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五育”实施不平衡,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倾向,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五育融合"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关于"如何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国家处方,旨在通过"五育融合"方式来促进青年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当前"五育融合"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五育失衡、失联、融合不深等问题.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五育融合"育人新体系,从而实现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审视过去十余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党的教育方针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不充分和割裂等问题。必须深入探究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论渊源,明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涵与高职特点,厘清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进而系统构建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体系,重点从通识课程体系构建、课堂体系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工匠精神培育等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裴阳 《教育》2022,(15):35-37
一、五育融合的现状简析 国以人立,教以人兴.在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愈高的要求和挑战.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的提出,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一次次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再聚焦,给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和建设要求.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5.
“五育并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要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校想要落实好“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其核心要义。在我国,“五育并举”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其主要涉及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管理体制等内容,都与新时期教育方针相契合。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可以理解为五个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文章从农村小学教育的角度对“五育并举”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目前农村小学课程体系中,以德育为中心,体育和艺术为核心,劳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等课程建设和未来农村小学课程的发展体系建设等问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全育人"模式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我国职业教育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核心价值与核心使命.将"三全育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有机融合,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方联动"实现全员育人,通过引航、护航、保航、助航"四段融通"做到全过程育人,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全方位育人,创新"三全五育"体制机制,构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格局,以深化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立破并举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100多年前马克思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始终追寻“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为什么要重提“五育”?“五育”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校教育如何真正落实“五育”?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定初教授。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当前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时代要求,高校立足"三全育人"理念,出发点在"培养人",关键在"育",重点在"全"。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是提升育人实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确定“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毕业要求和“五育并举、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构建学校各个学科专业学位硕士、学术学位硕士、学术学位博士的分类人才培养方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应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研究生培养应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学为主、双向并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精神品质,以劳动为荣,是用辛勤劳动创造辉煌文明的伟大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功新时代,奋斗新征程,构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就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未来,学校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引领社会的发展?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等多个场合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了"五育"新的内涵,劳动教育纳入党和国家的基本教育方略,与德智体美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劳动教育则是"五育"并举中不可或缺的一座桥梁,贯穿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当前,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如何让"五育"落地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产生更高的整体效益,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应以"五育互育"促进"五育并举",由此提高五育的整体育人功能,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教育思想,基于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和我国劳动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劳动教育发展现状和新时代劳动需求提出的。习近平劳动教育观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劳动意识和培养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强调以劳育为引领,探索构建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于一体的综合育人体系,形成“五育并举”的育人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观的系统性论述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定向布局,为扭转我国劳动教育淡化的局面、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应时代之需的高素质劳动者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对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人”所发出的最响亮的前进动员令。  相似文献   

16.
<正>合唱是音乐学科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魅力。合唱既能让学生领略音乐艺术的真善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美育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以下就合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一、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各地各校坚持五育并举,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羽 《中国教师》2020,(2):13-15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行合一的人。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通过"开学玩两天"的课程构想,从一个角度切入,创新回应了"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育人要求。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因此"全面"的教育也就越多,即便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也未必能够囊括全面发展的教育。如有学者提出"群育""心育""情育"等。不管全面发展教育有多少"育",都是基于人的发展需要,为了人更加"全面"地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全面发展教育各育之间是不能割舍的,舍弃任何一育,人的发展都会变得不"全面"。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目标和"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新要求。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涉及方方面面,核心就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协调育人价值,是“五育”的主要突破口和“五育”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是融通五育的粘合剂,劳动教育需与其余四育建立有机链接,形成融合互动,谋求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