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被打入地狱的和坤,一天听说阳间的某刊物刊登一篇题为《贪官之最》的文章(《泾渭》今年第3期),便以为是写他的罪行,诚惶诚恐地借来一看,立刻喜上眉梢。因为文章中大贪官的名字虽然出现了11次,皆为“和坤”,与他名字中的“坤”有别,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去找包拯。见了包拯说:“包大人刚直不阿,办案公道,家喻户晓。世人都说我是大贪官,弄得我臭名远扬,使我蒙受了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2.
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单位的“笔杆子”写完稿给领导审阅后,便在自己的名字前署上领导的名字,尽管这位领导只是改了几句话或几个标点,甚至全文未动,却成了第一撰稿人。有的干脆只署领导的名字,自己甘当“无名英雄”。于是,稿件一发表,领导脸上有了“光”,“奉献者”自然也得到了领导的“器重”。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菜场、鱼行、饭店、食品店乃至文具、百货店的价目牌上,看到了错别字,常常投书报社,呼吁改进。听一友人说,其实报上的错别字也是时有所见的,甚至一些销量颇大的报纸也不例外。日前因找资料而翻阅了上海一些报纸,果然所言不妄,错别字纷至沓来,映入眼帘。诸如把墨鱼(乌贼)错成“目鱼”,绿豆错成“录豆”,香莴笋错成“香乌笋”,螺蛳错成“螺丝”,长把鸭梨错成“长巴雅梨”,萝卜错成“罗卜”,黄蕉(苹果)错成“黄焦”,  相似文献   

4.
近日,笔者到一个县采访,恰巧遇到一位在县报工作的朋友。在谈到向上级媒体投稿这个话题时,我的朋友直言不讳地说:“同样一篇稿子,我们自己投给某大报如泥牛入海;该报记者将此稿换上自己的名字却立马照登,有时想来真是气死人。”其实,笔者也常遇到这样的烦恼:1999年11月,笔者采写的一篇消息在自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刊发后,省内一家媒体次月也拿去刊登了,不仅剥夺了笔者的署名权,而且将导语中的时间“11月1日”随意改为“11月底”。被采访对象看到这张报纸便给笔者打来电话说:“这个记者的胆子真大,时间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本人是不领情的。”让笔…  相似文献   

5.
陶原 《新闻界》2003,(6):58-58
近日,笔者到本市某县采访,恰巧遇到一位在县报工作的朋友。在谈到向上级媒体投稿这个话题时,我的朋友直言不讳地说:“同样一篇稿子,我们自己投给某大报是石牛入海;该报记者将此稿换上自己的名字却立马照登,有时想来真是气死人。”其实,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烦恼:1999年11月,笔者采访撰写的一篇消息在本报头版头条刊发后,省内一家媒体次月也拿去刊登了,不仅剥夺了笔者的署名权,而且将导语中的时间“11月1日”随意改为“11月底”。被采访对象看到这张报纸便给笔者打来电话说:“这个记者的胆子真大,时间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本人是不领情的。”让笔…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大文学家欧阳修说,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一语道破了作文的“奥秘”。无数事实证明,要想写作上有进步,舍此别无捷径。一“看多”,就是多读。一般说来,爱好文学和从事写作的人,大都喜欢读书,而且读得很多。比如,高尔基从小就酷爱读书,小小的阿廖沙(即高尔基)  相似文献   

7.
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单位的“笔杆子”写完稿给领导审阅后,便在自己的名字前署上领导的名字,尽管这位领导只是改了几句话,甚至全文未动,却成了第一撰稿人.有的干脆把按领导意图写出的稿子“让”给领导,只署领导的名字,自己甘当“无名英雄”.于是,稿件一发表,领导脸上有“光”,“奉献者”自然也得到了领导的“器重”.  相似文献   

8.
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单位的“笔杆子”写完稿给领导审阅后,便在自己的名字前暑上领导的名字,尽管这位领导只是改了几句话或几个标点,甚至全文未动,却成了第一撰稿人。有的干脆把按领导意图写出的稿子“让”给领导,只署领导的名字,自己甘当“无名英雄”。于是,稿件一发表,领导脸上有“光”,“奉献者”自然也得到了领导的“器重”。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不但是卓越的文学家,而且是第一流的新闻记者。十月革命前,他担任过《萨马拉日报》、《下新城小报》、《敖德萨新闻》的记者,参加过列宁创办的《火星报》、《斗争报》的编辑工作。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在发展苏维埃新闻事业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主办、参加和指导了十三种报刊,把报刊工作看作是自己切身的事业。他的新闻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是在苏联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他自己就说过,他是个“老报人”。卢那察尔斯基称他为“伟大的工人通讯员”。高尔基非常尊敬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因为他知道“办报工作不知要付出多大心血!”他说,办报工作是“为真理和正义事业服务的真正危险的行业”,“我要终生为报纸而工作”。高尔基丰富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极其珍贵的遗产。这里发表的他同报纸编辑同志的谈话,可以看出他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多么大的期望,对他们的教诲是多么诚恳,对他们的要求又是多么严格。这篇讲话没有收入《高尔基全集》俄文版,这篇译文在我国是第一次发表。  相似文献   

10.
现在,就算你住在外星球,恐怕也已经听说过“als冰桶挑战赛”了。梅西、科比、c罗、詹皇、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库克、贾斯丁、泰勒……几乎所有我们能想起名字的体育、政商、演艺界名流,都忽然放下自己严肃正经的身段,疯了似地变着花样往自己身上浇冰水,并把自己淋成“落汤鸡”的窘迫样录成视频放到网上供人娱乐。  相似文献   

11.
编辑拾贝     
由于工作关系,近时接触报纸的版面编辑业务较多。随时有点想法,记将下来,给它们起了个动听些的名字:“编辑拾贝”。其实只是自己的学步笔记而已,现不揣浅薄,就教于同行。视读规律版面编辑所要研究的首先是:视读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就读时,每当听说某某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时,那种自己想尝试的心情也就越急切了。于是,刚刚告别菁菁校园的我就忙于爬格子中,等待着奇迹的出现。似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2月份,我那仅有二三十字的“青春寄语”终于在《人民铁道》发表了。至今我还记得,在邮局取那“六元”时,邮局的一位女同志将我瞅了又瞅,似乎那汇款单上的名字不是  相似文献   

13.
感受大剧院     
“解读”一个“未知档案库” 本以为采访陆晓莉会费些周折,没想到,这位上海大剧院办公室主任一听说我是来“感受”大剧院的,却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坦率些说,我在采访陆晓莉之前,对于上海大剧院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仅仅知道:大剧院内共设有3个剧场,一个是拥有1800个座位的主剧场,用于上演芭蕾、歌剧和交响乐;一个是拥有600个座位的中剧场,用于室内乐演出;还有一个是拥有200个座位的小剧场,可以用来表演话剧和歌舞剧。此外,大剧院于我,便是一个未被“认知”的世界了。 陆晓莉告诉我,其实从大剧院的“档案库”中,人们  相似文献   

14.
“都市报”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当当响,其实它的产生是阴差阳错,被逼无奈.上世纪90年代,城市经济、市民文化大发展,许多城市纷纷要求增办晚报.但当时思想还不很解放,规定一个城市不能办两张晚报.于是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名字,其实还是晚报的内容.不想口子一开,倒出现了一个新报种,给报业带来新的竞争,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书的比喻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的西方人,除了听说过“孔子”这个名字、知道他是一位中国古代的文化巨人之外,基本上就所知甚少了。  相似文献   

17.
柳萌 《中国编辑》2005,(1):57-58
真不知如何给自己的职业定位。因为出版了10多本散文随笔集,有时参加相关会议。主持人介绍的时候,总要在我名字前边冠以“作家”称号,好像是对我的厚爱和抬举。其实打心眼儿里我更愿意被称呼为“编辑”,因为编辑这个职业,可以说消耗了我大半生精力,而且一生中的苦乐忧欢滋味儿,都是做文学编辑时尝到的,自然会有种真诚的缱绻情感;然而又觉得自己算不上个好编辑,  相似文献   

18.
人们比较注意判断和句子的关系,但却容易忽视标点对判断的影响。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只听说判断与句子有密切关系,没听说判断与标点也有关系。其实,判断和标点不但有关系,而且还很密切呢! 相传,从前一户有钱人家生一小女,但见脸黑、满脸麻子、秃头、大脚。虽巳长到二八光景,但上门求婚的仍寥若晨星.为了让丑陋无比的女儿嫁出去,财主特请一秀才写了一封没有标点的巧妙婚书:“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托人送到一户  相似文献   

19.
当今抄袭剽窃之风盛行,屡禁不止。“文窃公”不仅有当教授的,也有识字不多的农民。报载某村庄整村人都在抄,某农民将报刊上别人的文章打印寄往全国各地大小报刊,一年得稿费十几万元。“文窃公”的伎俩多种多样:1、原文打印,署上自己的姓名。2、改头换面或斩头去尾或作少许改动。3、原文打印,原作者名字不改,但通联地址改为自己的,注明发表署名为“笔名”,真实姓名写上自己的,以领取稿费。4、将原作者名字和自己名字并列,自己的姓名排在前面,以制造合作假象,而通联地址是自己的。5、改换作者名字,如原作者叫“张三”,他的“笔名”就叫“张三…  相似文献   

20.
这似乎是个费解的题目。其实,拙文不过是拈来报端一些互不相干的词儿,略抒一孔之见,以达提倡新闻用语规范化之目的而已。近年来,我们新闻界“引进”了一种不良风气:不讲文法,乱用大的、雅的、生僻的、甚至连自己也不懂得的词汇。一些同志“胆儿大不怕寒碜”,对于祖国语言文字毫无严肃认真的态度,自己估摸着“当这个讲”,拿来就用。偏偏我们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