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是指帮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籍做上特定标识,并投放于公共场所,供他人无偿取阅,拾取者阅读完之后,再以相同方式投漂。由此,让书香惠泽社会。  相似文献   

2.
图书漂流     
珊珊 《初中生》2011,(3):33-33
起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地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铁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以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  相似文献   

3.
《教师博览》2018,(3):56-57
图书漂流作为一种新鲜又个性的阅读方式,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选择书籍、阅读书籍以及图书漂流作为图书漂流活动中的三个环节,对学生课外阅读素养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漂流活动,学生开始意识到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具体含义,并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久而久之,其必定会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促进个人阅读素养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重点提出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分析了"图书漂流"课外阅读策略的应用优势以及应用原则,并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图书漂流"课外阅读策略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持续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深化阅读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幼儿阶段,教师应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阅读习惯的形成,这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是意义非凡的。借助图书漂流活动,则恰恰能够实现以上目的。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图书漂流活动的实施,切实发挥图书漂流活动的作用,促进幼儿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图书漂流”与社区图书馆的比较与启示——以桂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单一的图书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模式在形成,其中“图书漂流”正在中国蓬勃发展,而在桂林,连续两年的读书月伴随着“图书漂流”走进了广大市民的生活,与社区图书馆一起为读书爱好者服务。  相似文献   

7.
庄春梅 《教育导刊》2009,(10):48-48
最近,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园为了建设书香校园和学习型组织,创新管理机制和教研文化,推出了读书漂流活动.分别在教师层面和幼儿家长层面进行不同的尝试,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幼儿园开展“图书漂流”,既传递了一种阅读文化,又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既是对儿童的知识启蒙,又是对教师和家长的文学熏陶:既是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承,又是对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因传播而美丽,人生因阅读而精彩。阜阳市第九中学围绕"书香校园、文化九中",以"信任、传播、分享"为主题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学校以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为抓手,通过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开放的空间把图书室搬到师生的身边,让随时随地阅读成为可能。在这种理念引领下,阜阳九中通过开放空间供师生阅读,精致的校园成为开放...  相似文献   

9.
“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奇妙的旅程。它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其过程是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拾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下一位爱书人读完后再将书放回公共场所,一直循环。这种方式不用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这种好书共享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我园开展的“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课题旨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图书漂流与大学生诚信危机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漂流这种新形式,既是对公民道德素养、诚信和共享意识的考验,也是一种鼓励,因为它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充分信任、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心理基础之上的。一本本书籍隐含着一颗颗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热诚之心,尽管大部分情况下,图书捐助者和读者无法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可事实上,一方面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更多人心间,能够感受到温暖情愫的流动和撞击。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其中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亲子阅读成为幼儿教育的普遍方式,其增强家庭情感联系、培养孩子能力、构建健康心理情绪等作用日益突出。但我国当前的亲子阅读面临着图书选择方式不科学、主体参与热情不高、阅读感悟缺失等问题,对亲子阅读目的的实现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阻碍作用。图书漂流作为资源、思想共享的人本方式在科学选择图书、提升参与度及习惯培养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亲子阅读的作用发现其特点与问题,进而研究通过图书漂流对亲子阅读习惯养成的促进方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范颖 《华章》2013,(18)
近些年来,我国图书漂流得到了一些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将从图书漂流的定义出发,进而分析图书漂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我国图书漂流活动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唐鸿飞  李文彬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6):112-114,70
通过以毕节学院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为案例,对其产生背景、基本情况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图书馆服务的微观内涵为切入点与"图书漂流"活动进行比较,提出了在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优势及将其发扬光大的理由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校园图书漂流活动,推进课外阅读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教师也应丰富校园图书漂流活动的主题内容,调动学生的阅读自主意识,使学生懂得阅读的重要性,从而自发自觉进行阅读。基于此,教师应积极探究如何利用小学图书漂流活动,推进课外阅读工作的有序开展,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夏雪花 《成才之路》2012,(29):32-33
正图书漂流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人们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给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一位哲人说过:你若有一个苹果,给了朋友,你便没有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从阅读工作坊开展的"图书漂流"课题研究入手,从阅读工作坊成立的背景与问题、课题实践成果等方面展开论述,浅析教师如何基于阅读工作坊,通过开发泛读教学方式,提升泛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图书漂流,是一种倡议,一种影响,一种有意义的阅读分享;图书漂流,漂流的不仅有书香,还有公德和信任;图书漂流,交换的是信任,传递的是尊重。图书漂流活动让我们的学生能读到更多的好书,让更多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培养习惯,孕育品行,积淀文化。一、知识因传播而美丽  相似文献   

20.
钟明 《现代语文》2010,(9):107-108
中国人讲究读书,读书可以育德、励志、启智、明史,就当代中学生而言,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自古就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训,读书笔记是一种传统而高效的读书方法,在历年来的语文教学大纲中也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