是这个家庭每个成员的依靠。我自认为是个颇有责任感的人。从小母亲就告诉我,该你做的事情一定要负责任。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还不到7岁,每天上下学要坐两站公共汽车,负责接送上幼儿园的妹妹,我知道妈妈不在,我就是妹妹的依靠,当我把她接回家的时候,我会觉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我…  相似文献   

6.
告别 父母和妹妹到机场送我。一路上我都很沉默。说什么呢?澳洲之行,分明是为了逃避,一个逃跑的人说什么能让他的家人心安理得呢?机场的广播、涌动的人群都像离我很远很远。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月份,正是北京最冷的时候。北京的冬天给人印象最  相似文献   

7.
讲民主我的家庭很民主,经常会举行家庭会什么的。在我稍稍懂事以后,父母在做有关我的一些决定时,常常要问问我是怎么想的。这使我从小就显得挺有主见,可小孩子主意太大了就难免生出些倔脾气。在我眼里,父亲平时比母亲更和蔼一些。我很少见他发脾气,听他的批评对我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我和妹妹从来没有挨过父亲的打,倒是母亲的耐心常常要经受考验。我很爱看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记得有一次节目里讨论该不该打孩子。几个母亲各执一词,争论得不亦乐乎。其中一个母亲对打孩子深恶痛绝,她说在她孩子很小的时候,她曾经打过一次孩子…  相似文献   

8.
穆紫 《篮球》2001,(24)
宋晓波曾经在中国篮坛叱咤风云,说她是中国女篮一个时代的代表并不过分。现在,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出中国女篮队员的名字,那怕是聂具代表性的人物。而宋晓波所处的时代,中国女篮着实挺风光。柳青、丛学娣、陈月芳、郑海  相似文献   

9.
宋晓波在1988年退出中国篮坛后,曾下了决心:以后不再看篮球,不再摸篮球。 宋晓波是我国70至80年代篮坛的风云人物,曾三次荣获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在1983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中荣获“最佳得分手”称号,并入选“世界最佳阵容”,成为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以她为队长的中国女篮,在该届世锦赛中夺得铜牌,是当时中国队历史最好成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她代表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同队友夺得本届奥运会女篮比赛铜牌;她曾代表中  相似文献   

10.
和昨天告别,卸下昨天的快乐和沉重,轻轻松松地面对新的生活,我一遍又一遍地鼓励自己。后来我才知道,美好的愿望和现实的差距不是我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拉近的。我的昨天可以说是挺辉煌的,我要做一个好球员,这个愿望总算不是一场梦,但是理想的实现是在众多人的支持下完成的。 在哈瓦那,我用了短短的时间站了起来,在人们看来这是  相似文献   

11.
《篮球》2001,(16)
篮球岁月的点点滴滴当年的白金申和北京队(下) 北京女篮那几年真火,拿在队里是主力得分手,后来到了国家队,不仅上去就打主力,而且还成了队长,和北京队的队友们时聚时散。白指导生怕我在国家队呆得久了,名气大了长脾气,时不时地敲打  相似文献   

12.
辞职 杨指导走了。在有些人看来,他的走是我造成的。“宋晓波自己想当主教练,哪里容得下别人?” “人家是上头的大红人,通天的!”……种种传闻不胫而走,好像我是个欺师灭祖的怪物。  相似文献   

13.
《篮球》2001,(10)
这是墨尔本的夏天,阳光灿烂。一出机场我就看见了Z,我看出了他对我的期待,这让我感到十分的踏实。我的心情就像墨尔本的天空一样没有一丝阴霾。我要开始新生活了。这里不会有人对我们指指点点,所有刺人的目光已经被阻截在大洋的彼岸。  相似文献   

14.
《篮球》2001,(18)
当年的指导和韩国队(中) 1981年,杨指导重新组建的中国女篮平均年龄19.5岁,平均身高1.83米,是历届中国女篮中最年轻、身材最高的。年轻,意味着经验的欠缺,也意味着没有任何的包袱,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大部分队员没有33分的可怕阴影。年龄最小的柳青只有16周岁,大家都知道,后来她成为著名的女篮战将。 关心中国女篮的人没有不知道郑海霞  相似文献   

15.
郭琦 《新体育》2009,(7):44-45
对今天很多年轻人来说,宋晓波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宋晓波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名气不亚于今日的姚明。20多年过去了,这位昔日的体坛巨星在做什么呢?带着疑问和关注,我们走近了宋晓波。  相似文献   

16.
删除一段记忆 零零散散地写到这会儿,我才觉得当初“断断续续”这个题目起得还挺合意,给自己少了许多的限制。去年12月底我要到澳大利亚参加一个比赛,预计今年的2月份才能回来。但是我的《断断续续》不可能在我走之前就全部搞定,所以我只是赶着写了一些。读者看到的都是我去澳洲之前写出来的,虽然也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是基本还有个时间的顺序。现在,我的《断断续续》已经进入了篮球岁月,关心我的读者大都是因为喜欢篮球才知道有个宋晓波的,所以我很想把我在球场内外的许多感受记录下来。但是,现在我想把我的篮球岁月往后放一…  相似文献   

17.
《篮球》2001,(14)
篮球岁月的点点滴滴 篮球,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全部?一半?事业?我觉得都不确切。我不能确切地表达清楚篮球对我的影响,与我的关系。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定,自从我能抱着它满场飞奔的那天起,我和它就从未分开过。不管我身在何处,不论我情愿不情愿。 它就像我苦苦追求的恋人,能让我狂  相似文献   

18.
做梦都想“飞黄腾达” 我相信缘分,我和篮球结缘是命里注定的。从全国中学生比赛到北京青年队到北京队到国家队,我一路顺风,甚至没有尝过坐板凳的滋味,这自然有我自己的努力和一点点天赋,有教练员的培养等等所谓主客观的因素,但是我觉得还是少不了几分运气。岁月悠悠,风啊浪啊见过一些经过一些,我是有点儿信命了。 “宋晓波很要强。”许多人这样评价我,我呢,也承认自己是一个挺要强的人。要强的个性可定让我在做事情时总想做得最好。这种性格很像我的母亲,可是母亲在球场上远没有我幸运。我母亲球打得很漂亮,在队里也是少不了的…  相似文献   

19.
《篮球》2001,(21)
我的篮球俱乐部(一) 名气这东西,用好了就好,用不好可就容易坏事了。大多数名人的名气不过是过眼云烟,特别是著名运动员,无论有多少人关注你,一旦你从球场上消失,大部分关注你的人会把他们的目光投向新的目标。既然你不能给人们带来激动了,人家凭什么  相似文献   

20.
分手(三) 台湾共有6家篮球俱乐部,电信俱乐部实力最差,保持着42场连败的纪录。在这里,我既是教练员又是队员。我和队员们同吃同住,每天生活在一起,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