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蚯蚓对明暗环境的选择实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生物与环境”单元中的第4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继续探究动物(蚯蚓)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实验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科!学概念:生物(动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环境的改变将改变动植物的生存。实验也将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和环境的密切关系,为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2.
蚯蚓与环境     
我常常在大树下玩,在树下的土壤里偶然发现很多蚯蚓,树下的土是潮湿、阴暗、冷凉的,我想蚯蚓喜欢这种潮湿、阴暗、冷凉的环境吧?我决心用一个试验来证明这一点。 我先找来四个火柴盒。如图所示,将每个火柴盒各去掉一面。然后把四个火柴盒口对口的围成一圈。在四个火柴盒里分别放入湿土、湿沙、干土、干沙。再捉来一只蚯蚓,放圈内。最后在上面盖上网罩。我在罩上细心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起初,蚯蚓一动不  相似文献   

3.
明暗     
<正>初习素描的人,往往为明暗调子的过渡操心。其实,不仅是新手,即使一些画坛老手也非常注意过渡的问题。我们的生活,与素描颇有相似之处:有明有暗,更有过渡。画画的时候,太注重明暗对比会不自然;不注意明暗对比,则会模糊一片。而如何好好生活,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4.
明暗     
正~~  相似文献   

5.
我知道,很多动物都离不开阳光、氧气和水。为了弄清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离不开阳光,在一节自然课上,老师讲《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这一课,指导我们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实验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纸盒,把它的里面涂黑,并把盒底挖掉一半,再贴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另外还要准备一块黑色的湿布和五条蚯蚓。把湿黑布铺在桌子上,把五条蚯蚓放在湿布的中间,用事先准备的纸盒罩住,仔细观察,看蚯蚓将往哪边爬。大约过了五分钟,我们发现有的蚯蚓朝有光的一端爬,有的蚯蚓往黑暗的一端爬,但爬到有光的地方的蚯蚓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爬,直到爬到黑暗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我和几位同学相约去钓鱼。钓竿已准备好,只差鱼饵了。用什么做鱼饵呢?小明提议用蚯蚓。我们就开始分头挖蚯蚓,可是找了很久,连蚯蚓的影子也没看到。我们奇怪了:平时最常见的就是它们了,应该不难找呀。  相似文献   

7.
以前我教《动物和环境》一课,只是自己在课堂上演示两个实验,简单地得出蚯蚓喜暗湿怕光的结论,教学程序单调、呆板,学生学得枯燥乏味。这学期,我尝试着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预备玲响后,学生在操场上集合,布置每人在校园附近找两条蚯蚓。同学们听后可高兴啦!有的在学校的花园里用竹片撬,有的在附近农民的菜地里用铁钉挖,十分钟后回到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五年级《自然》中有一节“动物和环境”的课文。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蚯蚓为例,进行实验,研究了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取一长方形的扁盒子,把盒内壁涂黑,将盒盖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把5条蚯蚓放在盒内明暗交界处。经过5分钟,把盒盖掀开,我们观察到,5条蚯蚓都向黑暗的一边爬。这说明,在温度和湿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蚯蚓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和哥哥回到家乡——一个僻远的山区,帮助奶奶种农作物。在翻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蚯蚓,我问:“哥哥,你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吗?”哥哥说“蚯蚓是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哥哥反问我:“蚯蚓是喜欢温暖的环境还是喜欢冷凉的环境?”我说:“蚯蚓是喜欢冷凉的环境,因为蚯蚓是喜  相似文献   

10.
第五册《动物与环境》一课,以蚯蚓为例研究动物和环境的关系。按照教材让儿童动手做第一个、第  相似文献   

11.
一天,我和哥哥回到家乡——一个僻远的山区,帮助奶奶种农作物。在翻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蚯蚓,我问:“哥哥,你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吗?”哥哥说“蚯蚓是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哥哥反问我:“蚯蚓是喜欢温暖的环境还是喜欢冷凉的环境?”我说:“蚯蚓是喜欢冷凉的环境,因为蚯蚓是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而这些环境都比较冷凉,所以蚯蚓是喜欢冷凉的环境”。哥哥听了笑而不答。蚯蚓真的喜欢冷凉的环境吗?为了寻找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我决定运用自然老师所教给的方法,做一个对比实验。于是.我在家乡带上了一些东西回来——一是10条大…  相似文献   

12.
对“蚯蚓喜欢潮湿环境”实验的改进郧县安阳小学王成(442515)实验材料的排列组合方式,直接决定实验效果的优劣、实验结论的正确与否。第5册自然P6实验需要改进材料的排列方式。书中实验的方法是这样的:在桌上摊一张纸,照图1那样把干湿程度不同的砂和土围成...  相似文献   

13.
夏目漱石曾用“明暗双双”来指代其遗著《明暗》的小说世界。“明暗双双”本是一个禅语,为“明中有暗,暗中有明,二者交融”之意,这也是小说《明暗》的最大特点。二元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贯穿《明暗》的始终,其既是意义范畴上的,也是创作方法上的。“清子”意象的塑造把“明”与“暗”的二元对立统一起来,暗示了近代人精神救赎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灯泡明暗程度的问题,在学业考试(中考)及竞赛中常常以填空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虽然灯泡在非额定电压下二二作时的电阻与它正常工作时电阻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类题目中都忽略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差异,这样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就成了联系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桥梁,然后利用串并联电路的有关知识,便可从不同角度比较或判断灯泡的亮暗.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意义》和《到五月花烈士公墓去》两文尽管作者国度、写作时代及体裁不同,但却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严肃而重大的主题:即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两文分别从独特的艺术角度,对这个问题为读者作出了圆满的阐释。一、或明或暗巧妙自然地揭示主题《生命的意义》以大段的内心独白,警策的富于哲理的语言以及寓于冷峻思索之中的充沛激情震撼人、感召人。在文末作者抒情言志,表达了保尔的革命人生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作者先反复强调生命的宝贵,为后文蓄势,然后,运用设问,总提:“这仅有的一次生…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动物与环境——蚯蚓的选择》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组课文。  相似文献   

18.
学习《动物与环境》一课,同学们根据自己带来的东西设计实验,证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有: 1.(与书本同)把干沙、湿沙、干土、湿土围成同心圆,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它往哪里爬。 2.把干沙、湿沙、干土、湿土分别放在正方形纸的四个角,把蚯蚓放在纸的中央,看蚯蚓往哪儿爬。 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十六个小组,四个小组做图(1)实验;三  相似文献   

19.
20.
偶任某班素描课。授课初日,进门但见墙上众多习作,明暗充斥,废画连篇,空显皮毛,更无架构。再观学生作画,被动造型及心浮气躁者甚众。我未及多讲,即令学生放弃铅笔橡皮,代以毛笔墨汁,只许以线造型,不许滥施光影,务下笔考究,笔到形俱。学生们私下未必真解我意,但其碍于师令,只得遵从。初尚未见起色,我让他们不计一时得失,只管照练下去。如此十数日,学生们日显进步,渐变被动造型为主动造型。我方让其复以铅笔作画,众人始觉有今非昔比之感,日久更不乏进步神速者。学生在期末所写之习画杂感中,诸多提及此教法对他们的启示和教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