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场作文是一种不见面的交流,首先是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其次是考生与阅卷老师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7,(9)
写作,也和说话一样,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对话。而考场作文,则更具有一种交流性,只不过是一种不见面的交流。考场作文首先是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其次是考生与阅卷老师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高考作文是考场作文,不是考生的自由创作。因此,考生接到高考作文材料或命题后,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审题与立意。其实,自由创作也有审题与立意的过程,只是写作人因自己偏好或擅长使进行速度较快而不自觉。  相似文献   

4.
一、暗示前提下命意的明确性高考作文,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命题,都寄寓着命题者的主观意图。尤其是材料作文,命题者应该在材料中有明确的命意暗示;考生在审题过程中,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能根据这些命意暗示,准确提炼出文章的中心。高考作文是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不是考查其阅读理解能力。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立意,这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如果考生对作文材料看不懂,对命意猜不透,那么肯定会下笔千言,离题  相似文献   

5.
<正>考场作文,审题、立意是紧密相连的两个环节,落笔之前就要完成。因为考场特殊的时空,考生不可能有充裕的思考时间。尽管随着命题的改革,作文审题的难度在不断降低,但是每次考试,总是有不少考生因为审题失误而出现立意偏差。所以,要把审题和立意关联起来考虑,而且要快捷、准确。这样的技巧有没有呢?一、明白审题、立意的意思(审  相似文献   

6.
近年不少语文报刊纷纷载文论述考场作文的特点,考场作文的顺序流程。考生临场时的思维规律等等。提出考场作文这一命题,并加以缜密思考并非没有道理——探索规律,防止考生临场失误,正常发挥其写作潜能。这是很切中实际的。但笔者觉得所谓考场作文既不是文章的特殊门类,也不须考生具备特殊功能来适应它,并非深不可测,说到底是写作过程中的时空改变,而这常常引发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的偏颇。至于布局谋篇、语言锤炼等方面,与平时课堂作文并无二致。所以,如果能够让考生把考场作文与课堂作文迅速接轨,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从困惑中走向豁然开朗,化解疑团,快速成文。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过好考场作文第一关。 学生:老师,为什么考场作文必须重视审题呢? 老师:考场作文与自由作文最大的区别是有统一的命题。有命题,就要求作文“符合题意”;要做到“符合题意”,必须过好审题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可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做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把握命题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9.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有经验的考生,应将审题过程分作四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将现代文阅读的测试过程还原为一种特定情境下的阅读对话——考场阅读对话,分析考场阅读对话的受制性特点,剖析命题者在考场阅读对话中的积极推动与消极阻滞因素,以试题的导向能否完成考生与文本的真实对话为归结点,反观试题的命题质量。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试卷的得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才能作好考场话题作文的议论文,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审题话题作文需要审题,审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作文的成败,可以说“审题不慎,满盘皆输”。而一个完整的话题作文,是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及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脱离材料,只抓话题本身,导致审题出现偏差。正确的审题,是对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和话题共同剖析来确定的,除了兼顾题目自身“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的要求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到材料本身…  相似文献   

12.
王世发 《新高考》2010,(12):4-5
一、仔细审题,选准一个立意的角度审题是作文的首要环节。不少考生不太重视这个环节,有的考生不细心审题,不认真比较,拿起笔就写,结果到了快写完甚至已出考场时才发现作文出了问题,却是悔之不及了。"审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丝毫马虎不得,它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立意。拿到作文题,考生首先要理解材料和文题的含  相似文献   

13.
概说摆出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提供一则古今社会生活实例,作为命题材料,让考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评议,引申生发,并联系生活实际,写议论文,这是考场作文常见的命题形式。它贴近生活,取材方便,既能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审题立意能力,因此,颇受命题者青睐。写好这类作文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恰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教学缘起] 审题是考场作文第一要务,审题差之毫厘,下笔失之千里.从中考作文阅卷来看,考生审题意识淡薄、不能真正理解题目内涵和要求、违背命题者意图等审题误区频见作文中;从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看,其第一条就是认真审题、符合题意,按此标准,离题类文章应在三类文之下:从中考优秀作文评价看,优者必是准确审题的典范之作,如果离开准确审题这一"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5.
一位资深高考评卷人讲:“我评作文基本上是一看字体,二看标题,三抓主题,四品语言,五看结构,六别文体……”的确,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文章,它是由专家命题、考生写作、教师评阅的一种写作。作为考生,要想获得考场作文高分,就应上摸准命题人命题意图,下揣摩评卷教师心理,然后遵循考场作文规律,展现个人写作才情,赢得评卷者好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颇受高考作文命题专家青睐的是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对审题构思的要求却渐渐被一些人淡化了。实践证明,一篇优秀的考场材料作文是离不开审题构思的,有鉴于此,笔者对学生提出如下三点要求。  相似文献   

17.
尹环 《文教资料》2005,(35):51-53
高考作文是对考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作文评分标准的落实也是看文章的立意和表达。考生对话题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和行文的过程就是思维和表达的过程,表达也与思维密切相关。因此,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就是考生的思维能力。纵观近几年全国和不同省市高考作文命题实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对考生的理性认识和思维深度的考查已成为高考作文的显著特征和共同趋势。这与“新课标”中所说的“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精神相契合,无疑将成为今后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思维能力的高低首先体现在审题立意上1!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  相似文献   

18.
考场作文,不管考生有没有创作灵感,对考生的创作内容、创作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很多文学功底比较扎实的考生常常因没有掌握考场作文的技巧而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留下了诸多遗憾。这就要求广大考生了解考场作文的"忌"与"倡"。一、忌"离题偏题",倡"审准紧扣"。很多考生常因不能准确领悟命题人的创作意图而导致立意不准,犯了考场作文的大忌。  相似文献   

19.
一、细读文题,从材料和提示语中提炼观点这一步骤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审题。话题作文的审题,主要是揣摩材料的深刻寓意及命题人选择这则材料的用意。这种用意往往通过提示语表现出来,所以话题作文的审题,最后就落实到两个问题上:一是材料的寓意究竟是什么?二是命题人在提示语中是如何提示的?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话题作文的主旨也就把握住了。二、依据观点,联想相关的事例论据,确立文章的分论点对于议论文来说,要想富有条理,必须把总论点分解为两三个分论点。如何把总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对于许多考生而言,是一个难点,考场上常常打不开思…  相似文献   

20.
<正>回忆类作文命题意在让考生回忆美好过去,总结生活经验,收获成长感悟。但由于此类作文审题难度不大,考生误认为被回忆的人、事、物、景等皆可入文,结果选材"拥堵",立意雷同,千篇一律,难见亮点。怎样走出这些误区呢?让我们先欣赏一篇考场佳作。一次相逢一次暖南通考生那次浙江花溪旅游,我不仅欣赏到了青山秀水之美,而且与"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