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杨度持君宪救国思想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一是完全否定 ,认为是逆民主潮流的反动政治思想 ,毫无进步可言。另一种分两个阶段来评价 ,认为 190 8年 4月在他进入宪政编查馆或辛亥革命之前 ,其君宪救国思想有一定进步性 ;而在辛亥后则站到了民主共和的对立面 ,起着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作用。我们认为 ,这是不客观的。实际上 ,从 190 2到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之后 ,其君宪救国的政治理念是一以贯之的 ,只是前后政治倾向稍有侧重。辛亥前 ,他倾向于英国君主立宪模式 ,辛亥后民初社会的“典范危机”的失序混乱时势 ,他倾向于日本的立宪模式 ,希图以国家、君主之绝对权威来整合失序的混乱社会 ,因而更见其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数学课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一堂课的学习中,学生好似“捡了一大堆砖头”,可就是“没砌成房子”,凌乱无序。但也有些课堂立体感强,条理清晰,给学生一种结构化的熏染。比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有以下几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中完成的。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告诉学生如何分析某一具体历史现象.即使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往往只是死记教师得出的结论。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具体史实的分析,教给学生分析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独立分析同类的问题。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进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春节过后,我们带领一批中学生到澳大利亚考察,参观了几个学校,听了一些课,了解了澳大利亚中学教育的一些情况。在考察过程中,双方学生交往的有些现象令我们尴尬,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在本校一百多名学生中就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做过一次调查,结果令我们既困惑又尴尬,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学生在新的高考制度下,要学习的科目太多,课前没有时间预习历史;第二,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讲的有些内容听不懂,有些则是基础知识的重复;第三,课后学生既没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探讨。究其根源,一是因为历史教科书的体系发生了变化,初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以及据此而展开的课堂教学多多少少出现了断层现象;  相似文献   

6.
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最头痛的事情之一,就是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过时与陈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材滞后现象。并且,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我国教材建设周期长,教材发行渠道单一,而科技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教材滞后现象将是不可避免的。如九七年财经制度与国际接轨后,我们有些财经专业的教材中的一些会计核算方法、记帐原理等仍然执行旧的会计法规准则。在其他专业学科中,也有此类现象发生。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教材滞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问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种情况后,应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7.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客观事物矛盾统一现象在词汇中的反映,它属于同一意义范畴,当然也应属于同一词性。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遇到的通常是给既定的词找出反义词。但有些课文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句话中常使用一组反义词。因其属于同一语境。  相似文献   

8.
师: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些非常奇妙,如:吴——吞、杏——呆。其实,在数学中这种现象也存在。如:  相似文献   

9.
研究历史教材切忌“过”和“不及”□李德藻面对高、新、难的高考试题,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无不认真地研究教材,竭尽全力界定其概念,探求其显隐问题,收到了极大成效。中学历史教学也因此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在这个对教材的研究过程中,一种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就是...  相似文献   

10.
在加快立法进程、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已引起部分全国人大常委的严重关注:有些政府部门在协助人大立法的过程中,借机扩大本部门的权力,使庄严的法律带上了明显的部门色彩。  相似文献   

11.
缩小知识和能力的“剪刀差”——对中学推行素质教育的思考●山西陈淑芳一、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在学校高分毕业的优等生,到社会上或高一级学校里,工作和学习却平平庸庸;然而,有些在班级里学业成绩一般的学生,离校以...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学中,教师总是把影响教学过程的责任推卸给学生,一旦教学过程受阻,总是从学生方面技原因,认为是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诚然,学生行为会影响教学过程,但从教学的另一方面看,我们也应该从教师身上找找受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友谊是我们人生旅途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当我们需要帮助时,朋友总是会支持我们。然而当友谊变质之后,这种情义便开始褪色甚至不复存在,以致让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转变成了学习和生活上的竞争者与敌人。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但是有一种现象会让你大吃一惊,敌和友在植物界中也一样存在。当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常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植物相亲相爱,互利共生;  相似文献   

14.
一、估算教学应关注意识的培养 由于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较多接受的是精确计算的训练,形成了学生精确计算的思维定势,估算意识十分薄弱。况且有些教师在教学估算,如39+42时,直接出示算式让学生进行估算。由于数据不大,直接口算反而容易,估算的优越性无法得到体现,但学生又迫于非要估算的无奈,就出现了“先算后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学科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思维里一直被认为是"小科",并不重视,甚至有些学生在历史课上写其他科的作业。这一现象一直是令我们许多同行感到头痛并且有些汗颜的事,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这一现状呢?对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见解。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素质教育成为当代教育主流的今天,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好学、乐学、会  相似文献   

16.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的过程就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分析并找出异同的过程。通过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学生在剖析历史的过程中认识历史、掌握历史,同时发展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有些研究者认为历史研究对象是一次性事件,其理由是:(1)人类历史现象的差异和变化造成了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2)历史主体的自由意志造成人类历史进程中偶然因素的大量存在;(3)人的毁灭和事物的再造过程造成历史过程的不连续性。这些理由存在合理因素,但是也包含不可克服的理论矛盾,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而否定人类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有幸和学校的同事一起去如皋学习,仅仅两天的时间,让我收获颇丰。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真真实实的让我感受到教育的差异,作为全国的教育强市,成绩的取得是多方面的因素。这不由得引起我的思考:同样的教育,我们的差距在哪里?细想起来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的一点是抓住了一个中心--学生,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活动开展、课堂教学都以学生作为中心,让学生去做,让学生自主去学。从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来看,也有些老师想将课堂放给学生,但是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师没事做,学生也没事做,另一种是老师没事做,学生做不了。最后都带来一种结果,就是回到原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正说明我们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着问题。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学,更不是自由学习,要改变我们这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需要我们做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出现了种种不协调甚至相矛盾的现象。从道德进步判断的标准、道德发挥作用的特点、人性的复杂性以及我国历史文化影响进行考察,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虽不完全一致,但也并非二律背反,而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充满悖论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西方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历史现象.不可否认它存在进步性.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即每一种促进全球化进程的力量都遇到了反对的力量,全球化自身包含着种种悖论。而种种悖论既充满了风险.也意味着机遇.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如何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