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作品对另外一个国家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这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出发,梳理19世纪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在西方思想家、传教士和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可以看出,在大国主义优越感、传教需要和商业利益等现实目的作用下,中国被镀上了一层越来越晦暗的令人害怕与恐惧的色彩,渐渐成为不在场的“他者”。  相似文献   

2.
遥远的"他者":杜拉期笔下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是一位善于赋予地理位置和特定空间以特别意义的作家.在<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等小说中,她借助想象性的描述,使印度支那的中国都城--堤岸蕴含特定的文化意蕴.在异域地理景观和空间化的情境中,建构出一个体现文化差异性或对立性的"他者化"中国形象.她笔下的中国形象,是想象和现实掺半的虚构物.在中国形象身上.投射了作者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复杂隐晦的心理动机以及更深层的焦虑及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3.
英美文学因从"自我"的视野审视"他者"的中国,对中国形象描述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由此就造成了文学中"自我"与"他者"理念下的冲突。正视"自我"与"他者"的差异,明确"自我"与"他者"的置换与统一,是消除文学敌视,促进文学繁荣与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李白不仅作为一名诗人被西方文化所接受,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他身上被后世所赋予的神话传说和他的诗歌创作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化所接受的李白形象。而在西方文学中,这一形象经过文学家们的想象和加工,更是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一面,本文重点分析了约翰·斯科特等18世纪至20世纪的西方诗人,以及盖伊·加夫利尔·凯等20世纪西方小说家笔下的李白形象。李白时而是个中国的好官,时而是个放荡形骸的艺术家,时而又是位东方的智慧哲人。在李白形象的变迁中,我们能看到的是文学想象的魅力和文化利用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比较文学形象学关注他者形象与自我的关系.自我在言说他者形象时,也言说了自我的思想及文化.他者的"在场"与"缺席"和创造者对他者的狂热、憎恨都体现在两者的关系之中.如今我们要建构两者的深层对话模式,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者,审视他者的同时也审视"镜像化自我",并对自我进行深刻反思,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态势.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部较典型的反殖民主义的小说文本,叶君健的短篇小说《小仆人》围绕殖民时代的身份异化现象,通过对阿布杜拉的真实描写,揭示了白人殖民者对以小仆人为代表的"他者形象"建构的虚幻性。殖民者的虚幻的言说在富有讽刺意味的叙事进程中呈现其荒谬性,从而凸现出丑恶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语境中"他者"的双重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他者"是后殖民批评理论话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的哲学渊源主要是黑格尔和萨特的理论."他者"的文化身份其实是一个双重的建构过程,一方面有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像中国这样的非西方文化他者的自身参与.因此,强调一种平等的对话态度,有利于双方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玛格丽特&#183;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是一位善于赋予地理位置和特定空间以特别意义的作家。在《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等小说中,她借助想象性的描述,使印度支那的中国都城——堤岸蕴含特定的文化意蕴。在异域地理景观和空间化的情境中,建构出一个体现文化差异性或对立性的“他者化”中国形象。她笔下的中国形象,是想象和现实掺半的虚构物。在中国形象身上,投射了作者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复杂隐晦的心理动机以及更深层的焦虑及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9.
茨威格笔下的东方他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时代而异,随着东西方力量的对比变化,东方他者形象分别以理想化形象或负面形象出现,从整个东方他者形象体系来看,他者形象表现出概念化、极端化特点。其中晦暗的近现代东方他者服务于确证和陪衬着文明先进的欧洲(西方),受作家的身为欧洲人的优越感和欧洲中心主义思潮所致。  相似文献   

10.
张芳 《语文知识》2007,(2):87-89
老舍以其对英国文化的熟稔和英国生活的真切体验,在最早有关北京庶民的小说《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中,把英国文化作为他者来观照记忆中的北京市民。并且,在《二马》中又把中国人放置西方的背景中,从他者形象的对照中来进一步映现出自身形象。本文分析了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指出老舍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明中的糟粕的双重批判指向以及对中国新人形象的理想性塑造。  相似文献   

11.
原型批评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种重要文艺批评方法,80年代后传人我国内地,经叶舒宪、方克强等学者的译介和实践应用得以革新并趋向中国本土化。本文试图通过探究西方原型批评在中国的影响及其原因。揭示“原型”与。意象”在人类学、心理学和哲学领域上意义的契合,力图打通中国古典理论话语与西方当代文论话语的隔离,拓展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诗歌里,"月"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积淀了人类浓郁的文化情蕴。在中西诗人的笔下,"月"所被赋予的审美内涵在以月喻人、寄托孤怀上有相通之处。但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中国诗歌往往借月抒写离情和忧患意识,而西方诗歌则通常借月表达爱情与赞颂热情。  相似文献   

13.
在中西诗歌里,"月"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积淀了人类浓郁的文化情蕴.在中西诗人的笔下,"月"所被赋予的审美内涵在以月喻人、寄托孤怀上有相通之处.但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中国诗歌往往借月抒写离情和忧患意识,而西方诗歌则通常借月表达爱情与赞颂热情.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使得中西跨文化交际日益广泛,中国人对西方人该如何表现出友好与适度的关心才能更加符合西方人的隐私文化?而当一系列典型的"中国式关心"的问题不自然地侵犯了西方人的隐私时,由此产生的文化休克与文化冲突使得文化交际者深思该用何种语言去完成跨文化交际才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无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虽源自西方,但二者又有不同。文章主要从政治和理论话语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李恩富《我的中国童年》、黄遵宪《逐客篇》以及佚名作者《苦社会》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晚清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他者)和中国(自我)的几种模式: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分别被建构为文明和落后的形象;李恩富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则分别被描述为纯粹的"异"和诗意传统的中国形象;在《逐客篇》和《苦社会》中,美国和中国则主要被表述为一个背信弃约的种族主义国家或苦难的中国形象。晚清旅美华人对"他者"和"自我"的文学想象,奠定了后来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和中国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象”是中国古典文论的核心范畴之一,“象”在文论发展中经历了工具化、意蕴化、拓展和整合提升四个时期。在这四个阶段中,“意”的内涵从纯粹的哲学向人的内在世界转移,在整合中融贯了情和理的质素,从“意”、“象”两分到“意”、“象”交融的文论历程,“象”的审美本质和审美价值逐步得到理论发掘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西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城市化水平较低,应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进程。总体目标和任务:以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5%.到2015年力争达到45%左右为宜。发展思路:以现有中小城市扩张为主,建设新城市为辅;积极发展特大型城市,合理引导大中型城市规模扩张;有序发展小城镇,优先加快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地州的城市化,促进城市化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相协调。具体措施:加大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安排力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处理好进城农民在农村的土地使用权处置和离土补偿问题,为农民转化为市民建立低限度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提高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和效益,积极推进行政区划改革,促进特大型城市快速发展,拉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交锋。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转型过程中,"中体西用"对于改变传统教育的空疏之风,打破八股取士制度的禁锢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交锋.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转型过程中,"中体西用"对于改变传统教育的空疏之风,打破八股取士制度的禁锢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