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人们心理的认知模式、现代符号学的视角以及当今社会各种评定和鉴定等多方面分析了学术期刊中高校学报的处境,得出高校学报的境遇加速了其二极分化。弱势高校学报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充分认识其繁荣出版、促进学术交流、服务于高教事业的三重使命,以及发挥作用的空间和赖以存在的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其直接服务于育新人、服务于学科建设、服务于学校科研的特殊功能。因此,弱势学报应找准基点,回归职能;在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彰显学报的价值;开放办刊,创出特色;取长补短,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进行编辑创新。  相似文献   

2.
以传播知识、创造文明而存在的高等学校的现代职能集中体现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而依附于高等学校的学报尤其体现出这种综合职能的特性.发挥高校学报报的综合职能与学报编辑人员的素质有着不可分开的关系.学报编辑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报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报的综合职能,学报编辑必须强化主体意识、读者意识、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和策划意识等"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报的定位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报科学性、学术性的属性要求,对高职学报的定位和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处于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学报,为在拥有众多本科院校和重点大学的高校学报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进行准确的学术层次和功能定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办刊质量,通过重点栏目、特色栏目建设培育期刊特色,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主办学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学校性、学术性和综合性是其基本的属性,是学报的共性.每一种学报为了彰显自己主办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又形成了学报各自所特有的个性.突出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突出实务对策探索、突出跨学科多视角的专题研究、突出地域性等都是比较经常见到的一些学报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中,高校学报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学报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是其更根本的责任与使命.为此,高校学报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特色”是指栏目研究对象的差异.高校学报是主办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网络出版条件下,要有效发挥地方本科高校社科学报服务社会的职能,就应当实现学报的特色化.学报特色化是指整体特色化.学报特色化对于社会的学科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学报自身和主办高校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学报特色化的途径包括设置学科性和应用性栏目,以特色栏目占据学报,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主办高校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加入WTO、期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校学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品牌战略得以实施,必须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变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为现代化大生产,全面提升学术质量;必须正确理解办刊宗旨,切实将为社会服务作为学报的使命与职责,充分发挥学报在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必须全面提高编辑素质,尤其应注重选题策划与决策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养成,大力彰显学报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8.
学报评优,是对参评学报质量的一次全面考核。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第二次评优的结果表明,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栏目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服务社会的功能进一步彰显。这是近些年来地方高校学报发生的新变化。对于评优中发现的编辑质量和栏目建设的一些问题,只要注意优化评优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题研讨,是不难解决的。学报评优具有激励作用和督促作用,坚持做好这项工作,必会有力地促进学报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作为新闻出版业的一部分,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种事业,又是一种产品.现阶段高校学报不可能作为完全的经营性企业进行完全的市场化经营,也不会像党报和党刊一样永远作为公益性事业享受财政补贴.高校学报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除要提高办刊质量,扩大读者群外,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教育市场需求,组建高校学报产业链,进行联合办刊、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具有传承文化遗产、传播学术信息以及教化培育学人的社会功能。但当下一些高校学报屡陷名不副实的境地,这与学报忽视品牌构建与形象传播存在一定关联。高校学报应高度重视品牌构建与形象传播的社会意义,坚守与弘扬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持内容为王、受众至上的传播策略,充分彰显自身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1.
高校文科学报审稿机制的科学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稿不力是导致当前高校文科学报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文科学报质量,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就必须从强化学报编辑对"三审制"的认识、建立以编辑为主导的审稿决策机制、实行学科专家复审和专职主编终审、建立审稿专家数据库、实行专家匿名审稿、缩短审稿时滞、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甄别稿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审稿制度,使审稿机制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如何评价学报质量,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学报质量包括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其核心是内在质量,关键在于评价标准。同属学报客观上存在地域上的差别以及隶属关系、内容、形式、受众面的不同,使用同样的评价标准,其公平、公正将受到怀疑。学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不论其进入哪种检索系统,相互之间并不具备质量评价的功能,更不具备对作者文稿质量以及作者本人的评价。作者文稿是学报质量的主体,但任何学报的刊载或转载表现为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再传播,对作者文稿质量毫无提升的意义。现行的评价方式,对究竟是作者文稿质量决定学报质量,还是学报质量决定文稿质量,多少有些模糊,导致学报质量的评价进入误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期刊的出版现状,阐释我国高校学报采取开放存取出版的方式,并指出我国高校学报采用开放存取模式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以期高校学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术期刊在公共利益方面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大学学报特色论”不应否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的属性、编辑工作的规律决定"大学学报特色论"应该成立。大学学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大学学报特色论"是学报同仁思索办刊方略的外化。从理论和现实来看,"大学学报特色论"不应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学报网络电子版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学报目前实行规模狭小的办刊方式、自我封闭的管理模式以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组建高校学报集团,开发中国高校学报的网络电子版,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在学术科研上的资源优势,通过互联网来拓展学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空间,取得在知识传播、创新和产品经营中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6.
林锋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5):154-156
通过对高校学报发表的论文中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翻译、中图分类号和参考文献等5个项目执行《CAJ—CD规范》的调查,结果表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规范化情况很差,英文翻译、中图分类号和参考文献的规范化情况相对较好,办刊时间较长的本科学报规范化情况比办刊时间较短的本科学报和专科学报好,高校学报整体规范化情况不理想.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学报编排的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功能是指某一事物所发挥的有利和不利作用或效能。高校学报最基本的功能是反映本校最高的科研成果、并具有理论教育、学术研究、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功能。学报的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学报作者和读者的有限性;学报稿件采录范围的有限性;学报特色的有限性和学报经济效益的有限性。我们学报编辑的责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报的正功能,尽量避免和减少学报的负功能,使学报能最大限度地为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分析高校学报差错的类型,介绍高校学报校对的基本方法,总结高校学报文字出错的规律,认为"了解高校学报差错的类型、熟悉高校学报校对的基本方法、掌握高校学报文字出错的规律"是提高高校学报编校质量的3个最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蓉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2):154-156
针对高等学校学报发展现状,从高校学报性质、发行等方面分析高校学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学报管理体制、编辑素质、EI和SCI刊源等影响高校学报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改进高校学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