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史关系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命题,中国现代诸多史家对此作了多角度和层面的继承与发展。翦伯赞是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原因,并大量引用文学作品来论证和阐释历史,开拓了"引文入史"的治史新径。他发扬"文史合一"的历史书写传统,强调历史书写的文学性,写出许多文采飞扬和饱含激情的经典史作与历史散文。同中国现代其它史家相比,翦伯赞所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特色鲜明,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2.
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历史观服从于历史总体性的规约.服从于历史宏大叙事的逻辑原则。而新的历史观则认为历史是一种阐释,具有开放性,它服从于阐释者的理论视城和立场。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基于它的历史观,文学因此被历史化了,文学叙事具有历史元叙事的特征。而新的文学观则强调文学的叙述功能,叙事是一种象征,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不是反映关系而是想像关系。社会历史批评应该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吸收新的理论养料完成对自身的改变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文史关系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关系到历史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史料选用.近代以降,对文学的史学性探讨日益受到重视.梁启超等史家对文史关系做出了诸多阐释,开启了史学创作的新天地.细究其互涉关系,文学可补史学不足,史学离不开一定的文学创作方法.而在后现代视角下,文学还为历史改革提供了可供批判的新范式;在文化再生产和意识形态生产中,也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4.
“文史不分家”,历史和文学都属于人文学科的大类,二者在诸多方面都有深刻而广泛的联系,这是由历史和文学的本质决定的,今天的历史教学也提倡文史结合的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分析了初中课堂上文史结合教学的重要性,并对文史结合的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将文学与历史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文史结合的教学方式遵循了历史与文学同根同源的客观规律,对于历史课堂的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有积极的影响。其次,文史结合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不再是一门干巴巴的科目,它与语文结合,用文学的角度去阐释历史,会有别开生面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再次,文史结合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历史知识、历史概念相比,文学更具有直观性,容易被学生轻松接受。采用文史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快速使学生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王道珍  张群 《文教资料》2006,(13):146-147
希罗多德在史学领域大胆创新,提升历史观念,开创了历史叙述体,奠定了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基础,在史学领域被称为“史学之父”。同时从文学和史料学的角度来讲,他恰到好处地处理了文史关系,比较实事求是地运用史料,使得《历史》一书具有了很高的文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欧学"与明初台阁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乐以来形成的台阁文学以欧阳修为典范,通过"欧学"的确立,全面突出了欧阳修的历史地位,同时,也确立了台阁文学的基本范畴.欧阳修成为集政治风范、通经学古之学、文史之才于一身的典范作家,其六一风神也成为台阁文学的精神榜样.  相似文献   

7.
【教学思路设计】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可见史学与文学关系之密切。我相信,许多历史教师也和我一样思考过,历史课中的文学部分应该怎么上?我的实践性认识是,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上出“历史味”。  相似文献   

8.
“文史合一”的学术传统使得中国史学在古代有庙堂、文人、民间三种价值取向,演变至今则蜕变为代表“民间”的戏说、娱乐之风畸形发展。易中天《品三国》打着精英文化的旗号,实际上是“文史”不分的媚俗之说。中国的历史言说应该具有超越性的视角,上升到对历史精神的形而上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因此这两门学科在内容、教学和教法上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在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要求中,强调考生要有识记中外重要作家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的能力"。可见文史结合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跨学科教学是大趋势。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影响,否则教与学无从和谐相长。  相似文献   

10.
郭仙 《巢湖学院学报》2007,9(6):118-121
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采用一种关系主义视角,认为对文学现象的解读必须语境化、历史化,要结合文学行动者的性情系统、社会轨迹以及文化资本来加以探究,把文学艺术置于社会历史的场域空间之中进行考察,从而实现对二元对立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超越。论文沿着布迪厄的轨迹考察了文学场诞生的历史过程,在内部,文学场围绕文化资本展开斗争,遵循输者为赢得逻辑;但在与外部权力场的关系中,文学场又总是处于被统治地位。文学场符号斗争的基础是对文学幻象的信仰,但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尤其在消费文化冲击下,文学场已经不再是传统社会作为信仰空间的生产场,从某种意义上,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不过是一个审美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1.
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思想导向"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以"文史结合"为路径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死记硬背"的历史传统教学的桎梏,这种方式以人文艺术的审美为底色,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融合了先进技术,开展"文史结合"课堂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科学地结合文学知识来学习、思考和研究历史,在提升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最为密切,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涉及到历史知识,有的背景与历史时代有关,有的课文写的就是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因此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本人有幸多年从事语文和历史两门学科的教学,有些许感受,现拟从几个不同的教学环节谈“文史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巧用。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最为密切,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涉及到历史知识,有的背景与历史时代有关,有的课文写的就是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因此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本人有幸多年从事语文和历史两门学科的教学,有些许感受,现拟从几个不同的教学环节谈“文史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巧用。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作品往住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一同样,历史知识是依靠文学形式(或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而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学生可以更轻松地获取知识。因此.在历史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一些文学作品辅助历史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先秦史学著作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在历史叙事中融合文学叙事,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有学者把这些著作归为“历史文学”的范畴。作为人类文化土壤和母胎的神话,由于其本身涵盖着哲学、历史、文学等内容,造成了文史不分的局面,使先秦史学著作难以摆脱文学的窠臼。巫史一体,促使神话历史化的产生,神话的历史化使古史增添了虚幻因素;瞽史合一,不仅强调了“以史鉴今”的功能,而且瞽矇以赋诵的形式吟唱历史的方式,促进了诗歌与历史的融合。另外,巫觋形态风格极为奇特的叙事语言、富有想象力的思维方式及隐喻的表达方式,都是造成先秦史著文学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古代白话文学对载道的古文文学的反叛姿态及其大众化的特色,不仅为五四新文学反对僵死的古文文学提供了历史的镜鉴,还影响了新文学的价值立场和审美取向;历史进化的文学观中的“正统情结”,不仅证明着白话文学的合理性、合法性,而且从中国文学的历史传统中梳理出“言文合一”的历史脉络,为白话文学提供了成为文学“正宗”的历史依据,带有浓郁的寻根意味。  相似文献   

17.
文史相通古已有之,如何充分认识文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正确的文史结合的方法,实乃提升历史教学品位的有效途径,文章拟就上述两方面进行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可是越到现代,似乎"文史分家"的情况就越严重,以致我们这些"学历史"的多不懂文学,学文学也多不理睬历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提到"我们教的是历史"这句话,就唯恐和文学沾边,怕是自己所讲的历史里掺杂了演义和虚构的成分,甚至连想像的运用都是拒绝的.  相似文献   

19.
《唐代科举与文学》一书将科举作为研究之中介,把它与文学沟通起来,运用文史结合的治学方法综合考察唐代文学与科举的关系。其文史结合的治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作者对每一问题的论述都以史料为基础,经过对大量原始资料的分析和鉴别之后他才得出结论。二、注重对一特定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做历史的分析,以展现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学的面貌。三、反过来以诗、文等文学作品来明确科举史中存疑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作品往往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历史知识是依靠文学形式(或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而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学生可以更轻松地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