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之所以成为一种艺术.是因为他的不可预料的生成。部分教师片面追求这种教学艺术.没有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走入了“重生成而轻预设”的误区。现代教学理论也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相似文献
2.
傅永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5):67-68
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开放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学不再按照预设的路线前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数学课堂教学,它要求我们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新特点,本文结合课例分析,阐述关于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预设”、“生成”等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和一线教师。所谓“预设”,足指教师在教学前对课程教学所做的研究与设计;所谓“生成”,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所出现的各种情况。实践表明.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学生不是配角,而是主角,教师就相当于导演,引导学生如何把主角演好。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学习被广泛地认为是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成活动。笔者认为,教学需要预设,尤其是精心预设才能让动态生成走向更精彩。 相似文献
5.
生成与顸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如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再者教师在教案的预设中,可能已经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所估计,但恐怕只有在与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才能对学生拥有的直接经验的状况做出准确判断.如果课堂中获取的反馈与估计有不一致时,我们应该对教学做出调整,使教学成为学生已有直接经验的逻辑归纳和引中,增加教学的体验性和生成性. 相似文献
6.
精彩的数学课堂是教师的精心预设和学生主动参与、动态生成的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中的非预见性资源,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可以让"知识超越教材",让"教学超越课堂"。 相似文献
7.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如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再者教师在教案的预设中,可能已经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所估计,但恐怕只有在与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才能对学生拥有的直接经验的状况做出准确判断.如果课堂中获取的反馈与估计有不一致时,我们应该对教学做出调整,使教学成为学生已有直接经验的逻辑归纳和引申,增加教学的体验性和生成性. 相似文献
8.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没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数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没”来说的。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网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富有创见的预设,但总是拘泥于教师的预设未必就能上好一节课。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合作能力,所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我们对生成应如何把握?现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听了很多堂数学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六年的数学教学改革已走到了“瓶颈”深处,很多数学教师的教学难以再上新台阶,因为,他们没有正确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没有与课程改革一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正>冰心先生曾说过:"预设在左,生成在右,走在课堂的两旁,精心播种,随时开花。"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教师的不同处理而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我们对生成应如何把握?现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学习必须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始终关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赋予课堂更多的生成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从传统的“事先预设”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6.
李大荣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22):38-38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过程,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主张:“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应站在关注人的发展的高度,用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的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面对这一新课题,教师是以“预设”掩盖生成,一味“走教案”,还是敏锐地捕捉“生成性”资源,使之成为新的课程资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新课程的价值所在,也是新课程实施的艰难所 相似文献
18.
孙晓洁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39-39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的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问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活生成元素,从而让课堂生成出一些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进而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呢?笔者的做法是:精心预设,做好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和谐氛围,抓好课堂动态生成的关键;情境创设,打好课堂动态生成的催化剂;交往互动,养好课堂动态生成的“滋养液”等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