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敏 《中小学电教》2007,(11):48-50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不仅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越来越贴近,教师也在不断加快步伐跟上时代,积极转变与当下教学要求相悖的传统教学观念,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原先的鞭策者、监督者和权威者.下面笔者将结合初中政治教学实际,就如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应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明确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受教者;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创新练习与检测;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注意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活动是由作者、作品、读者共同构成的“三R关系”的整体。作者是发出交际信息的源,读者是接收和处理交际信息的另一头,而文本正是交际信息的载体,充当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作品的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过程是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的创造性活动。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作家———文本的知性化模式,文本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升学应试的压力下,教师不敢“超本”,学生不能“越本”。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不是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而是一个消极被动、穷于应付的接受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解释文学作品既不是对作品涉及的社会问题的探讨 ,也不是对作品非语义信息触发的感受的表达 ,而是对作品语义信息与深层意蕴的探寻与阐释。文学的解释者心目中应当有作者 ,应把作品看成传达意义的话语而不是没有具体说话者和语境的句子。为了培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重视证据、力求共识的心理素质 ,解释的目标应确定为揭示作品原义而不是创新。由于作者关于作品意图的陈述不能成为衡量解释正确的可靠证据 ,解释者的学术立场和处身语境必然影响解释的客观性 ,因此把握作品原义只是意向性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述说了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恋,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了前往西湖湖心亭看雪的所见所感.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以从中窥知一二。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有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痴情共同酿造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应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明确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受教者;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创新练习与检测;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注意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应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明确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受教者;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创新练习与检测;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注意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0.
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接收知识的容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卜促进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决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把自己视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支持者.  相似文献   

11.
胡姣 《家教世界》2022,(2):38-39
"我们写这本书,部分是为了让你放心,孩子终会长大并且自己学会怎样在社会中立足."作者道森和奎尔写在引言中的这段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者是引领者与陪伴者,而不是代替孩子行走,更不是让孩子一下子成长为大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社会中自主站立.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是人们永无休止的探索,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教师不能仅仅把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负责、管理自己的学习,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内容、策略,从而获得有效的自主能力。英语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的习得过程。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读巴金的《随想录》而不受感动者,不是中国人。可以说,《随想录》是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最伟大的,它的作者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作者的痛苦、反省、深思、焦虑,忏悔既是个人的,又是中华民族的。这是一部与全民族共忏悔的伟大的“忏悔录”。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新方法的实践研究探索中,如何让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探索的问题。一、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小学阅读教学的教材多是现成文章,新知识是螺旋递升而不是直线上升。学生对每篇课文的理解,除了借助自身的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和感受外,还可以凭借语境(上下文)和工具书(字典)来自学掌握。1.首先要激发并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的兴趣。对于枯燥无内容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与被动的…  相似文献   

15.
惊恐一刻     
这篇习作与众多描写汶川大地震的文章的区别在于,小作者是以经历者而不是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这场大地震带给他的切身感受,因此显得真切而独特,也避免了没有真实感受的泛泛而谈。作者回忆了发生大地震的那个时候他所经历的事情。通过小作者在文中的描写,我们知道了就连湖北也有了明显的震感,从侧面可以隐隐感觉到这次地震之严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不是无情物,"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叶圣陶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书所务惟在启发引导,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同解,执笔而自能合度."教学应重于教师的"启"和"引",而不是"灌"和"输".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各自的地位怎样?各自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幼儿中心主义者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由于坚持"经验论"的课程本质观,幼儿中心主义者非常重视幼儿自己的活动.杜威曾经说过:"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幼儿的活动."幼儿就是在各种活动(包括园艺、木工、金工、烹饪、缝纫、编织)中,以"做中学"--游戏、活动、操作、探究、交往等方式来获得经验.因此,从这个最基本的理念出发,我们对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的各自作用的看法就应该有别于传统教育.传统的分科课程重视系统化知识的教学,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有顺序地由浅入深地传递知识,因而主要由教师唱主角,幼儿像观众.而活动课程重视幼儿的经验获得,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唱主角,教师是剧务,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提供相应的道具,因而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19.
自主性的关键是让孩子自己找出自身问题的所在,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等待,需要教师"放慢一拍",引导孩子自己来完成内化的过程。放飞孩子,把自主的权力还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是幼教工作者所一直思考的问题,可是怎么样才是把权力还给孩子,每个人又各有不同的见解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萍 《广东教育》2006,(5):38-39
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造就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高分低能者.传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过份依赖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只是充当了模仿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