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短论两则》后的《积累·联想》中收入了吕叔湘先生的两篇语言短论:《同义反复》和《重复得好》。对此,有同学发问了:“重复就是啰嗦,常被老师的红笔圈掉,为什么还要说‘重复得好’呢?”问得好。请注意吕先生的话:“词语的重复,一般地说,应当避免。但是有时候故意重复同一词语可以收到修辞上的积极效果。”可见,这“重复得好”是说的修辞上的“故意重复”,与文章中一般说的不简洁——重复啰嗦不是一码事。其实,这种“故意重复”是大家早见过的,它的名字叫反复。例如: ①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等  相似文献   

2.
余映潮 《云南教育》2008,(10):12-15
(一)《背影》中的“嘱”《背影》中四次点背影,四次写流泪,两次发感慨,这些都是作者的着力点染之处。但文中也不乏精妙的细节描写,词语的选用也有平中见奇之妙,其中的三“嘱”就是例证:  相似文献   

3.
【课文品读】 (一)《背影》中的“嘱” 《背影》中四次点背影,四次写流泪,两次发感慨,这些都是作者的着力点染之处。但文中也不乏精妙的细节描写,词语的选用也有平中见奇之妙,其中的三“嘱”就是例证:  相似文献   

4.
我教《背影》安徽铜陵五中李茂堂语文姓“语”,所以我咬文嚼字教《背影》。首先引导同学们补足题目: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相别之时,儿子心目中的父亲“背影”。接着扣紧五句话儿,四次背影,三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组织教学。朱自清先生记叙父亲说的五句话,平...  相似文献   

5.
《背影》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中学教材的经典篇目.自问世以来,经过人们反复品析,似无新意可言.在此,我们不妨另辟蹊径,抓住数字“四”来解读《背影》,或可事半功倍. 四绘“背影”巧构思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别出心裁地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父亲的“背影”进行反复描写,并以此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文中“背影”一共出现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是开篇点题.  相似文献   

6.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提起《背影》,人们就会想起朱自清,提起朱自清,人们也会立刻想起《背影》一文。这正如吴晗同志所说:“《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文章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读过这篇文章者无不被这样一个背影所吸引:“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作者正是抓住这一感人至深的形象,自然而然而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深厚、诚挚的父子深情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为文是极讲究精练的。他认为,要精练就应“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但同时他又将语言的“重复”与“反复”分得极清,因为“重复”是哕嗦,“反复”是艺术。他在《秋夜》是这样反复地写“枣树”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用了两次“一株”,两次“枣树”,这作为开篇句,很好地“反复”出作者当时凄切的心境。在《祝福》中,“反复”的特点是作为人物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反复”的形式有两种。  相似文献   

8.
小议英汉翻译中的“重复”宋更宇,高绿蒂(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凤阳,233100)(蚌埠市第四中学蚌埠,233000)“反复”不同于“重复”。反复指的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而着意使某个词语或句子在话语中重复出现的方式。而重复则是指滥用词汇的一种赘述。严格...  相似文献   

9.
《背景》教案江苏/张华国“背影”是《背影》内容的重点,又是叙事抒情的线索。我采用“中间开花、以线串珠”的方法,设置如下教案:1.出示油画《背影》,引导学生看图说图。2.讨论:从什么角度描绘文亲的形象最佳?父亲为什么要去买橘子?他当时是怎样想的?通过什...  相似文献   

10.
这“颓唐”不同于那“颓唐”湖北朱家林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含义往往是不同的。《背影》与《一面》两文中同一“颓唐”其含义不同。初一册语文课本《背影》中有这样的句子:“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初二册语文课本《一面》中,有这...  相似文献   

11.
严霞 《湖南教育》2006,(2):32-33
案例: 我在学校课改年级上一节研讨课,课程进度刚好到了《识字一》,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歌》和关于四季描写的12个四字词语。教材上有四幅插图,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一般情况下,大家是不愿拿识字作为公开课内容的,觉得枯燥,难以出彩,况且主要是教学词语。但备课时,我反复读这些词语,读着读着,脑中浮现出一年四季各自富有特色的景物:春天——“春光明媚、大地复苏、鸟语花香”:夏天——“骄阳似火、暑气逼人、绿树成阴”;秋天——“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五谷丰登”;冬天——“寒冬腊月、滴水成冰、雪中送炭”。我想,得让学生在读着这些词时也有这样的感觉。此时,学校正在举行“仿真社会”的活动,我决定借鉴竞争的形式,来构建词语教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词语“千金”现在一般用于尊称别人的女儿,相当于“令爱”。但在古代“千金”也可用于指男子。如《梁书&;#183;谢厣邑传》:谢肚聪慧善文,其父赞之日:“真吾家千金。”词语“千金”中“金”在这里指黄铜,当时黄铜很少,所以千斤黄铜也是很贵重的,故有“一诺千金”、“千金之裘”的说法。词语“千金”由珍贵之物引申出指人时,并不仅限于指女子。其实我国古代虽然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在创作《背影》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写《背影》,就因为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在真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从先生的一番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只在真实”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文艺作品中的重复比较常见,本文列举了几个典型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一是《诗经》中的《伐檀》的反复咏叹艺术;一是海涅的《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的重复感情艺术;一是茹志娟的《百合花》中的人物故事重复的艺术效果;一是朱自清《背影》的细节重复。这些都构筑了文艺作品中的重复艺术。重复的艺术在艺术表现上不只是一种"集中",也是一种"推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进行,“鸟巢“、“水立方”、“福娃”等专有名词已经成为人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其实,每年社会中都会产生许多新词。而今年恰好是奥运年,使得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词语成为使用最多的词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白长茂介绍说,最近10来年国家语委每年都会编制一部《新词语词典》,收录当年最热门的词语。白长茂预计,按照目前的情况,很多奥运词语都将被收入《新词语词典》。“但奥运词语要进入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还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和科学的评审。”  相似文献   

16.
高中五册诗经《伐檀》《硕鼠》在结构上都采用了重章叠唱、反复咏叹的形式,它使诗的内容更加充实,情感更加浓烈,揭露更加深刻,主题更加鲜明。“章”即现今的段;各段的字句基本相同,只是换了少数词语,这就是“重章”;每章中的诗句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只是换了几个词语,这就是“叠唱”。诗经二首采用这种形式,不是简单的重复,更不是啰嗦,而  相似文献   

17.
反复趣话     
《辞海》对于反复的解释有层意思是:修辞学上辞格一。用同一的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情思的修辞手法。如《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鲁迅先生在《秋夜》开篇说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里“枣树”的重复出现追求了一种情绪和韵致美,提高了作品的审美内涵。试想,若写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这种句子,便失去原文的韵味,落了俗套。我们从这个例句中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反复辞格在文章中的作用与意义。反复又叫复沓、复迭,是相同词语或句子的重复…  相似文献   

18.
我们阅读《背影》,大多着眼于由父亲的背影引出的爱子之心,这当然没有错。但综观《背影》的讲读史,“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大应该的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厢情愿地‘提纯’、‘净化”一。笔在因教学需要多次阅读了《背影》以后,有一个问题始终在脑海里徘徊,难以消隐。  相似文献   

19.
在“父亲节”到来之际,我们解读朱自清教授的《背影》一文,萌生新的艺术感悟和人生启迪。第一,在艺术形象的描摹(包括白描)中,“背影”较“正面”形象往往更具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艺术魅力;第二,为什么我们多描写父辈的“背影”,那是因为,只要有一缕光线,“背影”就可凸显。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把握“父亲”的社会学深涵———“其实,我们只能看到父亲的‘背影’”。  相似文献   

20.
走近父亲     
一篇经典作品,是经得起一代一代的读者反复解读的。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背影》,许多论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是写“父爱”主题的,也有人引申说还写了“小康之家的破落”。这些结论都不错,但我以为并不深入,更不够全面。《背影》是一篇只有1500字的“纪实”型“白话风”散文,看似小巧、纯净,如一潭清波。但在简约集中的情节中饱含了丰富的社会人生内涵,在淡雅、低回的情调中深藏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我倒觉得,这篇散文的深层内涵,在于表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和认识,在难以忘怀的父亲“背影”中感受到了父亲那坚忍不拔的生存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