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章着眼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比较分析中外教育评价思想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讨论了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力评价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探讨了多元智力理论呼唤的新型教育评价即要在真实的场景中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评价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要多元化地评价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要尊重并评价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然后阐述了多元智力评价对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四点启示即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应该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应该确保评价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并评价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新课程和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也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多元智力理论,整合到我国教育体系中,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思想和方法,对我国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评价体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为我们对学生发展进行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该研究在分析多元智力理论及其评价观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现有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进而得出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四点启示:评价应注重展示性和情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评价观强调在情境观、动态观、多元观和独特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然后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评价观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启示:注重在真实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提倡多元化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6.
多元智力理论与教育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 :多元智力理论》(FramesoftheMind:TheTheoryofMultileIntelli gences)一书中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在美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 ,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并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极大重视。一、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一 ,加德纳指出 ,“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 ,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1]。在他看来 ,智力并非像…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评价思想,为建  相似文献   

8.
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教学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规范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向课程目标的多元化,由此,新课程教学评价也应指向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基于这一理念,构筑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则是多元智力理论。  相似文献   

9.
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目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是由一元化到多元化,教育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进步为主导,寻求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平衡和理性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平衡,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民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特点的教育评价模式势在必行;在教育评价目标上,充分反映人与社会并重的教育价值取向。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同时,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在教育评价内容上,要体现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评价不是为了选拔、淘汰,而是为了发展、提高;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应成为当今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多元智力理论对评价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单一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主要由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构成。这种理论限制了评价的发展,使其成为单一的评价而存在诸多弊端。随着智力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多元智力理论出现,给我国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活力,为评价改革的多元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丰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西方历史上几种典型的课程评价模式做一简要回顾和梳理,并从整体价值取向上对这几种模式进行对比和分析,认为蕴涵在课程评价模式中的价值取向有三类:注重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注重人的需要的价值取向和注重主体间交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课程和文化是一对紧密联系_的范畴。历史的沿革赋予课程以传递文化的重任。然而,随着教育教学的展开,课程逐渐摒弃了文化本真的主体性,嬗变为脱离灵魂的躯壳,以工具性价值存在的方式充当着文化附庸者的角色。物体内在意蕴的缺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羁绊,严重阻碍新课改的实施。为此,实现“课程文化再造”成为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  相似文献   

13.
14.
课程实施是一个课程开发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由观念向行为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课程实施改变原有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将课程的变革落实到实践中。广西幼儿园新课程由共同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两部分组成,共同性活动侧重于幼儿共性的发展,选择性活动则侧重于以幼儿活动为中心的情感体验和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广西幼儿园新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托为:把变革的理念引入实践,推进幼儿园素质教育,使得教师和幼儿更轻松、更快乐,并因此获得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课程价值取向的时代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等三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课程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网络化生存、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多元价值的和平共存和多元共生,通过对知识观与社会服务观的重新认识与改造,形成了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教学评价向高考制度改革提出了适应性变革要求,综合考察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具体变革思路,我们以为,高考制度应以“发展”作为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并应在改革过程中遵循本土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等具体改革原则,从具体的“人”的因素出发提出改革思路,完善改革进程,最终实现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要求教学范式实现根本转变,由“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由“教材”到“课程资源”);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由依赖性教学走向独立性教学;由知识性课堂走向生命性课堂。  相似文献   

18.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所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由此形成的主要价值取向包括,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教育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相似文献   

19.
价值取向是课程编制首要考虑的问题。地方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一级,从课程内容、接受课程的学生和社会三个维度出发,地方课程要持突出本土性、体现综合性、注重实践性的价值取向,从而发挥课程特色,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的世纪里,现代课程也被打上了科学的烙印,面对“制度课程”存在的种种弊端,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及学校该为学生开设哪些课程,这取决于人们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