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边缘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他们对于艰难生活和社会复杂性地体验要更为深刻."边缘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群体的分化而变化.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夹缝和底层,生存状态以苦难为底色,但他们并没有被苦难打败,而是苦涩不乏智慧地超越着自我生存状态.新时期的作家毕飞宇、刘醒龙,将文...  相似文献   

2.
正"乌魂族"与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性背道而驰。经历过黑夜的亢奋与激情之后,他们白天基本上处于游魂状态,昏昏欲睡、哈欠连天、眼圈乌青,精神状态欠佳。于是在职场中,这群人被视为工作效率的"黑色杀手",让人敬而远之。令人震惊的是,大约有百分之六十的职场白领认为自己有"乌魂族"的表现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音乐是一种人类以听觉形式所表达的情感寄托。钢琴演奏是演奏技巧与音乐情感的融合,缺少情感的演奏使表演成为了音符的"个人舞会",失去了展现艺术美和传达音乐精神的意义。因此,情感培养在钢琴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时代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学生长期沉溺于一个计算机展现的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疏于交往,致使学生情感处于"失真"状态。通过人性化的情感教育方式,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情感品质,促使他们在文化活动中制  相似文献   

4.
何为"自然状态",对此,霍布斯和洛克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霍布斯认为人"性本恶",人与人的关系始终处于战争状态.结束这种状态的唯一出路是建立强大无比的公共权威"利维坦".洛克则认为人"性本善",人类生活的"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和平、美好和互助的有序状态.霍布斯把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类比为人类的"自然状态",为研究国际关系的后来者提供了至今都无法超越的理论前提.两住先哲对人性和"自然状态"的不同认识,被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家所借鉴和发展,产生了理论基点完全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由此衍生出了国际关系学的两大学派——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5.
<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表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积极情绪,当人的情绪处于这种状态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就处于亢奋状态;另一种是消极情绪,当人的情绪处于这种状态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就处于抑制状态。"愉快教学"就是基于这一心理理论实现的。愉快教学是以教得轻松、学得轻松为原则,教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努力营造轻松、活跃、融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多向思维发展的新型教学方法。所以,在愉快教学中,思品课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  相似文献   

6.
王莉静 《考试周刊》2014,(74):193-19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现在的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赶超世界科技水平的决定力量。研究表明,婴幼儿蕴藏创新潜力,但是这种创新潜力具有稳定性差、可塑性强等特点。因此,利用他们的可塑性,使他们的创新能力趋向稳定,使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创新意识得以激活,是早期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一、对当前教师的生存状况的认识--作为"人"的教师的认识 教师作为"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处于困惑之中.自身必须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说社会要求他们在精神上是一个完人--时刻要注意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鲁迅与奥地利的卡夫卡虽处于不同的时空,但是他们都能够超越时代语境,对人以及人的生存处境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深刻地思考了20世纪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出路何在等问题。绝望与反抗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两个彼此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鲁迅与卡夫卡在个人经历、精神气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正是他们精神世界中的绝望与反抗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9.
戴艳 《四川教育》2001,(6):40-41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关于人的“健康”的三要素,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都处于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许多情况表明,有些同学视学数学为"难途",他们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因而对数学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使人很好地接受  相似文献   

11.
正2月12日晴上帝总是不公平的,造人的时候就有些小偏心。有一部分人是"上帝的宠儿",天生一副姣好的容颜,外带一颗聪明的脑袋和优越的家境,在人类社会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这类人,我们称之为"高富帅""白富美";当然,那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处于弱势地位、不那么起眼的小人物,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大千世界中默默存在着的尘土,闪光人类的陪  相似文献   

12.
道德悖论现象之"恶"不同于道德谴责公认之恶,也不同于"人必有私"的人的"自然本性",多具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特征,当人们视"恶"为恶时多处于"见仁见智"的认知状态。"恶"蕴含着促进社会与人的道德进步的逻辑张力,对于伦理学理论好道德建设的创新好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在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尤其是这样。  相似文献   

13.
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原则的主要论证要素。在这一状态下,人在选择正义原则时所表现出的理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处于"无知之幕"的背后,二是人们之间"相互冷淡的理性",三是对"最大的最小值规则"的确认。用康德的话来说,原初状态是建立在人的意志自由、道德自律和绝对命令基础之上的对正义原则的一种程序性解释。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大部分而言,工作不仅仅是赖以生存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人在职场经历了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依然处于原地踏步的尴尬境地。还有一部分人则对于工作这种状态非常麻木,经常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即处于"职场橡皮期"。"职场橡皮期"很多人都会遇到,这部分人又被称为"橡皮人",他们工作倦怠,做事没有效率,对上司的批评和表扬都显得"无所谓",对工作和所在的单位没有荣誉感,也没有耻辱感。面对这种状况,有些人未雨绸缪及时调整方向,而有些人则仍然困于原地打转的"泥淖"。组织要提升自身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在探讨有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应该将人们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这一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论原则。现实的人作为"剧中人"与"剧作者"的统一体,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未来社会要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味着人应该既超拔于任由自然控制的动物性状态,又摆脱特定历史或社会关系条件对人的限制和不合理规制,从而克服"剧中人"与"剧作者"两种角色相互分裂的状态。对"剧中人"与"剧作者"之间关系的辩证理解,既是马克思世界观、价值观,又是认识论与方法论。它蕴涵着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科学态度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未来社会理论的理论生长点和基本的运思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锐 《老年教育》2009,(5):57-57
机器处于最佳状态时使用时间最长,人处于最佳生命状态时寿命最长。要保持最佳状态,就要善于调适。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重视过程,使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进行探究和创造。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这样他们才更会通过探究获得新知。所以,要让"探究"这把"钥匙"开启,关键是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探究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月相影响人的行为 美国耶鲁大学的精神病专家拉维兹和利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阐述了一个观点:每当满月时,人们感情容易发生波动,精神病患者更会因此烦躁不安,他们头脑的电位差也达到最大值,这令他们处于冷漠和仇恨的状态,于是很容易为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引发斗殴,甚至凶杀案件.很多学者认为,人类的侵略、谋杀、投毒、抑郁和心脏病等,都与月亮的盈亏有关.  相似文献   

19.
将计就计     
接管八年级新班以来,除去第一节高调讲了自己这些年管理班级的“成功案例”威慑他们之外,我一直处于低调状态。班上那几个在七年级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总是让人防不胜防,他们往往善于“伪装”,刚开学他们处于观察阶段,我甚至要把他们当作“乖乖娃”了。就在我放松警惕时,一天早读  相似文献   

20.
大师的寂寞     
夕惕 《教师》2013,(8):1-1
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寂寞"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当大师们选择他们的研究方向时,所面对的往往是冷门、难题、困惑甚至危险。他们在进入研究的状态时,表现出的往往是废寝忘食,不顾安危,甚至是与世隔绝的。在公众的眼里,当时的他们生活是枯燥的,脾气是古怪的,"不食人间烟火"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实际上,除了周围的人,大多数人对他们是视而不见,闻所未闻的。而当他们的成果被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