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雅 《华章》2011,(30)
本文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基础和共同治理的机制,寄希望于通过共同治理机制的建立,确保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得到动态平衡,实现一个合作、和谐、生机盎然的局面.企业这个微观经济主体和谐稳定发展了,国家的宏观经济主体才能和谐稳定发展,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初衷和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从本质上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但是,在公司治理的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意识到了或实践了这种关系。本文通过股东价值观和利益相关者价值论的比较,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现代公司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公司利益相关者是指对公司有重大合法权益,从而对公司有重大影响或公司对其重大合法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自然人或组织体,如公司债权人、公司职工以其对公司享有的重大、合法的债权权益而成为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根据公司契约理念、公司社会责任理念、公司民主理念、公司自体理念,公司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是公司治理的主体,现代公司治理应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新发展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对传统股东至上主义理念挑战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近年来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有利于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认识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对传统股东至上主义理念挑战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在近年来获得较大的发展.在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背景、定义和类型、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治理3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企业实践的影响及其不足,有助于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7.
当前,在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背景下,一些地方高校出现了盲目设置专业的新问题.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地方高校设置专业的利益驱动根源,通过构建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律和学生、行业参与评价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国家利益、高校利益、学生利益和社会利益诉求得到均衡和相互牵制,以此增强专业设置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校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董事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看,民办高校法人治理实质上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问题.利益相关者要求下的董事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有效实现方式.该治理模式不仅是<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法定要求,而且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与企业相比,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决策必须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四个层次。为了维护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重视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加强大学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的监督,强化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制衡等,以推进我国大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公办高校治理机制是一种典型的党政权力二元化治理格局,它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的时代烙印。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全体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治理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校的迅速发展和各种利益诉求,一种各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正在从理论和现实上逐步走上成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再次成为世界性的关注热点。提高中国公司的治理水平是中国企业应对入世挑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度性建设手段。从公司治理模式及其特点、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股东与公司治理中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角度,分析目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指出要通过强化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进一步规范我国公司治理的实践,促进企业业绩的改善和公司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公共治理改革的推进,中国大学治理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目前就大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目标而言,中国大学治理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和困境。在此背景下,应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视角,深入了解大学治理的概念、性质和功能,进一步促进大学治理改革的"去行政化",充分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渠道和平台,完善大学治理相关章程和规范,努力构建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新型大学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财务治理中的矛盾,提出构建财务治理体系应充分考虑各相关群体的利益及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发育不对称,有治理结构而治理机制缺失是我国公司治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与我国公司治理形成主要依靠人为的、强制性的制度创新方式有密切关系。监督约束机制缺失是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主要问题,这既与最初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失误有关,也与后来公司治理创新中的英美化趋势有直接联系。要进行我国公司治理的创新,应将监事会与董事会合并为一个组织,与经营管理机构形成制衡关系。在对公司治理结构作出上述调整后,创新应更多依靠产权主体的自发性交易。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与治理概念的拓展 --从公司治理到企业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对“股东中心主义”的传统治理逻辑提出挑战,界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治理研究的新方向。由于治理问题存在的普遍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二位一体性、两权分离的模糊性以及“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相互性,治理的概念应由公司治理拓展为企业治理。  相似文献   

16.
公司自治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制度性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合理配置公司中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矫正或弥补现代公司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人经营风险及公司规模的扩大对社会公正和秩序的威胁,使公司本身的自由与保障公司关系人的利益之间协调发展。公司治理是公司自治和法律规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文化有其自身的作用机理,通过制度层次、个性层次和社会层次三个层面影响着企业的创新,并有三条作用线路,分别是通过限定公司治理的制度选择集、通过影响企业文化和通过直接影响到参与公司治理活动的成员来影响企业创新活动。本文研究不但为创新型企业的公司治理文化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公司治理文化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公司治理制度与公司治理文化的配合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乡村治理正处于"解构—重建"的多重挑战与结构性矛盾之中,客观上要求政府与社会构建"多元共治"新范式。文章基于组织行为学、建构主义理论和经济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视角,探析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带来的影响,发现新时代乡村治理正经历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民主政治——由认识关联走向利益趋同;经济发展——由小农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文化认同——乡土文化日渐解体,"乡风文明"正在重塑;治理格局——治理主体多元化与差序化共存。农民合作社与乡村自身不仅在治理特征、治理手段和治理目标上具有高度契合性,而且农村合作社在盘活生产要素——推动农业产业化、盘活参与动力——重建乡村治理权威、盘活治理资源——重构多元共治模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为乡村治理增添了新的活力。针对"多元共治"模式的现实约束,通过以人为本——夯实治理基础,主体建设——提高治理能力,赋权组织——寻求法律制度支撑,外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等策略,建构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形成有效的"多元共治"格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下"治理有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