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次初一年级英语集体备课的情况。备课开始,教师们按照常规的备课程序,由主讲教师把已经写好的教学内容——助动词“do”“does”的用法依据教学设计说了一遍,主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备课的规定时间到了集体备课就算完成了。这样,主讲教师的教案也就理所当然被共享了!当时我就担心:这样平淡无味的备课,有效性会如何?  相似文献   

2.
一、互动研讨,讲述"我的教学方法",促观念更新 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两周组织一次互动式、参与式的专题研讨活动.首先让每位教师汇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经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确立某一课为案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备整个教案或分工合作,确定一名教师主讲教学设计,集体讨论后由主讲教师重新备课.  相似文献   

3.
崔振红 《陕西教育》2008,(1):127-127
一,互动研讨,讲述“我的教学方法”,促观念更新 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两周组织一次互动式、参与式的专题研讨活动。首先让每位教师汇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经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确立某一课为案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备整个教案或分工合作,确定一名教师主讲教学设计,集体讨论后由主讲教师重新备课。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9)
互动研讨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两周组织一次互动式、参与式的专题研讨活动。首先,让每位教师汇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经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确立某一课为案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备整个教案或分工合作,确定一名教师主讲教学设计,集体讨论后由主讲教师重新备课。  相似文献   

5.
集体教研包括集体备课、集体听课评课、集体科研和集体理论学习等形式. 一、强化集体备课,形成个人风格 1.集体备课是备课组"共性"和教师"个性"的统一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或不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每个单元,由教研组长指定一名教师主讲,然后人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形成一个大体一致的意见,以便共享.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主动和乐于接受新理念,成为新课程、新理念的实践者、开拓者和积极的推动者,从而能够在教学中主动落实新理念,全面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有关教学计划、措施能否落到实处 ,教学的整体水平能否得到提高 ,与备课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备课组在教学中的作用 ?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组织好集体备课  通过集体备课不但可以提高个体的备课质量 ,还可以集思广益解决一些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集体备课的具体做法是 :小结教学情况 ,进行中心发言 ,开展集体讨论 ,总结并布置工作。我们体会 ,中心发言 ,尤为重要。每周集体备课由一位教师作中心发言 ,除一般地统一课文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进度、作业外 ,主讲教师必须将…  相似文献   

7.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新的意义的"学习共同体",我们对集体备课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主备教案研究、主讲内容研究和四度调整研究三位一体的集体备课研究体系。主备教案研究包括主备教案的基本要素和支撑基点研究,主讲内容研究主要涵盖主讲内容的方式和基本要素、注意点研究;四度调整研究涉及四度调整的框架和注意点研究。  相似文献   

8.
历史研究课,是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了普遍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近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全区性的历史研究课27人次,参加听课的教师总数约为500人次.一般说来,组织历史研究课,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研究课的任务;定人与选课;主讲教师备课;试讲和正式讲;召开评议会;推广和巩固研究课的成果等等.在这些步骤中,有的和一般教学组织工作没有多大的区别,如主讲教师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等,这些只要按照本规定的教学过程去处理即可.有些则是一般课堂教学所没有的,是举行研究课独  相似文献   

9.
"减负"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也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需要全方位联动、多维度共同治理.但就学校教育而言,教师是关键,核心在课堂,基础是备课.下面,我从强化集体备课的角度谈谈我校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规定每周二下午放学后,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集体备课一个半小时.每次备课都要在各自初备的基础上,由一人主讲,然后进行全员讨论,形成一致认可的同步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学校以人为本,巧妙地搭建校本研究的平台,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发挥教师群体的主体性,激发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进而引领教育改革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我们曾进行了如下尝试:一、集体教研确立集体备课制度,形成集体研讨的习惯,并固定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固定每周一在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主要领导必须到各个年级组参加备课并进行现场指导,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确定每次备课的内容:开学初,学科带头人带领全组人员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11.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教具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备课反倒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一“、集体备课”的几种误区1.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集体备课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显现教师个人教学魅力的活动。因此,不能让集体备课替代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机械地套用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母案。预设教学方案需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适应本班学生,从而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如果教师不加修改,生硬照搬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学预案,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应该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每个执教者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情况以及集体讨论时的感悟,对已形成的教案做必要的修改,然后施教。在组内集体交流后,提倡进行块状设计,预设环节与轮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贺州市同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问题解决为思路,论述加强同步课堂大集体备课、提升主讲教师的“教功”和助教教师的“助功”、引导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精准把握同步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技巧等三条同步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一所学校出现了这么一件尴尬的事情。到了集体备课的时间.教导主任让校长去讲话,校长推给了副校长。副校长说你自己组织教师进行吧。没有主要领导参加,又是常规性的教研活动.大家都不重视。拖了很长时间.才到齐了人,主讲老师在前面照着备课簿读教学设计,“台下有的教师在备自己的课,因为下周就临到自己主讲了。还有几名教师见缝插计,竟然在批改作业。  相似文献   

14.
集体备课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之“集体”,其最关键之处在于彰显教师群体的协作交流,共同探讨。“备课”就要体现教师的自我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此,“集体备课”应是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多人就某一主题或教学中的困惑、优化问题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集体备课作为一个借助集体智慧研究教材教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已成为我校的主要教研形式之一。多年以来,我校每周都“相约星期三”,进行集体教研活动。为进-步提高集体教研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对这种集体教研的过程进行了优化,对这种集体教研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A个人备课-B教研组集体备课(a单元主讲-b课时主讲-c问题式互动讨论-d形成二次备课精品案-e随机抽签说课答辩)-C骨干教师执教本单元先行课-D全组听课议课后形成三次备课精品案-E全员参与的抽签推门课。  相似文献   

16.
集体备课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之“集体”,其最关键之处在于彰显教师群体的协作交流,共同探讨。“备课”就要体现教师的自我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此,“集体备课”应是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多人就某一主题或教学中的困惑、优化问题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的工作。如何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打造有效英语课堂教学,精心做好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自主备课.集体备课是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组成备课小组进行交流合作的集体备课.自主备课是教师独立完成的备课,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如何准确地理解集体备课,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推进集体备课?我以为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避免两个认识误区 集体备课具有集中教师智慧、节省备课时间、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功能。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或是把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仅限于此,就有可能造成组内教师在一起“分工备课”或主备人一人“交流备课”的局面,从而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因此,我认为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更应该是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的集体研讨,是智慧的会聚,更是思维的碰撞与整合。  相似文献   

19.
1.“集体备课“,不能没有“我“   关于备课,眼下有一个时髦的追求,曰:集体备课.在备课这一环节上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同学科教师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这些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教学常规管理形式主义的严重存在,由于部分教师对备课打心里不感冒,由于基于懒惰的应付公事的心理,尤其是由于一些地方行政化规范的失误,集体备课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诸如,某些地市鉴于新课程改革的难于操作,继而形成“好多教师不会备课,驾驭不了新教材“的认识,干脆组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组建专家备课“共同体“,教案出版发行,供同仁照本宣科;有些单位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干脆将教材按照单元、章节分给某些教学骨干,将教案写好或统一打印下发,或上传校园网,让教师“共享“.如此“集体备课“已经大变口味.……  相似文献   

20.
一、我校集体备课的基本做法 去年,我校以创县课改示范校为契机,通过举办教学沙龙等活动,共同研讨“我们今天该怎么备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案”,并结合我们学校教师个体业务水平高、整体联动能力强的特点,在集体备课方面深入探索,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钻研教材,收集信息,集体交流,专人形成教案,个性化处理”的五步骤集体备课法,力求每课的教学设计既凸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又融入集体的智慧,努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