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论文阅读     
【聚焦考点】 “课标”对议论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考点主要包括:正确提取、归纳论点;概括、分析、补充论据;辨识、分析论证方法;品析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或生动性;分析关键词句的含义及作用;分析、概括文或段的内容,理解论证的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的观点和材料发表见解或主张。  相似文献   

2.
<正>议论性文本论证思路,是指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在论证中,作者需要使用论据、论证方法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反驳某一观点。一般来说,论证思路是这样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论据来论证观点,最后在深入剖析和阐述后得出结论。考查对议论性文本论证思路的梳理,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结构、作者观点、论证过程等的整体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理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终极目标之一。选修课程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尤其离不开阅读理解。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明确规定: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评议  相似文献   

4.
<正>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类文本多涉及社会热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涵盖面广,形式多样。因此,考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方能游刃有余地应对这些难题。笔者认为,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的设置将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除了基本的概念理解、信息整合、论证体式题型,还可以加入诸如事实佐证、解释说明、观点支持、类比推理等要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分析,考虑到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文本类型会影响阅读过程及阅读策略的使用,我们设置了三种阅读测试情境,即为了获得文学体验、为了获取信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阅读,重点考查四种基本阅读能力:获取文本信息的能力;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或初步概括的能力;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和推论的能力;对文本的内容或表达作出合理评价或利用文本的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依然采用双文本组合方式,材料一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主题上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相关内容,经适当删改,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述类文本     
试题回放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属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层级,主要有理解信息含量特别高的关键词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归纳重要语段要点或中心、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试题为单项选择题或简答题。试题选材以自然科学类或社会科学类论文为主,侧重于新闻性、考据性、议论性的文章。其主要特征有三:①议论性较强;②观点鲜明;③材料内容涉及面广。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议论文可分为两大类,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就是作者提出一个观点,然后用例子、数据等来论证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这类文章主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始。所谓驳论文就是指作者先提出一个前人的或他人的观点,或者大家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然后再用例子、数据、后来某人或某些人的观点等对这个观点进行反驳,在反驳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两类议论文在高考阅读理解中都经常出现,其中,驳论文学生更难把握。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必修课“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0.
2001年高考英语测试的第三部分内容是阅读理解,即测试考生阅读英文材料的能力。阅读英文材料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语篇层次上运用阅读策略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测试既涉及对所读材料的表层信息的理解,又包括对其深层意义的理解。具体为对所读材料中生词、关键词或词语意义的理解;对材料所叙述的事实和细节的理解;对材料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根据材料所叙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中,冲突是学生认知能力与文本内涵产生不一致理解的一种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文本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巧设冲突情境,鼓励学生审视、发现、思辨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能促进学生阅读思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对高中生的阅读要求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这样规定的 :1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的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 60 0字 )。2 .发展独立阅读能力 ,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 ,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3 .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能根据词语揣摩语句的含义 ,体会语言表达效果。4.初步鉴…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必修课"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课标"要求其实仍着眼于"提取信息、概括观点"的实用作品解读原则。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主要考察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将文本、图表、图形等内容理解作为重要基础,重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以及多方面信息资源的整合,数学阅读能让学生形成具有个性化、情景化的感知能力。小学生数学阅读的实施,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创设合理的阅读方式等,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在阅读内容解析中起航,在阅读方法引导中推进,在阅读材料拓展中延伸。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借助与文本相关的材料,结合作品关键语句评价文本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引导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发现”,让学生在阅读中多角度诠释文本,并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再创造。这样能促使学生走上创造性阅读之路。  相似文献   

17.
阅读理解是近年中考命题中常出现的新题型,它的命题形式通常是:先提供一段阅读材料,再说明考查内容.这类题阅读材料广泛,形式新颖,很能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学新知能力、类比发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潜质.数学阅读理解题都有较长的篇幅,解题时先要读通读懂题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考查内容与阅读材料的相关点,进而采用模仿、类比或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以下结合2004年各地中考题进行评说,期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与帮助.一、从阅读材料中学会模仿解题[例1] 阅读材料:已知p2-p-1=0,1-q-q2=0,且pq≠1…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考对议论文的考查除文体阅读能力外,更注重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其考查内容包括论点的提取、论据的辨别及作用分析、论证的理解及作用分析、语言品析等。  相似文献   

19.
朱莹 《考试周刊》2023,(44):30-33
思辨性阅读是指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通过提问、推理、评估和判断等思维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的阅读方式。在开展思辨性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表层意思,思考作者的立场、意图以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通过示范与引导、提供学习策略、开展合作学习、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等方式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相似文献   

20.
阅读理解题在这几年一直活跃在各地中考试题中,这类题型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它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或用归纳、演绎、类比、推理和论证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类试题可以从某一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文字概括能力、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