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以及二者相关程度,为父母教养子女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指导。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某流动人口子女学校3-6年级的262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年级与是否独生子女之间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级与性别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自尊水平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偏爱与自尊呈正相关。结论:流动儿童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应该重视儿童的自尊需要,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来关注和支持孩子。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和比较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自尊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两所小学的373名高年级儿童进行了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儿童自尊发展和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2.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的儿童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多个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3.运用因素分析法对两组儿童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更为抽象的层次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陈晓露 《考试周刊》2015,(8):166-167
本文主要了解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及二者相关程度,为父母教养子女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导。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某流动人口子女学校36年级的262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与是否是独生子女之间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与性别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自尊水平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偏爱与自尊呈正相关。流动儿童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应该重视儿童的自尊需要,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关注和支持孩子。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我数学单元考试得了95分,老师让家长签字:回到家,我让爷爷给我签字,爷爷就说:"你怎么没考100分呢?"我说:"就是没有抄题,直接做了."妈妈说:"人家姜鹤准得100分."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感到很难过,为什么总在我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每次我考得不好或做错什么事,家长总是说人家孩子是怎么做的,而不管自己的孩子呢?我不希望家长老是找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批评我,不一定人家的孩子做的就十全十美,我也有优点呀!  相似文献   

5.
自尊是一种自我意识,是对自己价值的判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尊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教师要树立"教育平等观念",营造和谐、协调、全面发展的良好教学环境,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勇于进取。  相似文献   

6.
高侠丽 《文教资料》2008,(26):152-154
自尊的培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健康人格的标志,也是自我发展有力的保障.自尊的成长最主要的基于两方面,即社会与家庭.目前众多学者对这两方面因素做了深入研究,而这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是家庭.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法对501名自闭症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自闭症儿童父母歧视知觉和群际关系的特点,并重点考察歧视知觉对群际关系的影响及自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自闭症儿童父母歧视知觉和群际关系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2)歧视知觉对自闭症儿童父母的群际关系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自尊在歧视知觉和群际关系间具有调节作用,歧视知觉对高自尊水平自闭症儿童父母群际关系的预测力显著,而对低自尊水平自闭症儿童父母群际关系的预测力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许凯 《教育导刊》2006,(11):49-49
自尊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自我肯定,即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同。从3、4岁起,儿童开始评价自己并从中体验到自豪或羞愧,自尊的萌芽就出现了。可以说自尊是与生俱来的,但同时自尊也是可以壮大或熄灭的。自尊的壮大需要不断的滋养。“滋养孩子的自尊”是我从童话大王郑渊洁那里得到的启示。他在小学二年级时因为一篇与众不同的作文而受到老师的表扬,这位老师还把这篇作文推荐到校刊发表。“有一天上课,她说郑渊洁你站起来,我很紧张,因为我老爱走神,我以为她又发现我走神了,我就站起来。她说你上来领两本《优秀作文选》,你的作文被推荐刊登了。这对…  相似文献   

9.
王婷 《家教世界》2013,(4):239-240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总体的、稳定的评价和接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重要感是大学生自尊发展的基础,胜任感和外表感是自尊获得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归属感是大学生自尊的最高表现形式。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支持、情感温暖与理解、严慈相济和严慈分明等正向引导将有助于大学生重要感、胜任感、外表感和归属感的获得,从而促进大学生自尊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自尊量表(SES)对182名珠海大学生进行研究,借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自尊     
胡新民 《山东教育》2005,(23):124-124
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师道严文化的影响,儿童虽是被保护,被宏的对象但并不大受尊重。家庭中,家长更多的是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而对孩子精神生活需要则不太重视。在学校,老师把儿童看作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而很少把儿童看作是与自己平起平从的人,儿童不仅仅是受保护的对象,带是享有人权的公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构《流动儿童文化自尊问卷》,对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在整体上是积极、肯定的;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结构由自我形象感、地域感、群体感、亲子关系、学习特征构成;性别、来源地、流入年限以及年龄在流动儿童文化自尊的具体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构《流动儿童文化自尊问卷》,对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在整体上是积极、肯定的;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结构由自我形象感、地域感、群体感、亲子关系、学习特征构成;性别、来源地、流入年限以及年龄在流动儿童文化自尊的具体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中生自尊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305名普通高中生进行测验。结果:(1)不同性别、年级的高中生自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不同自尊水平组的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高中生自尊发展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部分因子有显著的相关。结论:高中生自尊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自尊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它不仅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推动个体取得良好学业成绩的心理动力,作为教育者,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和开发这种重要资源,为未来培养健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试析父母因素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控制能力是构成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任务目标。父母的影响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文章分析了父母的个性、控制模式、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文化程度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的相应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马力文 《河北教育》2005,(21):11-12
中国有句俗语,“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句俗语所蕴含的文化十分丰富,它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关系定位。父母传统的“爱”文化中,“血缘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父母爱是对子女无条件的给予,中国父母讲奉献,父母可以为了子女牺牲自我;爱又不是施舍,父母随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施与或收回他们的爱,他们是爱的主宰。  相似文献   

18.
自尊作为一种人格变量,不仅影响个体对事件的情感反应,而且还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反应。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在潜在的威胁自我的情境下是否采用防御性的自我价值保护方式,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个体的自尊。个体无论自尊水平高低,在不同的情境中都有可能运用自我价值保护。  相似文献   

19.
自尊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或自我形象,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评价.高自尊的人具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和积极的自我形象,低自尊的人具有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和消极的自我形象.自尊在儿童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一个高自尊的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充满信心,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较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相反,一个低自尊的儿童总是倾向于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容易产生自卑、无助和焦虑的情绪体验,为身心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孙云晓  赵霞 《中国德育》2006,1(3):13-16
推行生命教育,将尊重生命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对于儿童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尊重生命,是对儿童生命权利的维护,是对儿童心灵的关怀,是对儿童发展意识的唤醒,是对儿童个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