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七册《再见了,亲人》一课,叙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回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无私援助,亲人般的关怀和难舍难分的深情,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文章声情并茂,感人至深,读来催人泪下。指导阅读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初读课文,激发情感这是一篇抒情散文,通篇都是用志愿军战士同朝鲜人民话别的口气写的,语言亲切,感情真挚强烈。我们读本文时,要将自己置身于文中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和作者想在一起,体会感情。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虽非亲人,但胜似亲人。那么要如何激发学生的感情波澜  相似文献   

2.
倘若文章的构成似人体,那么,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情节)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线索则是贯穿文章全部材料(情节)的脉络。一个人血脉通达,方可步履自如;一篇文章脉络明晰,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在叙事性作品中,线索是彼此相关的事件以及环境、场面、细节等构成的一个结构谨严的整体的维系物,是情节因素和非情节因素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连缀物。在抒情散文中,线索是抒情、寄意的凭藉,联想的纽带。明朗的线索,可使作品“虽千波百折,而能自成条理”。  相似文献   

3.
以前,在解读《再见了,亲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文时,我总是引导学生感受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许多,却忽视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怀之情,也忽视了志愿军战士背井离乡,在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上流血牺牲,付出的更多的事实。如果学生只感受到朝鲜人民的可爱,而忽视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的话,那么《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就称不上真正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确定学习思路教给读的方法──《再见了,亲人》教学谈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公园路小学李智《再见了,亲人》一课,是著名作家魏巍写的抒情散文,读来十分感人。课文写的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撤离朝鲜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它是以志愿军战士向朝鲜人民话别...  相似文献   

5.
《再见了,亲人》1~3自然段分别写了朝鲜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从这三个自然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有一种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伟大情谊。其实,咱们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抗美救国,也奋不顾身地奉献了一切。然而,这层意思却是潜在不外显的,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填补空白,以拓展文本信息,使学生能初步感知“谁是最可爱的人”。这部分内容宜放在第一部分教学之后,在第二部分中落实。由此,可作如下设计:一、补充空白,全面感知1.逆向质疑,拨动“情”弦。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付出了一切…  相似文献   

6.
【能力定位】谋篇布局就是根据写作的目的和主题思想的要求 ,对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 ,通常也叫文章的结构。这是写作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谋篇”是对文章总体结构的思考策划 ,“布局”则是在“谋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局部、段落、层次的设计和安排。线索一般是指记叙性文章或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情节或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也叫文脉。这里的线索泛指各类文体文章展开的脉络。铺设线索就是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 ,选择一种能贯通文脉的恰当方式去推动情节或情感的发展 ,从而使文章结构严谨、行文流畅。铺设线索是谋篇布局能力中“谋篇”的艺…  相似文献   

7.
<正>《再见了,亲人》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文章中的开篇之作。文章叙述的是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最后一批从朝鲜土地上撤离时,朝鲜人民到车站送别时的情境。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选取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典型人物,通过叙述与抒情的表达方式,歌颂和赞美了中朝两国人民用血凝结而成的深厚的国际友谊。笔者2013年4月18日在一所学校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该课的示范课  相似文献   

8.
一对教材的理解《再见了,亲人》一课描述的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作者热情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在教学中,落实这个单元“写文章要有中心”这一重点训练项目,应该抓住文章以事感人,借事抒情,以情动人的特点,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懂得“亲人”的含义及分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二、对教材的处理笔者在教学中,旨在使“情感线”和“朗读线”两条线索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思维、读…  相似文献   

9.
教学案例阅读《再见了,亲人》第一节,为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朝鲜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的深情,畅谈文中人物之间血浓于水、跨越国界的军民一家人的纯真友谊,一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当大娘,教师以“记者”的身份巡回随机“采访”,请看教学片断:师:通过初读,第一节主要讲的是什么?生:第一节主要讲的是志愿军就要回国了,大娘来送别,志愿军在向大娘话别时的情景。师:志愿军在向大娘话别时回忆了大娘做的哪几件事?生:志愿军在向大娘话别时回忆了大娘做的三件事:第一是为志愿军洗补衣服,第二是为志愿军送打糕,第三是抢…  相似文献   

10.
情节曲线图是帮助学生学习叙事性作品的工具。教师借助情节曲线图起伏变化的形式,及其直观性、形象性和启发性的特点,能助力学生识字、辨字和归类;借助情节曲线图搭建复述支架,展现文本的记事线索,能帮助学生跨过最近发展区;运用情节曲线图删繁就简、抓住核心,能够彰显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1.
《再见了,亲人》节选自《依依惜别的深情》,作者魏巍,1950年赴朝鲜前线,以志愿军的战斗生活为题材,先后写了二十多篇散文,报告文学和通讯,结集为《谁是最可爱的人》。本文是作者在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撤离朝鲜时写的,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掌握下面几点。一、注意题目运用倒装句式的作用“再见了,亲人”是志愿军告别朝鲜亲人时说的一句话。那么,课题为什么不说“亲人,再见了”,而要把“再见了”写在前面呢?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强调  相似文献   

12.
《再见了,亲人》这篇抒情散文,写了第一批回国的志愿军战士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着重写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感情,语言亲切,感情真挚强烈,读来十分感人。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一课,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时应注意抓住四个要点: 一、把握课文内容,确立语气基调。 关键是把握典型事例,只有把典型事例理解透彻了,才能正确地抒发感情。如第一段要抓住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而昏倒和救护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的典型事例来抒发感情。第二段应抓住小金花为救志愿军侦察员老王而失去妈妈。第三段应抓住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双腿来抒发感情,这些是课文朗读语气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的情感比较细腻,纵观收录于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不少文本情感丰富,它对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萌芽期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品读是有效深入文本情感的重要通道,教师如何紧扣文本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从而让学生在语言积累的同时又能获得情感的熏陶呢?一、有效品读感悟。在感知中体验情感 要让语文学习理性回归语言本色,“读”必不可少,只有通过大量的“读”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也只有读,才能让学生建立语感,积累语言。语文教学如何抓住情感基调,有效引导学生品读呢?教师要结合不同的课文和读的形式,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从而体会“读”的乐趣,获得情感的熏陶。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这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文章,文本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整体品读感受文本的情感,让学生深切感受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切人本文,课堂导入之后,我设计两个问题:①“亲人”指哪些人?为什么称她们为“亲人”?②志愿军战士怀着怎样的感情跟她们道“再见”?使学生一开始就带着紧扣文本情感的问题去朗读课文。当学生朗读完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出课文的两条线索:一是由“再见了”三字提示的志愿军战士与大娘、小金花、大嫂即将离别时依依惜别的感情线索;二是由“亲人”二字提示的大娘、小金花、大嫂救助志愿军胜如“亲人”的叙事线索。这样,学生对课文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并容易对文本的感人故事产生兴趣。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亲人”—她们都为了救助志愿军而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为了让学生能更?  相似文献   

14.
教学案例 阅读<再见了,亲人>第一节,为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朝鲜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的深情,畅谈文中人物之间血浓于水、跨越国界的军民一家人的纯真友谊,一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当大娘,教师以"记者"的身份巡回随机"采访",请看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同朝鲜人民告别的动人情景。作者选取了三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深情的笔触,倾诉了依依惜别之情,并着重追溯那些可歌可泣的令人难忘的往事,表达  相似文献   

16.
抓特点动真情明中心──《再见了,亲人》教学谈深圳市红岭小学肖宏娣《再见了,亲人》一课描述的是互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作者热情地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本课最突出的特...  相似文献   

17.
讲读课文《再见了 ,亲人》 ,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 ,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 ,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分为两个部分 ,全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课文第一部分前三小节 ,分别叙述了同大娘、小金花、大嫂话别的情景 ,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 ,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 ,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话别总是双方交谈的 ,在依依惜别的时候 ,朝鲜人民是怎样想的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写 ,但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8.
melony 《学与玩》2022,(8):46-47
<正>长津湖——朝鲜北部最大的湖,其北部是中朝界河鸭绿江,隔江与我国吉林省、辽宁省相望。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连队在祖国的号召下奔赴朝鲜的故事。在极度寒冷、缺乏冬装、食物严重匮乏的条件下,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歼灭了美军王牌军团“北极熊团”。  相似文献   

19.
<正>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凝成了深厚友谊。中国人民志愿军返回祖国,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这是人间多么美好的感情!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  相似文献   

20.
侯百慧 《下一代》2011,(12):8-9
在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有一个神秘而让人向往的国家——朝鲜。1950年的抗美援朝,使中朝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无数的志愿军战士长眠在这块土地上。其中包括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