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长芒猬草Hystrix duthiei ssp.longearistata的染色体组成,将其与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进行了人工杂交,获得杂种F1。对亲本及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繁育 特性和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的许多形态特征介于父母本之间,花粉完全不育, 结实率为0;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较高,55.12%的细胞形成5个或6个二价 体,其构型为:9.83Ⅰ+5.46Ⅱ+0.07Ⅲ,C-值为0.57。以上结果表明H.duthiei ssp.Longearistata含有Ns染色体组。本文还讨论了Hystrix与Leymus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快速鉴定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天然异交种的基因组组成.分析了该杂种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配对情况.根据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现该杂种是具有36条染色体的三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配对研究.发现该杂种染色体很少发生配对,绝大部分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该杂种是由A、B和C3个染色体组组成.因此该杂种是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高中生物学中较难的部分,对其准确的、全面的理解是学好遗传的关键。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密切相关。利用凸显重要概念和绘制细胞简图的方法来配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创造性地达成了复习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去壁低渗方法,观察研究了玉兰Magnolia denudat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特征。实验结果证实玉兰存在两种染色体倍性,即2n=4x=76和2n=6x=114。通常,在木兰属甚至整个木兰科每个物种只具有一种染色体数目。玉兰有丝分裂间期核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其中期染色体较小。玉兰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构型表现出多样性,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比同源多倍体预期的二价体出现的频率更高些,其次是在减数分裂中期I可以观察到1或2个环状和(或)链状六价体。这些特征与同源异源六倍体或部分的异源六倍体种北美红杉Sequ  相似文献   

5.
披碱草属与大麦属系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本科中,披碱草属Elymus L.为多倍体属,约含150余种;大麦属Hordeum L.具二倍体和多倍体,约有40余种,该两属均广泛地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该两属,尤其是披碱草属的系统分类较为困难。基于形态学的传统研究认为这两个属的系统关系较远,而细胞学研究的资料却表明,披碱草属的H染色体组起源于大麦属。笔者对来源不同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物种进行了远缘杂交,并对其属间杂种F1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以披碱草属作母本,该两属有相对较高的杂交亲合力,通过对杂种幼胚进行分割和离体培养,也能获得杂种F1植株。属间杂种植株的形态介于双亲之间,但更接近于披碱草属,杂种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而且所有的杂种F1均完全不育。细胞学的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属间的杂种F1通常具有较低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数,但有较大的变异。通过笔者的工作及掌握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资料分析认为: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物种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但这两个属中所含的H染色体组已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分化;不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及大麦属的物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濒危植物巴东木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及其近缘种乳源木莲M. yuyuanensis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乳源木莲与巴东木莲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相同,但不经任何人为因素诱导,它们之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上有明显差异。(1)巴东木莲减数分裂中期I构型为0.30IV+18.33II+0.15I,与乳源木莲构型19II不同,巴东木莲可能存在同臂内倒位杂合子,染色体结构存在一定的杂合性。(2)后期I和后期II染色体行为异常现象发生频率明显不同。以后期II为例,乳源木莲减数分裂相中有迟滞染色体的细胞占8.8%,迟滞染色体不超过2个;巴东木莲有迟滞染色体等异常现象的细胞占29.2%,迟滞染色体最高达11个,还出现染色体碎裂成断片现象。巴东木莲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表现出染色体结构杂合变异和迟滞染色体与染色体的断裂频率很高的异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雄配子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洪燕  罗丹  龚玮 《科技广场》2012,(12):235-23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在相同的时间对小鼠睾丸染色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5-30g小鼠,秋水仙素处理,镜下观察睾丸染色体.结果:当秋水仙素浓度为6mg/kg时,其染色体的中期相最多,分散最好.结论:秋水仙素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睾丸染色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研究Elymus sibiricus L.、E.nutans Griseb.和E.burchan-buddae(Neuski)Tzelev [=Roegneria nutans(Keng)Keng]的外部形态差异及其系统学关系,本文对这三种植物的6个穗部形 态性状进行了观测和比较,并对这三个Elymus种进行了种间杂交及杂种F1的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 为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Elymus种的穗长及颖长等性状均变异很大,而内稃的长、宽则变异 不大并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E. nutans×E.barchan-buddae及E.nutans×E.sibiricus的杂种F1均完 全不育,减数分裂不规则。E.nutans×E.burchan-buddae杂种F1的减数分裂构型为:7.70I+13.40 Ⅱ+0.06Ⅲ+O.08 Ⅳ,而E.sibiricus×E.nutans杂种F1的构型为11.98 Ⅰ+9.61Ⅱ+O.64Ⅲ+0.39 Ⅳ+0.01V。由本实验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内稃形态性状结合穗部 其它性状的差异能对这三个物种进行较准确的鉴定;2.E.nutans与E.burchan-buddae的亲缘关系较 近,而E.nutans与E.sibiricus的亲缘关系则较远;3. E,burchan-buddae×E.nutans的杂种Fl中存在着染色体配对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在减数分裂和同源DNA修复中,会形成一个被称为霍利迪连结体的四链DNA中间体。这个结构以共价键方式连接两个DNA分子.因此必须将其拆解.才能让染色体正确分离和复制。1991年.研究人员发现.大肠杆菌中的ruvC基因的产物为细菌霍利迪连结体解离酶。不过,NTL动物相应的酶却并不好寻找.但经过17年之后.它们终于被发现了。人体中的这种酶是一种被称为GEN1的蛋白.酵母中的这种酶是其直系同源蛋白.即Yen 1。二者都是结构特异性核酶的Rad2/XPG家族的成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苔藓植物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介绍了藓类植物染色体的研究方     法,首次报道了我国4种藓类的染色体数。研究材料均取各种藓类的幼嫩孢蒴。  本文对孢子     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尖叶对齿藓Didymodon constrictus(Mitt.)     Saito.n=14, 陕西绢藓Entodon schensianus C.Mull.n=10十lm, 尖叶走灯藓Plagiomni-     um cuspidatum(Hedw.)T.Kop.n=6, 牛角藓Cratoneuron filicinum(Hedw.)Spruc.n=10。    其中的前两种藓类为首次报道。并对后两种藓类的染色体数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我国黑龙江产桔梗科沙参属的10种1变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对其中     7种作了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  其中6种1变种为首次报道,并发现2n=68的4x种。该     属染色体基数多为17(x=17),但Adenophora trachelioides和A.remotiflora的基数为18     (x=18),为该属独特基数。核型的共同特征是:小型,以中部(m)、近中部(sm)着丝点     染色体为主,至少具一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和一对随体染色体。该属染色体的演化处于二种     水平:  数目变化(包括多倍化和非整倍体变化)和结构变异。  多倍化是该属物种形成的主要     途径之一。结合其它性状讨论了这些种的分类,并确立1个四倍体新种(A. amurica)和1个新组合(A.pereskiifolia ssp.alternifolia)。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在我国分布或栽培的5属、41种和变种的芸苔族植物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染色体数,其中15种和变种是新报道。个别种类的数目与以往的报道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三白草科蕺菜属,俗称鱼腥草、侧耳根等,主要分 布于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常见。蕺菜药蔬兼用,为极具开发前景 的植物资源。部分学者曾对蕺菜染色体数目进行过报道,但报道的染色体数目不尽一致(梁汉兴,1991,1995; Hsu,1968; Nilsamranchit et al, 1999),并且对此 现象未作较为详细而深入的解释。本文对国内部分省区收集的蕺菜种质资源进行染色体数目分析,旨在从细胞学角度探讨蕺菜的遗传多样性,为  相似文献   

14.
正1835年,波兰一位资深的养蜂人齐从(Dzierzon)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蜂巢里的蜜蜂是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的;其中,蜂王和工蜂由上一代蜂王和雄蜂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32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即2N),是雌性的;雄蜂是由蜂王的卵细胞(N=16)直接发育而来,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那么,雌蜂和雄蜂是怎样产生配子来繁衍后代的呢?  相似文献   

15.
标准的遗传算法一般只有一个适应度函数,文章对标准遗传算法进行一些改进实验,大胆引入了α染色体和β染色体,规定进化过程中α染色体只能和β染色体进行交配,并把改进后的算法运用在图像增强上。经过实验,在某种程度上,该算法用在图像增强上有一定的效果,改进的遗传算法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为例,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下按照教材的编排方式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设计了减数分裂的教学过程,以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问题为导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精卵形成过程的区别,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两种单基因性状或疾病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预期它们的传递规律时,重要的是要考虑控制它们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即非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传递;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连锁与互换定律传递。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国产14种苋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部分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4,即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刺苋A.spinosus,红苋A.cruentus,腋花苋A.roxburghianus,合被苋A.polygonoides,皱果苋A.   viridis,凹头苋A.lividus,苋A.tricolor。其他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即尾穗苋A.caudatus,绿穗苋A.   hybridus,千穗谷A.hypochendriacus,繁穗苋A.paniculatus,北美苋A.blitoides,白苋A.albus。其中腋花   苋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该属染色体基数为x=16,17。两种染色体基数在苋属2个组(sect.Ama-   ranthus和sect.Blitopsis)中均存在。由于苋属植物染色体大多为小型染色体,因此对苋属植物目前尚不  能进行详尽的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我国沙棘属植物4种5亚种的核型,对各种之间进行了比较,它们的染色体   数目都是2n=24,全由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所有种类,只有Hippophae   thibetana第8对染色体有随体,H.rhamnoidea ssp.sinensis和H.rhamnoides ssp.  mongo-  lica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0,为2A型,其余各种均为2B型。  相似文献   

20.
革胡子鲇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肾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腹腔注射小牛血清及体内注射秋水仙素对革胡子鲇肾细胞进行了体内培养,并制备了染色体标本。并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革胡子鲇鱼的二倍染色体数量为2n=58并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它的组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