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动手操作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应该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让学生独立观察,亲自操作,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实验教学,有的教师习惯于事先把实验的过程和会发生的现象、最后的结论都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些“前人的成果”去模仿一遍。若发生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教科书不一致,反而认为这个学生如何如何。这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永远得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少数人轻大多数人”等现象。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一、重视探究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在一些根据教材要求需要进行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的课上,教师往往是在提出问题后马上进入“操作程序”:先是分发实验器材;然后“指挥”学生,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接着让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最后师生一起分析这些现象,得出一个预设的结论,探究也就完成了。很少有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动手操作前,组织学生进行一番“怎样来研  相似文献   

4.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红墨水滴到热水和冷水中哪种情况扩散得快”这一问题时,先让学生进行猜测,接着让学生用实验来探究。本来绝大部分学生的猜想和老师心中的结论是“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但是,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红墨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化学实验都是验证式的。这些验证式实验缺少化学实验的深层价值,学生往往是带着结论去做实验,根本无需认真观察和真正亲自探究就能“非常成功”。这对真正做好化学实验实用价值不大,甚至出现学生不亲自动手做实验,也能靠死记硬背而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的不合理现象。新课程化学教科书中的探究式实验可以很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探究式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和研究。因此,仪器的选择、操作方法、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会多种多样,而不再只是唯一的。学生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而不再只是“照方抓药”和“千篇一律”,即使是最简单的实验也只能是自己设计的,必须自己亲手去做,自己亲眼观察记录思考归纳,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样学到的化学知识自然是灵活的、变化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中的条文。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表面上看似乎老师的实验示范指导功能弱化了,其实不然。它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教师在根据学校现有的设备和条件前提下,不仅  相似文献   

6.
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 4 2面“简单的电现象”一节中 ,为了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 :让带电体去靠近一堆碎纸屑 .在此实验中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当带电棒靠近纸屑时 ,纸屑迅速飞向棒 ,与棒接触后 ,又飞散开来 .纸屑飞向棒的确是因为带电体吸引所致 ,而纸屑与棒接触后又飞散开是因为各纸屑由于与棒接触而带上与棒相同性质的电荷 ,同种电荷由于相互排斥而造成的 .纸屑的飞散吸引了学生过多的注意力 ,对于初次接触电学知识的学生 ,很难得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结论 .此实验更适宜放在学…  相似文献   

7.
当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还有许多教师的课 ,仍然存在四重四轻的现象 ,即重“讲解”轻“练习” ;重“结果”轻“过程” ;重“知识”轻“能力” ;重“模仿”轻“创造。”小数课堂要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对学生实行六个“解放”。  一、解放学生的眼睛  观察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大量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此 ,数学知识不能原封不变地“灌”给学生 ,而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机会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 ,使学生看到各种结论的来龙去脉。例如 ,在教“商不变的性质”时…  相似文献   

8.
自然实验课是指教师演示实验,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实验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和变化,从而得出实验结论的课。教学实验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使学生懂得  相似文献   

9.
自然教学中,学生能够一语道破得出实验结论,常令教师欣喜不已。而节外生枝或实验失败又常令教师头痛。其实,实验中出现一波三折的现象,取得的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在《金属》一课教学中,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检验各种材料是不是金属。在汇报实验结果时,有一小组得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结论———3号材料不是金属,因为它不导电,而其余组的结论都一样即3号材料是金属。对那个“不一样”,教师并没有一言蔽之,而是请这一组同学和另一组同学上台演示,这一组小电珠仍旧未亮,而另一组的小电珠亮了。这是怎么回事?教师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找寻原…  相似文献   

10.
上课前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上课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 ,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实验进行时 ,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对象与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 ,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教学《电热》一课时 ,准备好电吹风、电饭锅 ,先向学生讲解这两种电器的电热部件 ,接着把这两种电器通电 5分钟 ,拔掉插头 ,让学生逐个摸一摸 ,有什么感觉 ?(发热 )。这样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归纳出 :“电流通过导体的 ,导体会发热。”由此得出“由电流产生的热叫做电热。”这个结论。启发学生生活中还见到哪些电热器。回答有电冰…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物演示实验中,教师指导语是指在演示实验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并能从观察中引起思考的设问语句。在演示实验中,往往轻过程重结论,并过分注重对结论的设问;在演示中常出现一些离散的、不规范的现象,并对演示过程的安排有一种无序性和随意性。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觉得有必要在初中生物演示实验中对演示目标、演示过程、演示结论中的指导语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对实验研究的方法、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帮助学生能在教师指导语引导下发现自我认识的局限性和思维障碍处,从而提高演示实验的…  相似文献   

12.
物理实验的复习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类仪器的使用,熟悉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等,会解释实验现象及得出实验结论,提高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和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在组织实验复习时,教师常走入三个误区,即重理论、轻操作,重单个实验复习、轻综合提高,重学生实验、轻典型及演示实验。如何走出实验复习的这“三大”误区呢?首先,教师应端正实验复习的指导思想,认清实验复习的目的。实验复习不只是为了解那几个高考实验题,通过实验复习应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各仪器的使用,进一步熟悉各实验目的、原理、装置、步骤、现象及结论,提…  相似文献   

13.
实验教学主要有三个重要环节 :一是实验操作 ,这是教师与学生操作时努力做好的工作 ;二是实验观察 ,这是建立在一定实验目的的前提下 ,学生主动自觉地获得实验事实的直接方法 :三是分析现象 ,这是教与学共同参与 ,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只有观察到的现象全面、准确而又突出重点 ,才能使现象分析有根据 ,结论正确 ,真正地达到教学目的。a 实验观察首先应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实验前 ,必须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要对观察的现象或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减少观察的盲目性 ,要把学生因“奇异”而“观”的自发性 ,引导到对化学实验现…  相似文献   

14.
正一、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性实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规律的实验方法。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究情景中,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三、让学生自己整理、归纳观察、实验的结果思维活动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及变化规律不可缺少的环节。自然教学中的实验、观察、考察等实践活动只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充分的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如果只注重开展实验、观察,而忽视实验、观察后的讨论,其结论的得出没有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这样的教学活动其实是不完整的,也不能说是学生自行获取的知识。要学生归纳观察、实验…  相似文献   

16.
《反冲》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第15课。教材首先是把一高塑料瓶斜着钻孔,往瓶内倒水,观察水和瓶的运动方向;接着观察气球放气时的反冲现象;然后在这两个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反冲”;最后让学生了解反冲的应用。 这样组织教学,学生在特定的指向下,较容易得到结论,而且实验也勿需学生动太多的脑筋就能完成,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却不够深入。本来气球就是学生的常  相似文献   

17.
“自行探究”就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开展观察、实验、研讨,然后自己综合、归纳、概括,获得结论。让学生“自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进行感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如何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我曾有过模糊的认识,认为“自行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要求,自己去观察、实验、研讨,归纳得出结果,教师只要最后把正确的结论概括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下来就行了。只强调了“自行”,却忘掉了“指导”。结果“自行探究”变成了“放任自流”。最后,学生是一无所获。比如,我刚开始教《自然》第十一册第七课《杠杆》这一课时,就是这样让学生“自行探究”的,“自行探究”后,要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都摸不着头脑,他们的答案是“这堂课真好玩”。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 ,明确规定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整个中学阶段 ,需始终把它抓住不放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观察实验、动手实验 ,要求他们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等等 ,这对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都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一、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没有反复多次动手做的机会 ,培养能力就要落空。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要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例如“催化剂”概念 ,如果教师口头讲解…  相似文献   

19.
教师指导是学生作文训练重要的一环。但如何指导,却是值得研究的。有些教师苦口婆心,唯恐指导不周,指导课上大讲如何立意、布局、选材、表达,甚至还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恨不得一下子把写作要领都具体而周到地灌进学生脑子里。有的教师还要选出范文先读一遍,然后让学生模仿,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不懂得作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只能束缚学生本来具有的自由奔放的思维,难怪学生到下课还“磨”不出几句话来。那么,作文课就不要教师指导了吗?绝不是。我们要将“指导”改为“点拨”。点拨,重在“点”字上下工夫。教师的…  相似文献   

20.
自然实验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实验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和变化,从而得出实验的结论。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是提高自然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科学素质的必要手段。教好实验课要注意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