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刚博士对《道德成本初论》展开批评的直接目的,是否定"道德成本"命题,其切入方法,是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否定"道德成本"概念。然而,张博士的批评却没有站在《道德成本论》所彰显的特定"论域"层面来展开,因而,其整个批评造成了对"道德成本"概念及其基本理念的根本误解和全面曲解。其实"道德成本"问题,不是宣扬实利主义的经济学计算,而是企图通过对"道德成本"这一普遍生存事实的全方位揭示,来探索一种社会道德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伦理学方法,来构建一种社会道德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社会学理论,为这个道德退隐的时代,启蒙道德,呼唤道德的生存行为到场,为这个时代提供一种重塑人性光辉的综合激励的社会动员方式。  相似文献   

2.
道德: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伦理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市场经济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它以道德资本形式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独特功能,并作为一种价值导向赋予人们时代的道德精神和永久激励魅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它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3.
道德成本初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必须诉诸个体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始终存在相应的成本付出,这是道德行为的本质规定。基于这一本质规定,道德缺位的行为并不能免除其道德成本,相反,还须付出额外的巨大道德成本。因此,在主体间性的实际生活中,不论个人还是社会组织或者政府,其行为实现最低道德成本的唯一途径,就是自觉追求道德作为。道德作为的自觉,不仅要求个体具备理性能力,更需要社会予以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4.
试论道德成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其生存行为都涉及到以最小付出实现最大收益的经济学问题,因而,行为追求道德作为或放逐道德作为,都需要支付道德成本。行为支付道德成本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边际效应原理,即行为持续追求道德作为,其所支付的道德边际成本和所实现的道德边际收益,分别遵循递减规律和递增规律;反之,行为持续放逐道德作为,其所支付的道德边际成本和所实现的道德边际收益,分别遵循递增规律和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往往代表社会正面价值取向。,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道德问题在中国经济、政治、职业、家庭、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不断显现。良知缺失、道德滑坡、行为失范已俨然成为妨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诟病。这些道德问题是怎样滋生的?哪些因素助长了它们加剧和蔓延?究竞该构建什么样的道德体系?如何引领社会走出道德低谷?  相似文献   

6.
人的主体性及其道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主体性一直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中心问题 ,也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内容。人类主体积极、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的主体性活动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 ,必然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其中 ,道德是主体实践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道德一方面制约人的行为 ,另一方面激励人们去追求和发展 ,为主体性的发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构建新伦理学体系,其首要任务是全面清理各种异化的伦理观念,开辟优良道德制定的整合认知理路,审查优良道德制定的五大条件.在此基础上,确立"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总量"之道德终极标准和效用主义价值原则.由此,新伦理学所要努力创构的优良道德体系,必以社会主体论之伦理思想为基石,以全面追求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伦理的个性主义认知和道德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则事实被排除于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了解当代高职院校在明确的职业价值导向方面的道德价值取向,分析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在道德价值观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当代社会以及教师什么样的启示,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校园价值观构建,以及从家庭出发的整个社会价值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9.
如今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道德自觉现状不容乐观。道德信念缺失、道德冷漠、人格社会化等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是大学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致。在高校教育中要注重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采用道德体验教育,以社会实践体验方式、学生道德自省体验等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价值系统的核心,道德价值的体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道德的价值进行再探讨,有助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道德冷漠感与制度性道德关怀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道德冷漠感是社会转型期过渡性道德危机在社会心理层面的普遍反映形式。消解这种道德危机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看,人们目前对这些措施的开掘和运用,主要是从压力型制度层面进行的。由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性过程,故道德冷漠感的有效消解,除其他方面的工作外,必须着重从本文所主张的救助型制度层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2.
如果一个国家奉行义务论和利他主义以及专制主义道德,那么,该国所奉行的道德,就其基础或核心来说,便是最恶劣道德,因而不论其余道德如何,该国所奉行的都是最恶劣的道德:一方面,它对于国民的压抑、限制和损害必定极大,而给国民的利益和快乐必定极少;另一方面,它必定背离行为的客观本性而难以被每个人实行。于是,人们遵守这种道德从而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动力、欲望、动机和意志便必定极其弱小,因而他们的品德必定极其恶劣。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奉行功利主义和己他两利主义以及人道主义、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道德,那么,该国所奉行的道德,就其基础或核心来说,便是最优良的道德,因而不论其余道德如何,该国所奉行的都是最优良道德:一方面,它对国民的压抑、限制和损害必定极少,而给予国民的利益和快乐必定极多;另一方面,它必定符合行为的客观本性因而易于被每个人实行。于是,人们遵守这种道德从而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动力、欲望、动机和意志必定极其强大,因而他们的品德必定高尚。  相似文献   

13.
道德内化图式与内化过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内化图式是主体接受、过滤、筛选外部客观道德信息刺激的工具。客体刺激只有经过道德内化图式的整合才能成为主体大脑的反映 ,形成个体主体的道德。道德内化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活动 ,宏观上 ,它具有 3种特征 :复杂性、发展性和平衡性 ;正确地把握这 3性 ,就会导向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知识经济到来之际,党中央作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教育事业也将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用现代化的思想育人,用瞄准世界现代化的科学化知识育人是教育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人之所以需要道德,有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缘由.就社会方面而言,道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产物,是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手段;就个体方面而言,道德是人的本质存在的体现,是个体立身行事的依归,是个人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孔子一生从事的主要活动,也是孔子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手段。孔子教育思想中又首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其理想中的"人",即君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相应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些思想与经验对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如何理解和提升我国各级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素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必要探讨的话题。德育工作者其实在教育工作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德育工作者德育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祖国的新生代力量即广大学生。由此,本文从德育意识、德育能力、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德育工作者的权威性等五方面来探讨德育工作者德育素质。  相似文献   

18.
在19世纪到20世纪间,诞生了无数璀璨的哲学意识。其中,巴赫金批判了当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唯物理性主义哲学,把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当作第一哲学看待,其研究对象主要为统一而唯一存在的事件,将事物的实际行动、行为作为道德哲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提倡个体通过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的行为规范参与到生活中,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方方面面里积极体现自己的"位置",重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主张积极对话和沟通,要求在多元化、多形式的话语交流和丰富的主体精神世界当中,做到道德哲学色彩体现。  相似文献   

19.
道教德育的基础是神仙信仰,它形成了承负报应、贵生、平等、孝道等德育原则,其主要的德育方法是学知力行、柔弱守雌、戒律斋醮等。道教德育闪烁着中国人的德育智慧光芒,是构建社会主义德育体系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0.
初中是人生教育的关键时期 ,学校应是德育的主阵地 ;在德育的创新工作中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及培养师德是关键 ,同时还应发挥好社区共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