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夏静 《小学语文教师》2022,(Z1):123-126
<正>“快乐读书吧”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创新板块,它使整本书阅读走上了课程化道路。最近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强调“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要求“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品味”。教学实践中,应以“快乐读书吧”为主线,构建整本书阅读体系,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万个为什么》是四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非常注重整本书阅读,不仅在课程理念部分提到“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还设置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识,丰盈精神世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笔者一直以“学习导图”为思维支架,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吕婷婷 《小学生》2024,(2):37-39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一要求,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并使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有力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着重抓好四大策略,即给学生推荐有价值的阅读书籍、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方法、引领学生分享整本书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5.
修白 《天津教育》2024,(6):55-57
<正>阅读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活动,会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从长远来看,阅读是现代公民必需的一项重要技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对阅读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选择更加恰当的阅读教学模式,其中,整本书阅读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读书品位”。不难理解,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反映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从实际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6.
何捷 《江西教育》2024,(18):10-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设置了“整本书阅读”这一拓展型任务群,提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读书,读整本书,持续读书。从此,“上好整本书阅读课”成为每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直接提出,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至此,会上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成为“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保底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那么如何让低年段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读得快乐、有法、有效呢?  相似文献   

8.
王文腾 《山东教育》2020,(10):34-3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版教材设置“快乐读书吧”栏目,更是将整本书的阅读编进教材,纳入课程。整本书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知识广度与深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与理解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对整本书的阅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科学地组织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爱读整本书,会读整本书,读好整本书。  相似文献   

9.
刘张翼 《家长》2024,(8):170-172
<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日益变高,学生不仅要读通句子、读懂课文,还要有丰厚的课外知识储备,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课内和课外是学生学习的两大主阵地,如何帮助学生搭建整本书阅读支架、统整课内外阅读,既是“双减”背景下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内在要求“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学生读书品位”为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奠基。一、阅读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最早提出“读整本书”,从1923年提出至今,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就不断发展。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这样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011年版课标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阅读教学的总要求,还在每个学段专门设置了“阅读与鉴赏”栏目,对各学段的阅读教学进行分析,让一线教师清晰地知道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该教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表述,要求清楚,内容明确,评价有度。作为一线教师,应做哪些准备呢?一、厘清关于整本书阅读与教学的15个方面的规定2022年版课标关于整本书阅读与教学的表述,十分详细且具体。提炼出来,大约包括15个方面:1.“课程理念”明确规定:“鼓励自主阅读,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2022年版课标对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也有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4.
丁莹 《江西教育》2023,(42):48-5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并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由此可见,其目的是通过师生共读,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课程标准更是将“整本书阅读”置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首。由此可见,重视课外阅读,重视整本书阅读必将逐渐成为共识。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意义所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目大多为单篇、节选,是整本书中割裂出来的部分,它并不等同于整本书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节选的部分,难免断章取义。而整本书阅读是一种相对自由的阅读方式,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借助经典书籍走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有利于养成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的要求。《西游记》是五年级下册教材“快乐读书吧”向学生推荐的名著阅读篇目。阅读这本书不同于阅读教材中的课文,也不同于浏览娱乐消遣类读物,而是需要沉下心来,深入其中,仔细品读领悟。如何让五年级学生读懂读透这本古典名著?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敖小东 《读写月报》2022,(31):35-40
<正>当代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首先要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会读整本书,成为真正的阅读者”。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语文教学要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在新课标、新教材中,整本书阅读位列高中语文学习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能读会读整本书,已成为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必备能力之一。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下册分别指定《乡土中国》与《红楼梦》为整本书阅读的首选必读书,但要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仅仅阅读这两本书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教师需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深入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指导学生选择读什么读书至少要读出三层意思,小说等文艺作品要读出:主人公的想法、作者的想法和我的启示。阅读时,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去读,带着问题去查书,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阅读进行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教育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使命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整本书阅读的学习贯穿学生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的学习。”整本书阅读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被人们忽视,学界对整本书阅读的内涵认识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统编教材出现“快乐读书吧”的崭新模块,说明阅读已经不再明显区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是浑然一体的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整本书阅读不仅要注重“读前”的激趣指导,注重“读中”的兴趣保持,更要注重“读后”的阅读分享。以多元表达形式开展阅读分享活动,能够实现整本书阅读分享效果的最大化。文章以《草房子》整本书的分享活动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