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汉语成语丰富多彩.在广泛积累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理解其意义,还要能正确运用。在成语考点复习时。要涉及成语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成语的感情色彩、搭配对象、词性及语法功能等诸多方面的辨析和判断。其实.复习中只要用好两个“分析法”.这些看似纷繁的问题皆能迎刃而解。其  相似文献   

2.
仲玉梅 《新高考》2004,(11):10-11
汉语成语丰富多彩,在广泛积累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理解,还要能正确运用。在成语考点复习时,要涉及成语的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搭配对象、词性功能等诸多方面的辨析和判断。其实,复习中只要用好两种“分析法”,这些看似纷繁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长期习用的定型的固定短语。绝大部分成语都有较长的历史,由于长期习用,成语的意义非常凝炼,其整体意义一般都不等于各语素意义的相加,如“瓜田李下”、“守株待色”。如果在运用成语时没有能准确把握其整体意义而把各个语素简单相加,或者对成语中的特殊语素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就会导致成语使用中常犯的“望文生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成语自1992年起单独设题,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成语辨析要看以下十点。一、看词义,成语的意义要整体理解,而不能将语素的意义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是指在进行汉语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词(或语素)的意义,将该词(或语素)的文言词义和现代语素义结合起来进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种方法。先举特级教师刘大勇讲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的两个例子: ①“惊涛拍岸”句:“惊”当什么讲呢?“惊”是“震动”的意思。如成语“惊心动魄”,就是震动了心,震动了魄;“惊天动地”,就是震动了天,震动了地。再如我们说“一声惊雷”,“惊  相似文献   

6.
小学词语教学经常涉及词汇知识,特别是语素知识、词的构成知识、词义知识等。例如“组词”,实质上是运用语素,按照并列、偏正、主谓等多种组合关系组成双音词、成语等;解词,有时也要用语素分析的方法。另  相似文献   

7.
成语自1992年起单独设题,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成语辨析要看以下十点。一、看词义,成语的意义要整体理解.而不能将构成语素的意义简单相加。例1 2005年江西卷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不认为对;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这是对“不以为意”的误用。  相似文献   

8.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它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就是:不管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通常都不能随意拆开运用;对词义的理解也必须整体理解。即使由语素义相加而成的词义,也是如此。成语是几个词组成的特殊的短语(词组),所谓特殊,就是在于它的结构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它的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语序也不能随意调动,中间不能随意插入其他词语;成语的意义也必须整体理解,许多成语都不能按组成成分的字面理解。正因如此,成语是固定词组,语法作用相当于一个词。但是,一些学员的习作中,常常发见有随意把词或成语拆开运用的情况。例如:(1)进了办公室,先向老师鞠了一躬,然后立了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现成语,有其整体意义.理解成语时要注意其意义的整体性,不要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而要透过字面从整体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现将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窦玉苑 《快乐阅读》2011,(13):78-79
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现成语,有其整体的意义。理解成语时要注意其意义的整体性、完整性,不要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而是要透过字面从整体上来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语素,更要注意它们的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现成语,有其整体意义。理解成语时要注意其意义的整体性,不要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而要透过字面从整体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为了夯实知识储备,提升判别能力,笔者搜集了近年来全国各地400余份高考语文模拟  相似文献   

12.
要准确地掌握词语、运用词语,就必须准确地掌握词语中的重要语素。许多词语,如果不能掌握其中的语素,往往会出错,如“不刊之论”中的“刊”,“文不加点”中的“点”,“求全责备”中的“责”等,如果我们不理解其意义,那么对整个成语就会理解错误(“刊”为“删削”义,“点”为“涂改”义,“责”为“要求”义)。  相似文献   

13.
“意义的完整性”是成语的主要特点之一。 成语既然是一种定型的语素组合,那么组成成语的各个语素在成语中必然会或多或少地保留着语义的独立性,但是独立的程度有差别。根据这种差别,成语可以分为“融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组合性成语”三种类型。本文中,我们对这三种类型成语进行分析,不难看到,无论哪种类型的成语,它们的意义都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意义的完整性”作为成语的主要特点是无可非议的。 一、融合性成语 这类成语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整体的意义已经不能从部分的意义探求出来。因此,不少时候人们可以了解这类成语的每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未必能正确理解整个成语的意义,往往还需要知道  相似文献   

14.
一、注意“形似”成语之间的差别所谓“形似”成语,一指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但意义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等;另指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和“拭目可待”,“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一笔抹煞”和“一笔勾销”等。这两类成语极易混淆,也是命题的热点,所以教师需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工夫,平时要多搜集,多比较,让学生清清楚楚地掌握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例1: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没有一挥而就的…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群众在长期生活中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学生经常会听到成语、读到成语,还会向老师问到成语。如果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炼。一、如何理解成语的意义1.成语是固定的词组或短句,要理解它的意义,就要理解构成它的各个成分。有一部分成语,可以在逐字理解的基础上来理解它的整体意义。例如:似是而非、理直气壮、地大物博、一唱一和、异口同声。因为成语是长期沿用下来的,所以,有的成语中的一些字词保留了古代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要着重理解这些字词在成语中的含义。如:不速之客(“速”是“邀请”,不是“快”),短兵相接(“兵”是“兵器”,不是“战士”),同舟共济  相似文献   

16.
语言议席一般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只有相对的最佳答案。那种教师事先定好框框,不许学生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只能熄灭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热情。所以,以笔者之见,在语言训练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我在教(第一场雪)“瑞雪兆丰年”这个成语时,鼓励学生想想有几种方法可找到词义。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三种方法。一是在字典中查出关键语素“瑞”和“兆”的意思,进而理解“瑞雪兆丰年”的意义;二是联系上下文,从“冻死害虫”及‘’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词句中瑞摩出词义;三是根据课文中“瑞雪兆丰年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语…  相似文献   

17.
李锦超 《考试》2010,(7):11-14
一、辨析方法 1.准确了解成语的各种意义。成语结构稳定、语音形式固定、词义稳定,这决定了成语运用不能望文生义、曲解词义。对于常见成语要熟悉其意义内含,把握成语的本文、引申义、  相似文献   

18.
怎样教成语,不断提高理解和识记成语的效率呢? 1.抓住关键字词,掌握整体意义。成语有固定的字数,每字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成语只要了解、掌握了它的关键字义,它的整体意义也就容易理解、识记了。如“张冠李戴”,关键是掌握“冠”的词义,明白“冠”是帽子,就明白了成语的整体意思是:把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 2.掌握组词特点,注意配合关系。成语是由不同的词组成的,词与词的配合形成一种关系。有些成语掌握了它的组合特点就便于了解它的整体意义。由同义词组合而成的,弄清一组词的意义就能理解它的整体意义。“一心一意”,一个心眼儿。“一心”与“一意”同义。“精打细算”,形容计算得极其精细,“精”与“细”、“打”与“算”同义。“家喻户晓”,形容人人都知道。“家喻”与“户晓”同义。  相似文献   

19.
合成词的结构类型辨析是现代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准确辨析合成词的结构类型,首先要厘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合成词结构类型的判断依据,理解语素义与语素义、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关系以及词义的发展演变,掌握语素与语素组合时常见的语义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第I卷。成语题考查的是成语的运用,为此总结成语误用六忌如下,以便同学们掌握。一、弄清词义,切忌望文生义成语的词义是约定俗成的,是有整体性的,而且多数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或来历),有些个别语素,更是与现代汉语语义大相径庭。在使用时千万要注意弄清词义,否则就会望文生义。如:(1)在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变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分析的肢解罗列,以致学生目无全牛。(2)黄秋园先生身后画名如日中天,谁能想象他生前在画坛不名一文,只是南昌市银行的一位普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