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年前,江苏一家报社的一名编辑在给一个叫李玉银的函授学员写鉴定时,特意加了这么一条评语:该生在写作方面很有发展前途。8年后的今年,此语真的得到应验:李玉银当上了北京军区某高炮旅的新闻干事。李玉银是1990年3月从山东利津县来到塞北军营的。部队火热的生活激发着他的创作欲望,新训期间,因在被窝里打着电简写稿的他被班长善意地“克”了好几次。1991年3月,他调进了政治部报道组。能有一个专门从事写作学习的环境,这对李玉银来说如鱼得水。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完全是两码事,他写的新闻稿件一次次被新闻干事“枪毙”了。于是他首…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报道:兰州军区驻青某汽车团利用自己创办的军营小报———《铁骑周报》培训新闻人才,已收到初步成效,各级报道员把《铁骑周报》当成练笔基地,磨炼写作基本功,使报道员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年来这个团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40多篇。某汽车团自办军营小报培养新闻人才@于万昌 @莫国柱  相似文献   

3.
曾被济南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的驻豫某师,10月中旬专门召开新闻形势分析会,提出了“瞄准差距,戒骄戒躁,夺取全面胜利”的工作思路,打响了年终新闻工作的攻坚战。(方雷)济南军区某特种大队通过开办新闻培训班,请驻地记者授课等形式,对从全大队挑选出的十余名有一定文字基础的战士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投稿命中率。(张型顺、仇成梁)9月28日,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遍了某高炮旅军营:业余报道员牛州镇由士兵直接提干了!这是小牛艰辛写作挥洒汗水的回报,也是他立足军营成才的结果。(蔡宝鑫、卢原峰、张…  相似文献   

4.
“勤奋耕耘,硕果累累”、一个偶然的叽会在他那简陋房间里,看到那厚厚的剪报本和一大摞获奖证书时.不禁令人振奋,同时不免有些惊讶。他就是驻黄海前哨某部新闻干事张雷,入伍7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卫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新闻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文字作品)600余篇(幅)。其中,摄影作品17次在全国、全军摄影比赛中获奖,10次立功受奖一先后被6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通讯员。近日,他又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吸收为会员。从小就对绿色军营充满向往的张雷.1989年3月,从家乡安徽入伍,来到渤海前哨小岛上…  相似文献   

5.
张中军1991年穿上了橄榄绿,自投身部队这个火热的天地后,军营中的一些新人新事不时在他的心中荡起阵阵涟满。由于他入伍前在县广播站搞过报道工作,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他便用自己的笔去汇歌军营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小伙的才气很快得到部队领导的赏识,将他分到武警山东总队二支队专职搞新闻报道工作。这下张中军如鱼得水,写得更勤了一H要有好的新闻线索,他保证不过夜,有时通宵达巴地写作,眼睛都熬红了,但他乐此不疲,从不叫苦。张中军对新闻有一种执著的劲头儿,他说,要写好新闻,一是要善于发现好线索;二是要有一股拼劲。1993年…  相似文献   

6.
瘦尽灯花为兵歌,痴情新闻不言悔。沈阳军区某装甲团政治处报道员赵雷以“情注笔端,不断追求”的执着精神和对新闻工作的虔诚和热爱,搞报道近3年来,共在《解放军报》、《前进报》等军地报刊发表稿件200余篇(幅)。透过厚厚的获奖证书和作品剪贴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兵记者”的追求和成长的足迹。2002年冬,赵雷入伍来到北疆的一座军营,与别人不同的是,赵雷随身带着的包裹里,装着不少谈写作的书籍。入伍后火热的军营生活更激发了他的写作灵感。他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闻报道知识,夜深人静时,经常能看到他埋头苦读的身影。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  相似文献   

7.
乔林生 《军事记者》2002,(11):22-23
一、军地结合部新闻的含义、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军地结合部新闻解释为:军营里的社会新闻和社会上的军事新闻。如果把这两层意思再往明白里说,军营社会新闻是指发生在部队(某种行动、某种义务、某种人和事)但和地方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或发生在地方(某项法规、某项工作,某些突发性事件)但和部队官兵密切相关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即人们常说的军地新闻。有人说,军地结合部是一个可以开发出好新闻、大新闻的领域。此话不假。这十多年来《解放军报》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报纸公开发行的需要,大力开拓军营里的社会新闻和社会上的军事新闻…  相似文献   

8.
走进新闻干事张鸿的陋室,“爱拼才会赢”的条幅跃入眼帘,就是这句励人奋进的座右铭伴随他在风雨新闻路上艰难跋涉、勤奋耕耘,结下了一串串丰实的硕果。八年来,他连年被集团军、师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一次荣立三等功。担任报道组长以来,部队新闻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去年底,报道组又一次荣立集体三等功。8年前,他带着失落的大学梦,带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告别亲朋好友,投笔从戎,来到坐落在燕山腹地的绿色军营。也许是生长在江汉平原鱼米之乡,丰润肥沃的土壤,赋予了他南方人特有的灵性,新兵连组织的一次黑板报…  相似文献   

9.
苦练成才     
当笔者走过某坦克旅报道员郭海平那不足十平方米的陋室时,一种苦练成才的气氛立刻包围了我。你看,他的墙头上挂着“头悬梁锥刺股”六个黑体大字。(精神可嘉,作法不宜提倡──编者)一条足有丈余的白铁丝从房梁上垂在案前,一张三面装有铁钉的特殊方凳就放在案旁。他解释说:一这东西是我晚上学习写作用的。打瞌睡时,就用它提神,挺管用的*。小郭是在苦学苦练这条崎岖小路上成才的。一九八九年初,他带着一大捆写作书籍走进了军营。新兵分配时,他当上厂一名坦克兵。连队紧张的军事训练之余,他迷上广新闻写作来。两度春秋,他写了一大…  相似文献   

10.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他的单人房间看到那3本厚厚的见报稿件剪贴和一大摞获奖证书时,十分惊讶。入伍7年来,他先后在《解放军报》、《前卫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军地报刊电台上发表新闻作品op多篇(幅),先后12次在军地新闻单位获奖,连续4年被《前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三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4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通讯员。得此殊荣者是济南军区某坦克师新闻干事任广军。从小向往绿色军营的任广军,1990年3月走出“南阳盆地’步入了“绿色方阵”。在学生时代,他就喜欢舞文弄墨,在家乡的小报、校园文学刊物上,他的习作时不…  相似文献   

11.
某团志愿兵报道员姜自宇,拿起笔来能写,拎起相机来能摄。1984年9月,从沂蒙山旮旯子里钻出来的姜自宇,坚信凭着庄户人吃苦耐劳的品格,定能干出个道道来、他白天训练,晚上写稿,渐渐掌握了新闻采写基本功,稿子陆续见报。他采写的《绝技献军营》、《“刺头兵”转变记》、《英雄的弟弟是标兵》等稿件,都来源于基层,取材于战士,深受官兵欢迎。这一年,姜自守在军内外新闻单位用稿30多篇,荣立三等功。就在他潜心钻研写作,苦练笔功的时候,部队要配一名摄影人员。他那颗心又不“安份”起来。他找到领导表决心:保证文字与摄影两不误。…  相似文献   

12.
张磊 《军事记者》2008,(1):66-66
从一名新闻写作的“门外汉”到一名能够独立采写新闻稿件的报道骨干,回顾自己一年来的成长经历,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恩师、我部政委——盖恒国。正是由于他的无私培养和悉心帮带,使我走上了新闻写作之路,并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3.
刚一见面,微微一笑,握手寒暄:“咱们同行”。猛的一怔,一问方知,眼前这位娇嫩中透出勃勃英姿的女记者果真与“军”有缘: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大学毕业后,当记者又负责军事新闻。4年的寒窗苦读,满脑的“唯物辩证”。1994年,她从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凭着一口普通话和扎实的理论写作根底,顺理成章地走进了新乡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室。不久,电台为配合国防教育,展示军队风貌,开播了“军营生活”。节目,她一听说,急忙找到台领导,死磨硬泡,认准了要当“军营生活”的主持人兼记者。台长说:军事报道要懂军事,知军人,…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报道:空军试训中心某团注重运用军营电视台,新机飞行快报,文化走廊等媒体培养新闻报道人员。军营电视台每天编辑播出的部队新闻为爱好新闻写作的人员提供了写作园地,政治处自办编辑发行的《新机快报》,基层连队的文化走廊都为初涉新闻写作的学员专门开办了新闻写作知识问答、作品展评等。今年以来,该团先后有1名报道员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两名基层报道员入选团新闻报道组。某团注重运用营院媒体培养报道员!函授学员@张引华 !函授学员@崔红亮  相似文献   

15.
岳巍 《新闻前哨》2006,(1):40-40
所谓组合报道,是将某一新闻事件各个侧面的报道及素材组合在一起,从方方面面对新闻进行透视的一种报道方式(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这种报道方式,因其可以多角度全面地反映所要反映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正日益显示出全方位、立体化深度报道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去年初,久体写作之志的李树耀调到107医院任政治处主任。管报道工作首先自己要懂得报道,于是,他开始朝着新闻写作成才的目标冲刺。节假日,他把自己关在家中看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新闻写作知识,边学边实践,稿子一遍一遍地写,三番五次地改。有人劝他说:“老李啊,你快是40岁的人啦,还吃这些苦干啥?搞新闻可不是件容易事。”他笑笑没有回答。几年汗水几多情,辛勤换得硕果来,经过孜孜不倦地努力,他的处女作终于问世了,那是一例发表在军区报纸上的消息,虽然全文不过300多字,却给他写作带来了动力。他捧着那张报纸爱不…  相似文献   

17.
(-)“我叫海海建,于新闻的”,某高炮旅新闻干事梅海建总是这样介绍自己。初识梅海建,一点都看不出报道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灵气,相处一段时间,他身上的“新闻细胞”才逐渐显山露水:采访风风火火,写稿坦坦荡荡,上稿笑逐颜开……再看看几大本厚厚的刊稿剪贴本和一拽荣誉证书,心中明白:梅海建,的确是干新闻的。1991年冬,梅海建离开江北水乡,来到某高炮旅。火热的军营生活、纯洁的战友深情,使梅海建对新闻写作心动手痒。不久,济南市4所小学的近百名学生到部队开展“夏令营”活动,他竟洋洋洒洒地写了数千字的“通讯”,鼓起勇气…  相似文献   

18.
提起他,可能很多人都熟悉,熟悉他是一位痴迷于医学、新闻和歌词旋律中的青年军旅作家“医博士”从军1990年12月,在安徽省宿松卫生学校学医3年的张爱勤,像其他男儿样,带着火热的追求跨进了军营,梦想成为军营中的一位‘“白衣天使”。新兵训练结束,他分到通信连当了一名气普通通的通信兵,从医的愿望破灭了。可他坚信:“’力量在自己身上,路就在自己脚下。”张爱勤在默默地求索着,他的业余时间全部扑在医学研究上。两年后,张爱勤以一名战士的身份,参加了在北戴河召开的“全军第三届肾脏病学术交流会”(他是唯一的战士代表)。出…  相似文献   

19.
17岁那年,刘浏穿上军装,自豪地走进大山,在群山环抱着的火箭兵军营生活、战斗了5个春秋。其间,他自招待所招待员迈上了写作成才之路。在写作之路上,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农家子弟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终于成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中年轻的一员。刘刎的写作激情,是军营火热的生活点燃的。1983年春天,入伍刚几个月的他就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星期天,他所在的部队有个战士到城里办事,在公共汽车上见几个扒手淘旅客的钱包,便挺身而出与扒手搏斗……这一英雄壮举在他的脑海里回旋。他常想:“如果能把这件事报道出去,让社会上更多的人都…  相似文献   

20.
《临沂日报》社副刊部主任、主任编辑侯振岩,5年如一日,热心为驻军培训报道骨干,官兵亲切地称他是“军营育才编辑”。现已52岁的高级编辑侯振岩,从事新闻工作已有30个年头,先后发表论文、新闻、文学作品500余篇,30多篇新闻作品在国家级、省地级获奖,在当地新闻界有一定影响。1992年夏天,他到沂蒙山区的某部采访时,了解到部队报道人才比较缺乏,便主动与部队领导协商: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等业余时间,为驻军部队官兵培训报道骨干。5年来,他风雪无阻,先后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在部队4个培训点义务为报道人员上课2000余课时。一份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