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科书上册“食物”单元第五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有这样一段描述: “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如果反复捏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紧接着这段话的下面又有3行文字:“在1根塑料管中,装入几粒煮熟的米饭。我们怎样做才能使米饭向前移动?试验中的塑料管相当于我们消化器官的哪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我们每餐吃的食物中多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其中米饭或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口腔,咽入胃,经大肠、小肠等消化器官而消化成较简单的能溶于水的物质而被吸收。在这个过程中,食物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这就是化学性消化生成的新物质。那么,当我们吃米饭(或面)时,在口腔中经咀嚼与唾液拌合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性消化,即化学反应呢?试做实验看看。  相似文献   

3.
一只空袋子看见周围的伙伴们都鼓囊囊地站立着,而自己却瘪塌塌地躺在地上,心里羡慕极了。“我也要站起来!”它鼓足气,用力往上一蹿,问同伴道:“伙伴们,我站起来了吗?”“没有。”“现在呢?”空袋子又用力往上一蹿。“也没有。”伙伴们答道。“这回呢?这回总站起来了吧?”空袋子再次憋足劲用力往上蹿。“没有,你根本就没有站起来啊!”伙伴们说。“真奇怪!”空袋子瘫软在地上叹道:“我费了那么大力气,怎么就站不起来呢?”同学们,你们能告诉空袋子这是为什么吗?听了这个故事,大家一定深有感触:一个人要想能够挺挺直直地站立起来,必须要有真才实…  相似文献   

4.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5.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条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就问大家:“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我们的…  相似文献   

6.
<正> 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先有鸡”者认为:没有鸡,哪来的蛋?“先有蛋”者认为:没有蛋,鸡又会从哪来?似乎都讲得在理。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就一个具体的鸡和蛋来讲,谁先谁后,这个问题很难争得个“水落石出”。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动物长期进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不会弄  相似文献   

7.
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摔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上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我们思路拉到猎…  相似文献   

8.
覃亚潜 《湖南教育》2005,(15):40-40
学生时代,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向前跑,爬上了另一棵大树,仓皇中,兔子在树上没站稳,摔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它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上树。”“还有呢?”老师继续问。“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直到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问到,土拨鼠哪去了?”是呀,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问话,冷不丁让我们愣住了。故…  相似文献   

9.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选自《羊城晚报》责任编辑/珊 珊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土拨鼠哪去…  相似文献   

10.
一堂三年级科学公开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内容是《淀粉的踪迹》,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刘老师。她首先创设情境:“每组桌上有两个纸包,一包淀粉,一包滑石粉。老师一忙,忘了哪包是淀粉,请同学们帮忙想办法找出哪一包是淀粉?”这一情境满足了学生爱表现的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需求,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面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之中,听课老师也被学生的探究活动深深吸引。当学生在进行“用碘酒来鉴别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一活动时,一组学生出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错误,让我们看看刘老师是如何处理的。[教学片段]师:我们在米饭中…  相似文献   

11.
许多同学的家里都用上了微波炉,微波炉靠什么烧煮食物呢?微波炉实际上是一台产生微波的振荡器。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人们的肉眼看不见。微波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习性,它能穿透绝缘物体,但遇到像肉类、禽蛋、蔬菜等含很多水分的食物,就会“停留”下来,并且“拖住”食物中的水分子跟它一起振荡,引起分子和分子互相摩擦生热。食物分子在微波中每秒钟振荡24.5亿次,几分钟之内,温度上升到足够把食物煮熟的程度,食物就被煮熟了。微波炉靠什么烧煮食物@玉川  相似文献   

12.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来到奶奶家,正好小表弟也在,我很高兴。我俩一起玩捉迷藏,突然传来“当当”的敲门声,原来是姑姑下班回来了。我见姑姑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子,连忙迎过去,想看看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弟弟也跑了上去。姑姑说:“这是给你们买的。”我迫不及待地接过袋子,定睛一看,是两个精致的文具盒,好漂亮呀!只听姑姑说:“都怪我没选好,有一个文具盒有点小毛病,当时竟没看出来。这个有毛病的给你俩谁呢?”姑姑的话音刚落,我们姐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说话。我心想:好不容易有个新文具盒,我才不要坏的呢!我拿定主意,如果姑姑硬是给我,…  相似文献   

13.
“呼——”,一只塑料袋从天而降,掉在森林的小巷中。小刺猬桃桃从动物行道上走过,他刚买了一些水果,正愁没袋子装。突然,他看到了一个塑料袋,于是跑过去把它捡起来,可很快他就失望了:“这个袋子怎么有个瓶盖那么大的洞,叫我怎么放水果?”说完,他又把塑料袋扔了。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一路旅途劳顿,饥肠辘辘。时值兵荒马乱,食物奇缺。这天,学生颜回十分为难地寻到一些白米煮饭。饭熟之际,孔子见颜回先盛取了一点米饭,犹犹豫豫地放进嘴里吃了。孔子有些生气,他想教育一下弟子。到吃饭时,孔子煞有介事地对颜回说:“我刚才梦见祖先到来了,我想,用干净的米饭来祭祖吧!”颜回慌忙回答道:“这锅饭已被我吃过了一口,不能再用来祭祖了。”孔子厉声问:“你为什么先吃?”颜回红着脸解释说:“刚做好饭时,我发现有烟灰落在了米饭上,把米饭染脏了一点。我取出那点脏米饭准备扔了,又觉得很可惜,于是就放进嘴里吃了。”孔子听了释然。  相似文献   

15.
暑假里,我家的新房子造好了,爸爸和叔叔一起给浴室和厨房装下水道,我就跟在后面当小助手。我发现他们在每个洗脸盆座便器的下水道入口都要装一个弯管。我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力气装一个弯管,装个直管不是容易多了!”叔叔说:“那怎么行?如果是直管,房间里会臭的!”为什么呢?叔叔说不出道理来。我找到老师,老师说:“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我们找来一个透明的塑料管,弯成“U”形,里面装上水,两边的水面是一般高的。无论我们怎样拉动塑料管,弯曲的地方总会有一截水,老师说:“就是这一截水,有效地挡住了臭气或小虫,使空内空气清新。否则,下…  相似文献   

16.
星期天早晨,我正专心致志地做着作业。刚做到一半,只听见外公大叫外婆:“要种豆子了,快把豆种拿出来。”外婆把豆种拿了出来,可有两袋豆种,不知哪一袋是新豆种(去年),哪一袋是旧豆种了(前年)。这可怎么办啊?外婆和外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法子来。看着他们那苦恼的样子,我的心里非常想帮他们,于是我就坐在一旁想办法了。过了一会儿,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来,我微笑着说:“我有办法了,外婆,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吧!”说着,我拿来四张小纸条,两张写上一号,两张写上二号,把第一个袋子贴一号纸条,第二个袋子贴上二号纸条。接着,我拿来两个盆子,…  相似文献   

17.
两杯米饭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夏天,午饭之后,教室里热闹极了.同学们有的下棋,有的写作业,有的讲笑话,有的小声地唱歌……在一片嘈杂声中,耿老师手里捧着两杯米饭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耿老师环视了一下大家,笑眯眯地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两杯米饭'的实验." "咦?这是个什么样的实验呢?"同学们小声议论起来.耿老师举起两个透明的塑料杯,每个杯子都盛满了雪白的米饭. "这是老师刚从食堂的蒸锅里盛来的米饭,这些米饭是在同一时间煮熟的,现在还热着呢."说罢,耿老师把两杯米饭放在讲台上,举起其中一杯,说:"实验现在开始.首先,全班同学对这杯米饭真诚地说一些善意的话."  相似文献   

18.
中文系负责同志:你们好。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学校在教研活动中对某些问题发生了争议,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1、“拼音采用韵母带调的拼音方法”,如何理解?2、单独认一个轻声字,如何拼读?比如“呢”,“哪”等字。3、轻声的轻而短这个调子有无变化?随什么变化?我想让你们帮助我们很快解决这个问题,越快越好,在此非常感谢。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宜兴市数学教研员陈亚军老师执教的“因数与倍数”一课中,有一个片段,让人耳目一新。教学片段:在猜一猜中去发现。师:接下来,我们玩一个“猜一猜我是谁”的游戏好吗?(电脑出示5张数字卡片的背面)师:这个数一共有5个因数,从小到大分别藏在卡片后,如果只允许翻一张,你会去翻哪一张卡片?猜一猜:它是谁?  相似文献   

20.
学了《热传导》和《热对流》两课以后,我产生了一个新问题:米饭是怎么煮熟的?米是热的不良导体,又是固体,不像水一样有流动性。难道是电饭煲将热量从底部传导到它的四壁,然后再从底部和四壁同时传导给米?如果是这样,等中间的米熟了,四壁的米不是早烤糊了?一般情况下米饭可都是一起熟的呀。后来我想起每次煮饭时都加了很多水,那么是不是水把米带着循环进行热对流呢?可是米比水重,米沉在水底,水到底能不能带于是我决定做个实验,来证明一下米饭到底是通过热传导方式还是热对流方式煮熟的。我准备了电饭煲、大米、少许黑米、水等。首先把大米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