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译报》创刊于1937年12月9日,为避免日寇迫害,假托是外国人所办,其实由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和江苏省委领导。夏衍、梅益、王任叔、张宗麟、林淡秋等同志负责编印。创刊后被查禁。1938年1月21日改名《每日译报》再度出版。  相似文献   

2.
老新闻工作者四流同志于3月17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病重期 间,于 1999年 4月 28日,将一份遗嘱郑重地交给了人民日报社离退休干部局的 领导。这是他 1988年写的,当时,他的夫人徐兑同志(曾是人民日报老编辑)尚健 在,未料及徐兑同志会先他而去。现在,我们将这份遗嘱和他的战友陈勇进同志 写的纪念文章,一并发表如下,这不仅仅是为了悼念,更重要的是为了向这位可 敬的老党员、老新闻工作者学习,学习他对党、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学习 他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的崇高品质,以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闻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刘子芳同志是许昌县档案局副局长,认识他的人戏称他为“年轻的老档案”。说他年轻,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工作态度和热情;说他“老档案”,是因为在他43年的生涯中,已在档案战线上勤奋耕耘了22年。爱岗敬业忘我工作1983年,刘子芳同志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县档案局工作,一干就是  相似文献   

4.
1943年11月12日,中共苏中区党委通过<关于出版〈苏中报〉的决定>,规定<苏中报>为区党委和第二地委共同指导的报纸,成立以粟裕为书记、俞铭璜为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报社由粟裕任社长,林淡秋任总编辑,设编辑委员会.创刊号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粟裕同志的<发刊词>."苏中报"三字为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同志题写,<苏中报>忏刊时在东台三仓河地区.  相似文献   

5.
老新闻工作者冯英子同志年已古稀,他学习和工作的劲头,却不减当年。 1932年,他参加了新闻工作。1937年,经范长江同志推荐,担任《大公报》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报界当过记者、编辑、主笔、经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中有人要给他参谋街头,聘他担任《民国日报》主编和《和平日报》经理,他都谢绝了。最后,他毅然去香港,在夏衍主办的《周末》报工作。1953年回上海后,先在《新闻报》后调《新民晚报》工作。他擅长写通讯,也擅长写杂文。前几年,他参加全国记协组织的“长江行”采访活动,写了一系列生动的通讯,汇集出  相似文献   

6.
“做好一个人民的记者”———石西民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杜翔石西民同志是我党“宣传文化方面杰出组织者、著名报刊活动家”。作为石老的同乡晚辈,我从小就听说有关石老的事迹,但认真研究他的作品,却是在他逝世10年后的今天。展读他的新闻作品和晚年回忆录,我为那...  相似文献   

7.
黎淦 《军事记者》2004,(1):35-36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老新闻工作者、总政治部老干部学院阜外分院院长、解放军报社正师职离休干部何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11月6日6时40分在解放军总医院不幸逝世,享年75岁。他的一生,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一生。 何仅同志1928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天长县何庄村,1934年至1938年在何庄小学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县城沦陷,何庄小学停办,他被迫辍学。1941年,天长县来了新四军,他即入新四军开办的淮南津埔路东西联  相似文献   

8.
边春光同志是我国出版战线上一位老战士、老领导。在他领导下工作过的多数同志都叫他“老边同志”。这个极其平常的称呼,透着人们对他的敬重和亲和。我这里记叙的仅仅是他1983年在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抓与出书质量有关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9.
还是2012年在张伯海同志80诞辰时,想去给他庆贺生日,直到前几天才得到允准,和院里的同志去看望了这位期刊界的老领导、大专家。给伯海同志带去了果篮和一些有价值的文字,和他谈得甚为融洽。最后约定请他给院里几家期刊社的同志专门做一次讲座。他欣然应允,终于成行。为了他的到来,我特别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改革开放50周年和大众日讨艮70周年庆祝活动刚刚结束的日子里,在山东省老记者协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大众日报原副总编辑方正同志回忆了上世纪的一段历史。他说,就大众日报而言,当年反右派反的就是改革。总编辑刘建同志为什么被打成右派?就因为他主张改革。  相似文献   

11.
陈云同志和李先念同志1958年10月中旬来陕西视察,并参加全国财贸工作会议。我当时在新华社陕西分社当记者,分社派我和摄影记者杨绍夫采访陈云同志的视察活动。 不要为我拍照 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陈云同志,他穿着简朴,一身的卡深灰色中山装,圆口黑布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对陕西和西安市经济建设极为关心。那天,在西安市委书记处书记冯直等领导同志陪同下,陈云同志来到西安高压开关厂。在参观各个车间中,西电公司总工程师冯勤为边走边向陈云同志介绍这个新建厂的机器和设备状况,以及生产能力等。陈云同志对这一方面原来就知道的很多,用不着冯总详细介绍,他即示意懂了。我们的摄影记者老杨瞅准这个镜头从正面“咔嚓”拍了  相似文献   

12.
深受我尊崇的老出版家王益同志,走完他九十二岁的光辉历程,告别了他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和跟着他脚步前行的人们.1935年参加生活书店的王益同志,在全国解放前,为革命出版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解放后,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作为他的老部下和他的事业的继任者,我更想由悲痛转化为思念.  相似文献   

13.
怀念郭治澄     
魏栋 《新闻前哨》2004,(11):76-77
郭治澄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好老师。他虽离我们而去快20年了,但他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记者的形象,一直印在我心中。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的老领导、老战士李庄同志离开我们一年了。李仁臣同志充满真情实感的《真舍不得你走》,为我们再现了这位令人舍不得的好人和他身上令人舍不得的作风。  相似文献   

15.
改进地方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经常摆在我们面前需要不断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于2003年4月分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和《关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一年三月的一天,在庆祝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各界来宾和新老工作人员数百人欢聚一堂.年逾古稀的老作家、老诗人、老副社长楼适夷同志,以元老和顾问的身份,出席这次盛会,并在会上发表了即兴讲话.老社长如数家珍地历述我们在编辑、出版工作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讲着讲着,他兴致大发,热情洋溢地向满座宾客和全社同志介绍起老编辑龙世辉在《林海雪原》编辑工作上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追忆纪卓如     
蔡祥斌 《新闻前哨》2014,(10):86-86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名记者纪卓如同志,静静地走了。按照他生前的意愿,丧事从简,连骨灰也没有留下,只给他的亲友、他昔日的老同事、老部下留下不尽的哀思与怀念。纪卓如同志是广播记者的楷模。1984年夏天,又一批年轻同志加入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行列。为使这批新鲜血液尽快成长,台里专门举办了青年记者学习班,邀请纪卓如同志给年轻同行讲课。  相似文献   

18.
孙用事略     
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鲁迅研究专家、人民文学出版社老编辑孙用同志,不幸于1983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人民文学出版社10月21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他举行了追悼会。胡乔木、周建人、胡愈之、叶圣陶和中宣部、文化部等有关单位送了花圈。人民文学出版社还组织了部分老编辑座谈回忆孙用同志的为人和编辑生活点滴。为了纪念这位在出版战线上勤奋工作了一生的老编辑,本刊特发下面一组文章,以示悼念。  相似文献   

19.
徐在心同志是湖北省档案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他离开我们已有一年了.最近,部分徐在心同志生前的老同事、老部下相聚在一起,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湖北省档案事业忠诚战士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徐在心同志是湖北省档案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他离开我们已有一年了。最近,部分徐在心同志生前的老同事、老部下相聚在一起,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湖北省档案事业忠诚战士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