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都是人才竞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人才培养与人才流动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主要人才大国在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上体现出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深化;二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三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四是人才的国际流动从一极趋向多极。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人才流动能使人才资源得到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当前高校人才流动呈现出高层次人才流动频繁、隐性流失现象普遍等特点,高校间人才争夺导致人才管理失范,人才隐性流失控制难成为高校人力资源浪费不容忽视的隐患.为此,应从社会、高校管理者和个人等三个层面积极思考处理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的对策:社会层面应健全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有序良性竞争;高校管理者层面应尊重人才流动规律,反思人才流动原因,做好人才稳定工作;个人层面应诚信守诺,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3.
陈皓 《三明学院学报》2004,21(1):148-152
人才问题是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争夺之战为高校提出了严峻课题。新形势下要做好人才的获取和使用两个方面的工作,以促进高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科技人才流动频繁,形成了向发达地区集聚的社会现象。为了保障我国未来发展的区域均衡,政府必须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对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和集聚进行引导,以形成人才区域均衡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普通高校涉密人才竞争和流动不可避免地频繁和活跃起来。涉密人才流动在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失泄密和窃密事件的发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促使普通高校人才流动走向合理、合法,将能进一步发挥人才流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民族振兴伟大梦想,推进新时代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人才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美日韩等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发展成功经验、我国东部省区人才建设先进理念,以及云南与其他西部省区人才工作差距的比较研究,分析云南在人才发展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于云南规划未来人才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是我国著名的高科技经济园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可是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中关村人从事高强度和高密度的工作,再加上中关村人普遍缺乏健康投资的方法,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中关村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问题严重。而中关村的发展靠的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投入。这些高级精英人才在中关村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保护这些高级人力资源是一件刺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学术研究与育人使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涛 《教育研究》2004,25(12):56-59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应努力改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育人"功能薄弱的现状,在学术研究取向上和大学生文化品格发育事实相沟通;摈弃庸俗,规范学术行为,以崇高的学术精神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向往;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克服网络技术障碍,提高学术对话水平,在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品格养成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人才流动是人才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必须依法规范和治理人才市场,平衡人才流动中的各种利益冲突。高层次科技人才作为一种高端的、稀缺的人力资源,其择业自主的权利极有可能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发生冲突。可以通过运用法律上的竞业限制条款、反不正当竞争规定和约定服务期来有效平衡这一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0.
高校内部青年人才的隐性流动而产生的群体冲突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本文首先从概念上对隐性流动和群体冲突进行了界定,并对青年人才隐性流动带来的群体冲突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从经济、思想、制度等几个方面对群体冲突的成因进行了阐释。本着“疏而不堵,因势利导”的原则从制度建设、工资待遇、隐性文化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和校内合理流动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高校人才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全面发展”,树立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协调发展”,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研究》2017,(4):20-23
民办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流动不顺畅,缺少统一的法规、具体实施不够规范,一些地方在人事代理实践探索中证明行之有效、同时亟待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民办学校人事代理制度缺位、人才合理流动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民办学校及其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法治路径、构建制度机制,完善人事代理、奠定制度基础,消除身份障碍、促进人才流动,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人事代理与流动制度以及薪酬分配、社会保障、专业发展、鼓励扶持等配套制度,不断优化民办教育政策机制,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成才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成才教育为核心 ,这既是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又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同时也是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要搞好以成才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 ;将引导学生学好专业作为人才素质结构的“主体工程” ;必须对学生进行吃苦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继续教育,在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继续教育的优势和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存在被动学习型、学习形式单一、学习效果不显著以及学习成本较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对辅导员本身作为人的价值和诉求的关注,尤其是其继续教育形式及内容均与辅导员预期期望差距较大,难以取得较大成效。本文认为,辅导员继续教育路径的优化,需要正视辅导员人才流动问题,形成一个基于辅导员职业发展期望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从正视现状、迎合期望、厘清难题和切合环境四个角度分别对辅导员继续教育内容、教育机制、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5.
人才竞争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要在“人才大战”中占取优势,增强竞争力,必须更新人才观念,转换用人机制,努力推进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现行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评价思维中存在着学术性与师范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等诸多方面的严重分歧与争论.随着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日益关注和渴求,人才评价思维的拓展已经成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不得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时代课题之一.开放与多元的教育发展趋势,注定了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评价思维拓展的逻辑起点在于评价观念的转变;人才评价思维拓展的制度保障就在于社会评价机构的组建;而人才评价思维拓展的实施策略就在于评价方式的综合.  相似文献   

17.
人才工程与人才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实施人才战略、走人才强国之路的重大决策,启动了规模宏大的人才工程。人才工程尤其是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支点在于探索成才之路。借用物理学的场论的观念和思想来看,建构人才场是一个不错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建设绿色湖南、创新湖南、数字湖南、法治湖南,对我省青年人才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独特要求,即以绿色理念为工作价值观,以创造力为核心素质,以"T"型知识结构为专业背景,以法律和道德为行为规范。广大青年应"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湖南"四化两型"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9.
依据黄陵庙站流量误差试验资料 ,研究了该站流量测验 、 、 型误差的分布规律 ,计算了流量测验的不确定度 ,并对黄陵庙站现行的测验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人才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应具有的人才观是:国际性和民族性相结合的人才观;创造性教育的人才观;大众化教育的人才观;非智能因素教育的人才观;多元性教育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