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级下学期,我上了一堂"找规律"的数学公开课,颇有感触,现将教学前后说与大家共勉.   一、课前的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找出一些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年级下学期,我上了一堂"找规律"的数学公开课,颇有感触,现将教学前后说与大家共勉.   一、课前的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找出一些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其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数字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规律。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利 用 游 戏 ,感 知 规 律 1.做一 做 老 师 和 小 朋 友 做 一 个 游 戏 ,名 字 叫“ 动 作 接 龙 ”,看谁 能 按老 师 的 动作 接 着 做下 去 。 (1)跺脚 、击 掌 、跺 脚 、击 掌、跺脚 … … (2)   口 念 :嘣 嚓 嚓 嘣 嚓 嚓 … … 动 作 :击 掌 拍 肩 拍 肩 击 掌 拍 肩 拍 肩 … … (3)   口 念 :前 前 后 后 左 左 右 右 前 前 后 后 … … 动 作 :在 相 应 位 置 击 掌 两   2.议一 议 谁能 说 一说 ,你是 根 据 什么 来 进 行动 作 接 龙的 ? 设计 说 明 :动 作 接 龙 游 戏 不 受 教 学 设 备 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第49页“想想做做”。  相似文献   

6.
本案例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数学四上的"找规律".在本课中,笔者力图打造"自主+合作"的生本数学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学习能力.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三种男女生列队方式.(图片中为本班学生.①排成一行,男女生间隔,两端同为女生;②排成一行,男女生间隔,两端分别为男、女生;③排成圆形)让学生发现男女生排列的共同特点. (选择学生自己的照片创设情境,既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并初步体会间隔排列的特点)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一)观察排列 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中的三行物体,并从图上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引出"两端物体"、"中间物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8.
陈安 《湖南教育》2008,(3):37-39
教材内容:苏教版课标教材第十册第五单元第55页、第56页.一、课前质疑,导入新课师:现在各大影院都在热播动画片《忍者神龟》,刚才大家欣赏的就是《忍者神龟》的片段,你们喜欢吗?生齐答:喜欢.  相似文献   

9.
张天海  石伶 《贵州教育》2011,(13):29-31
1.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表覆盖的总次数,能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  相似文献   

11.
12.
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4.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中的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4.
15.
教学实录: 师:(伸出一只手)这是一只手,它有5根手指。如果以相邻的2根手指为一组,看看有这样的几组?生:4组。生:5组。师:谁愿意来掰掰看?(请2个学生演示)师:今天来上课的有40个同学,那共有多少根手指?生:400根。师:如果也以相邻的2根手指为一组。共有多少组?生:不知道。生:很多。师:要不要把400根手指并排放在一起像这样2根2根地掰?生:不要,那样太麻烦了。  相似文献   

16.
一思,本课的切入点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情境作为问题的切入点,是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选择现实生活情境,还是选择五年级教材中呈现的基于抽象数学知识的情境?很显然,从表层上看,生活情境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但怎样才能不让情境流于形式,具有数学价值,能激发探究欲望呢?经过充分思考后,最后选择以体育彩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寻找和发现周围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间变化的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册教材中都设置“找规律”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是找规律的第一课时,内容是找出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对此内容笔者曾先后进行两次实践,对怎样找规律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不久前,有幸观摩了市教研员张平老师教学"找规律"一课,我们看到的不是教学的标新立异,而是张老师对教材深度解读后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别具匠心的设计,这样一节厚实而灵动的课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在有趣的情境中触及知识本源"找规律"一课听过多次,很多教师都能在教学中突出"找"的作用,但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找两种物体的个数上,注重"植树问题"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分,即所谓的"两端都种""一端种一端不种"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页~89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排列规律确定下一个物体。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  相似文献   

20.
找规律就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而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寻找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对改善生活、促进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许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认识,我国的课程设计者们率先将"找规律"纳入了学校课程之列,试图通过"找规律"让学生从纷繁的世界中分析、归纳事物运行的内在轨迹;试图通过“找规律”让学生获得寻找、分析、归纳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差,以至于在“找规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规律的结果,轻过程的分析;重规律的运用,轻规律的探索”这种现象,让“找规律”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更让学生失去探索规律的兴致与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