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爆发了震凉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带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他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终于完成了第二次国共和作.  相似文献   

2.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拓留了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带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他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终于完成了第二次国共和作。  相似文献   

3.
1936年 12月 2 5日 ,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 ,标志着西安事变的初步和平解决。但西安事变的遗留问题 ,即东北军、17路军如何处理 ,无疑成为解决西安事变善后的关键。现依据所掌握的资料对此加以研究 ,以利于对西安事变全貌的理解。一张学良送蒋回南京 ,临行前匆匆留下一手谕 ,指示西安诸事悉听杨虎城、于学忠指挥。但杨、于二人在西安方面实权并不多 ,倒是送蒋而被囚禁的张学良多次书信、电报影响着西安的一切。12月 2 5日 ,张学良在洛阳致电西安 ,要求释放被扣的蒋方十几个军政大员。电报在西安引起强烈的反响。少壮派孙铭九、应德田等人…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关键环节。纵观西安事变的发生到和平解决的整个过程,虽然是由很多复杂的因素促成的,但是其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张学良的联共抗日主张是西安事变发起的思想基础;张学良精心策划和准备使得西安事变得以按预期目标发生;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的劝谏蒋介石抗日的重大历史事件。高中生应该铭记西安事变发生的过程及其解决方式,也应该铭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巨大意义,高中生还应该铭记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这两位爱国将领及其因为发动西安事变所做出的巨大的个人牺牲。让高中生铭记西安事变的全过程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会使高中生深知民族大义,为他们考进大学、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具备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张学良的私人朋友——端纳三进西安,甘愿充当调停人的角色,对张、杨提出的八项政治主张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劝蒋接受八项政治主张。他穿梭飞行于西安、洛阳和南京之间,牵线搭桥,缓和局势,并主张和中国共产党直接谈判,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7.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国民党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逮捕蒋介石,并扣押蒋系军政要员10余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在国内外各种势力的逼迫下,接受中共所倡六项条件,获得人身自由,12月25日,在张学良的陪同下,飞抵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从此,中国的政治形势出现了新的局面。这一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事件,在当时极其紧张和复杂的局势中,能顺利的求得和平解决,是和以下诸方面的条件分不开的。一、西安事变的直接发动者,在和平解决事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闻天与西安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2月12日,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影响和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在中共的积极调停下,迫使蒋介石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表示同意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与宋氏兄妹业已达成的六项和平协议,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而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组织领导的西安事变是多种因素促成。本文认为1936年11月份的绥远抗战取得举世瞩目的胜利则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动力。绥远抗战不仅是西安事变的契机,而且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正是从绥远抗战的胜利,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找到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出路,因此毅然进行兵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战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作为中共代表团负责人的周恩来,受党和人民的重托,不畏艰险,亲临西安.他机智勇敢,沉着果断忘我工作,力挽狂澜,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本文作者是亲自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见证人,以其亲闻亲历阐述了周恩来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光辉实践和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所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作为中共代表团负责人的周恩来,受党和人民的重托,不畏艰险,亲临西安,他机智勇敢,沉着果断忘我工作,力挽征澜,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本作是亲自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见证人,以其亲闻亲历阐述了周恩来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光辉实践和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今年十二月十二日是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当年我党科学地分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经过反复研究和慎重考虑,独立自主地作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战,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一书中,却说什么在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曾急电中国共产党,请求协助解决捉蒋的善后事宜,而“中共中央负责人,没有一个想到西安事变.以和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曾一度是蒋介石的唯一助手,蒋当陆海空军总司令,他是副司令,蒋当西北“剿匪”总司令,他就是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在中国第一个喊出“拥护领袖”口号的是张学良,他对蒋曾表示衷心拥护,绝对服从。但是,张学良却翻然一变,发动西安事变,捉拿了蒋介石。本文想从张蒋两人关系的发展变化这一侧面来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必然性,以示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是微妙复杂的,也是变化多端的。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8年底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关系是比较融…  相似文献   

14.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共两党重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最初中共内部就如何处置蒋介石、事变如何解决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因此事变最终的和平解决经历了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抗日救国,在西安兵谏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12月25日,张学良又亲自陪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终身成为蒋介石的阶下囚。张学良为何有如此一举,史学界众说纷纭。笔者也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教于史学界同仁。一、张学良发动事变的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并没有加害于蒋的意图“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忠实地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致使东北大好河山落于日人之手。张学良也夫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军阀地盘。对于家国沦丧,流落异乡的奇耻大辱,张学良是不能忘怀的。为了有朝一日能打回东北去,他把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在他  相似文献   

16.
威廉·亨利·端纳,是西安事变中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是澳大利亚人,却在中国渡过了他的大半生。二、三十年代,他是位熟谙中国政治的国际知名新闻记者,任过英美驻华使馆的联络员;他曾是孙中山的好友,又做过张学良的老师和顾问,后来是蒋介石信任的“平民顾问”,这些特殊身份使他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扮演了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特殊角色。他临危受命、三飞西安,积极斡旋,为打开和谈大门,劝蒋谈判接受张杨条件,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17.
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对于推动国共两党的再度合作的确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并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杭日战争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事变发生及其和平解决的动因□周凤平西安事变发生及其和平解决的根本动因,普遍认为是来自两方面的民族大义,一方面是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人。这种民族大义表现在,面对日寇全面侵华,以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为目标,竭力避免内战,促成全国抗日...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不同抗战观念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道炫 《历史教学》2004,7(3):11-17
西安事变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事变前国民政府的对日立场、中共对国民政府内外政策的反应、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及事变的发起与解决过程看,导致西安事变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是否抗战,而在于如何抗战,蒋介石与张学良、中共之间最根本的分歧在于两条抗战道路,即全面抗战和片面抗战观念上的冲突.正是由于西安事变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蒋介石自我中心的内外政策,才大大促进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宋美龄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发生后 ,宋美龄在细致分析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真实原因和意图的基础上 ,率先确定以和平方式解决事变。为此 ,她采取各种措施 ,缓和宁陕局势。同时 ,为了寻求和平解决事变的途径和方案 ,她利用一切力量斡旋于宁陕之间。最后 ,经过三方谈判 ,最终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与宋美龄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应该给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