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高薪养廉制度不仅包括给予公务员高额薪酬,还有相应的选拔制度、法律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和监督制度等来保障公务员的廉洁和高效。相较于新加坡,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考录制度不全面、财产申报制度不完善、监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借鉴新加坡的"高薪养廉"制度经验,我国可以从内部监督入手,培养公务员以廉为荣的观念以提高个人素质,完善相互制衡的监督方式以加强行政系统自身监督,增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能力以加强"三位一体"监督;从外部监督着手,建立与全社会公众法治观念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相适应的人民群众监督机制、与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系统相适应的舆论监督机制,从而促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2.
廉洁和高效,作为世界各国政府一直竭力追求的目标始终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高薪养廉的制度模式由来已久,并在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反腐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加强反腐倡廉的法律、制度建设,但腐败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制度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由此,有人提出在我国实行高薪养廉制度,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论。本文将以高薪养廉制度的典型国家、地区为参照,对该制度在我国施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公务员薪俸与腐败间的深层关系,以促进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随着新加坡、香港等地实行的高薪养廉的制度模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也开始思索"高薪养廉"的建立。本文将以高薪养廉制度的典型国家、地区为参照,结合我国公务员薪资水平现状,对该制度在我国施行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目前是否具备建立"高薪养廉"的制度条件,并提出适合我国的"提薪助廉"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效率工资模型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后发现"高薪养廉"政策在当前的国情下并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因为就现状而言,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水平属于名副其实的高薪阶层,但腐败问题却日益严重。高薪并未实现养廉的初衷,其原因不在于腐败成本低,而在于腐败风险低。腐败风险低的深层原因则在于中国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监督主体虚软、监督渠道欠畅等。因此,若要使高薪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构建360度全方位监督体系才是关键所在。具体应做到同体监督与异体监督互补,率先发挥同体监督的功能,重点加强异体监督的作用,使社会对腐败的"零容忍度"成为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可以分为英国殖民时期的“独尊英语,放开其他”、独立前后的“独尊巫语,多语并重”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多语并存,英语独尊”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其语言政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重国内各种族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多语政策来谋求文化传承、民族和谐与政治稳定;以英语的通用来掌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利器,推动经济繁荣和国际沟通.冀求建立对国家的忠心和认同。在这样的语言政策的制约和影响下,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四种官方语言的地位和功能呈现出明显的分工并存的态势:马来语是名义上的国语,是马来人的共同语,是各种族之间的底层通用语言;华语是华族的民族共同语,是华族社群的高层语言:淡米尔语是印度族的通用语言;英语是实际上的国语,是社会的顶层语言,也是各种族之间的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6.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形成其个性化思维模式,为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和思辨能力打下基础。但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这一作用的发挥。"教要点"、"满堂灌"、"背试题"等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迫切需要政府职能转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要求政府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依据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小而强的政府”模式自然是当代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目标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加坡教育发展经历了生存导向阶段和效益导向阶段后,开始了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在此阶段,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以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少教多学"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强调教育要由先前重视教学内容的数量向重视教与学的质量进行转变,并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实现改革目标。当然在"少教多学"教育改革进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如: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评价学生等。这需要更多的思考,甚至需要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更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方式转变密切相关。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处于功能的转变与适应阶段,应进一步发挥其社会福利与社会整合功能。本文从整合职教资源、发展农村职教、西部大开发、拓展社会培训、民办职业教育、国际劳务输出培训等方面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提出拓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0.
金剑岭 《学子》2012,(3):57-58
2011年10月10日至17日,吴江市教育局组织了部分中小学校长赴新加坡开展了基础教育考察培训活动。校长们实地考察了四所中小学、听取了六场专家报告。新加坡的“分流教学”和“少教多学”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教学工厂"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成功典范,为新加坡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新加坡"教学工厂"与我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比较: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最后得出结论,新加坡"教学工厂"有利有弊,我国在借鉴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12.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也是他们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双轨系统”教学模式则是“教学工厂”理念的具体体现。借鉴其经验,在我们的职教实践中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细化专业方向,改革课程设计的模式、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推动了社会意识层面的转变,其中文人价值观的改变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这种变化在"润笔"这种文学商品化形式上的反映尤其典型。在宋代"润笔"这一现象不论是在朝廷还是市井,都在前代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并颇具特点,对这一现象的总结不仅能反映出文人价值观的变化,更能深入探讨它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经济腾飞、社会稳定的基石,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历经生存取向、效率取向与创新取向三个发展阶段。21世纪,为适应职业流动、技能更迭常态化的未来趋势,新加坡以职业教育融入“终身学习系统”的策略回应,深耕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以制度融通协同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实现发展的广度;以技能框架协同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实现教育的长度;以无界文化融合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实现学习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新加坡人力资源部(MOM)成立了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WDA),WDA的使命就是引导并推动新加坡的劳动力发展,提高雇员和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从而创建一种满足新加坡不断变化的经济需要的劳动力体系。2004年,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WDA)启动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系统(WSQ),WSQ包括两大技能体系,即就业必备技能体系和产业技能体系。在“就业必备技能体系”(Employability Skills System)中,确认了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求职或转换工作时必须具备的10大基本技能。就业必备技能是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需要的基本能力,不受产业以及…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让学生学会求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发起了“少教多学”的教育改革,在中国,有一类以杜郎口、洋思、东庐中学领军,可被概括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改革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分析两国二教学改革之异同,以期对完善我国“先学后教”的教学改革及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所措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简称"NYP")的"教学工厂"模式是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全方位地营造工厂实践环境,为学生研发项目、体验工作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明显加快,相对其他年龄段群体,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出,且新加坡老年人的数字融入需求也愈发高涨。为此,新加坡高度重视解决老年人数字融入的相关问题,并通过“智慧国家计划”和“成功老龄化行动计划”两大国家战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条件。为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内部观念和行动层面的数字融入,新加坡强调尊重、理解、满足老年人的复杂发展需求,为其创造接触、学习和应用数字技术的渠道,鼓励其主动参与国家建设、社会治理。种种举措呈现了新加坡加快老年人数字融入的宝贵经验,即坚持系统观念,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跨部门合作机制,保障良好的制度环境;注重发展观念,多举措促进老年人的数字素养等方面能力建设;强调社会参与,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未来美好家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徽商的产生和兴盛,是徽人在那个时代顺时应变实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物。无论是这种"转变"的过程还是这种"转变"的结果,都给今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