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自己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知识要点,学生在下面却心不在焉,有的发呆,有的在桌子上乱写乱画,有的窃窃私语;下课铃一响,他们的心就飞出窗外了,自己再强调什么根本就是耳边风。其实,这不能怪学生,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做“超限效应”,是指一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教师的反复强调和拖课就是一种“超限”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规避“超限效应”的不良影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具体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根据高职学生学习公共选修课的心理特点,将心理效应中的首因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超限效应等应用于公共选修课教学中,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有效解决阻碍公共选修课目的实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开展公共选修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心理超限效应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处于一定的阈值范围内的。适时、适度的刺激 ,能够激活人的心理活动状态 ,使人的学习、工作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而这种刺激一旦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 ,就会引起心理感应上的零效应或负效应 ,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超限效应。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 ,人的学习活动是刺激———反应的过程 ,因此 ,心理超限效应也广泛地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二、教育教学中心理超限的表现1 时间上过度的超限效应时间上过度的超限效应 ,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拖堂”。有的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 ,讲课时不突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4.
蔡格尼克效应与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籍莉 《中学教育》2008,(3):58-61
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动态化地处理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的能动性。当课堂得到真正还原后,许多在教师意料与掌控之外的变化就被激活了。因此,教师常常需要面对教学任务不能当堂完成的情况,但“未完成的教学课”却往往拥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成效当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众多因素中,有一种心理机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蔡格尼克效应”(又称“未完成效应”)。本文试图阐释这种心理机制的教学意义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总是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巧用心理效应,设计有效提问,可以启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心理,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记忆,以此优化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心理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复习备考中,心理超限效应的危害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它会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使其心理疲劳;第二,它会使学生产生对抗或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第三,它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和上进心。这些当然也直接影响到复习备考的质量。一、几种心理超限效应对复习备考的影响1.学习时间上的超限效应学习时间上的超限效应,最典型的是“加班加点”和“拖堂”。所谓“加班加点”,就是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所谓“拖…  相似文献   

7.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其穷毕生努力精辟地指出:“教育要心理学化。”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也指出:“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主要根源。”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心理效应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发挥心理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师的核心工作就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中,巧妙融合心理效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效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沈洁 《考试周刊》2013,(75):102-103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因此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整合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掌握"分寸",把握"火候",从而有效避免"超限效应"的发生,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相似文献   

10.
大力倡导有效教学的今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过度机械记忆、大量的廉价表扬、拖课等现象仍普遍存在于身边教学实际中。本文尝试借鉴心理学原理,研究心理学经典效应,并从"超限效应"中获得启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度",走出"超限效应",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逯慧 《教学与管理》2015,(9):112-114
自80年代我国引进有效教学理念以来,国内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对有效教学的探讨基本上处于“有效教学应该是什么”的“应然”层面,这些探讨过于宏观、宽泛和理想化,很难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具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扶手。为此,可尝试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层面入手: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用自己提炼出的“善知识”、精心设置的优美动人的情境去触及学生的思维、情感,使学生从灵魂深处瞬间产生一种顿悟;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从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艺术等方面去诱发学生汲取其中的精髓,继而在其身上产生一种谋求课后进步和发展的延伸拓展效应。  相似文献   

12.
姚玉香 《师道》2011,(7):64-65
心理效应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掌握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的学习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的教学实践表明,历史课堂教学善于灵活运用“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教育认为,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学习者产生认知效应,还可以产生心理效应,两种效应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学效果除了与学生的基础知识、智能结构、教师水平、教学环境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学生的心理效应,即学生的情感密切相关。因此,较之文科类课堂教学,在相对理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应重视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有效提高数学综合修养。一、情感教学,增强学习的动力任何一堂课,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效果的顺利实  相似文献   

14.
应用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非常多,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选择其中的"超限效应",具体谈谈此种心理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学效果的优劣,除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能结构、教师水平、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主客观条件有关外,还要受到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用“巧”用“活”某些特定的心理效应,必将收到不同寻常的教学效果。论文简要分析了教育心理效应的一般特征;重点探讨了心理效应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各地的推进,音乐新课程的改革也和其它课程一样在有条不紊地实践着。当前新课改不仅对课程体系作了重大的调整,而且更注重教师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但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讲,尤为不能忽视的是心理效应,这就是本文要涉及的要点———即“超限效应”。一、感应“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准备捐款,他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零用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英语学习中的高原效应与语言焦虑情绪的分析,对英语学习者的“高原心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焦虑的因素既可能是学习者的个人经历,也可能是教师的行为。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高原效应,教师要充分考虑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期望效应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教师期望可促使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师生之间良性的心理互动。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目前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地停留在“小组议论”的层面上,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巧借心理效应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师生之间没有产生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教师只有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根调控杠杆,才能激励学生学习,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教学为例,领略一下徐斌老师合理运用“心理效应”的高超技艺。一、海潮效应——增强引力,激活思维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潮大,引力小则潮小,引力过弱则潮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海潮效应”。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