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2月3日, 是昆明市西山区书林一小与北京市东城区丁香小学校共同开展“走进新课程”教学活动。这次教学活动由丁香小学副校长张可义所率的语文教师王志超,教学教师刘宏伟,英语教师刘淑玲到书林一小各上一节示范课,张副校长也执教了一节《品德与生活》课,昆明市西山区教科  相似文献   

2.
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技艺,是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跨学校,跨地区的交流,更能扩大信息量,开阔教师视野。2004年12月,昆明市西山区书林一小与北京市东城区丁香小学共同开展。携手走进新课程”教学活动。这次教学活动由丁香小学割校长张可义,青年教师王志超、刘宏伟、刘淑玲分别上了一节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英语示范课。  相似文献   

3.
课改教学中应重视"双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发忠 《青海教育》2005,(12):20-20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活动诸方面都有了突破性进展。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突破,由“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发生了转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促进、指导,同时正在逐步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引领。二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由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理解、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发现、活学活用方面转变。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而且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有人提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传授”、“引导”、“启迪”和“点拨”四方面。的确,学生的学习若处于“不知到知”阶段,教师的“传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由“已知向未知”的学习发展时,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迪”;当学生的学习处于相对独立阶段时,教师将起到画龙点睛的“点拨”作用。以上所述虽反映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进程的一般规律,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相应的主…  相似文献   

5.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传道受业解惑”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 ,学生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 ,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 ,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所以 ,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不断适应新形势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学活动中要…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价值引导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应转变角色,变“教学”为“导学”,在学生无法理解文本内涵时、对文本内涵理解不深或多元解读出现偏差时、品味关键词句时,充分发挥教师“导学”的作用;教师还应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还要指导学法,让学生变“死学”为“活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细节问题的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类似的抱怨:“老师,历史知识离我们好远啊,总也记不住,如果历史知识有生命力就好了。”很多教师的回答是:“记不住就反复背,多背几次就记住了。”其实,曾是学生的我们自己也知道,这种回答苍白无力,无法让学生满意。正是学生的困惑促使我反思:能否通过挖掘与课文重难点相关的细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记忆?经过多次课堂教学实验证明,恰当的选用历史细节,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助我们把握和理解历史的大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去年市教育局让我讲一节初中的示范课,我以《美国的诞生》为例,应用“历史课堂的细节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下面我把教学中一些感悟写出来和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9.
教学活动凸显学生个体特征的自主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育发展趋势,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并力图创新管理机制,让教师致力自主性学习教育实践。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构建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生由“被动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的转变。开展自主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在改变评价的功能上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在评价学生时不仅是注重结果,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行为应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是教学活动之后。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对话、活动、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形式进行,其中教师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将由重知识传递向重人的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的表演向重学生“学”的指导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洼化转变。因此,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者。每位教师都要不断努力学习,以适应现代教师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和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平等合作交流。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情感体验、师生奴役于教材的现象,进而开始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感受,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亲身经历了教师转变角色的过程。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验和认识。一、由教师为“主角”向学生为“主体”转变过去的教学总是过多地采用传授式、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太多,学生活动太少。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了“配角”。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对物理现象以及理论知识进行探究,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树立合作教学理念;采用科学方式分组,保障教学顺利开展;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推动合作学习开展;转变教育主体角色,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完善合作评价体系,强化小学合作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创新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由“教书匠”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转变;由单纯的育人者向既育人又育己的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一)一节课的启示我市河西区闽侯路小学陈美华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向通话”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例如,她在教学“正比例”时,启发学生在争论中获得了清晰而巩固的知识。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就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并板书课题——正比例。然后向学生布置阅读教材的内容及其要求。几分钟以后,教师开门见山地提出:什么叫正比例?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挂出写着正比例意义的小黑板。教师认为学生能说出正比例意  相似文献   

17.
1 关于创设交流的情境首先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既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 ,又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具体体现。因此 ,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 ,是良好交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进行学习交流 ,即使在交流中出现错误的观点和结论 ,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表扬。比如学生提出不合理的问题和做出“怪异”的回答时 ,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一般不生硬地否定 ,提示他“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悟 ,自我否定。其次 ,精心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 ,善于倾…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也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运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数学知识呢?笔者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谈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陈添乐 《考试周刊》2014,(22):66-67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他们方向,而是引导他们怎样辨明方向;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学生走,而是唤起他们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是嘲笑、批评学生,而是尊重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下  相似文献   

20.
“学长制”为一种贴近学生的“同伴式”教育管理方式,它可以实现由教师单向灌输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交流转变;由单纯的辅导员说教向辅导员与学生、学长与学弟、学妹结合起来共同实现行为引导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