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明今年五岁,平日父母给他讲故事,讲一两遍,他就能用自己的语言很生动地复述出来,甚至可以增添一些情节。小明在外面见到有趣的事,回家也能绘声绘色地告诉父母。他有一个姐姐,读小学一年级,每天早晨都朗读课文,小明则在一边玩耍。一个学期后,小明竟然能将姐姐的教材从头至尾  相似文献   

2.
放学回家,小明准备把听来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想给父母一个惊喜。哪里知道,原本轻松、有趣的故事,从他的嘴里一出来就没味了。父母虽然努力打起精神,不时颔首微笑,但小明知道,父母是不想让他扫兴,才面带微笑地听着。小明十分沮丧,同样的故事,为什么别人讲述就能娓娓道来,活灵活现,而自己一讲就无趣呢?其实,这样的问  相似文献   

3.
"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总是被歌曲中一家人温暖、甜蜜的感觉感动、包围着,很久很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的幸福港湾。可现今就有许多的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被父母关爱的甜蜜。我们班上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我时常与家长沟通怎样使孩子感到他们的爱。小宇的爸爸是海员,长期出海,一年半载都难碰面,可孩子对爸爸一点也不陌生,爸爸每到一个地方,就打电话给儿子,讲述儿子感兴趣的事,让他知道爸爸的行程。想爸爸的时候,小宇也可  相似文献   

4.
作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成才,但许多父母对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却多有忽视。有些父母故意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以为这样做是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在那些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家长更舍不得让孩子干活,以“弥补”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足);还有一些父  相似文献   

5.
说起我家的周末晚会,还是在孩子三岁那年开始的。当时只是出于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谁知一搞就是十几年,给我们三口之家带来了幸福和欢乐,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这是周末家庭晚会现场。孩子第一个出场。他不假思索,胸有成竹地开始了自己的节目。他说:“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孩子和羊》。从前有一个孩子在山上放羊,  相似文献   

6.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许多父母却由此而陷入教育的误区之中:有的自己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孩子身上,他们以为满足孩子的需求就会给孩子带来幸福;有的为后代造房置产,以为留下万贯家财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望子成龙,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以为让孩子出人头地就会使孩子拥有幸福。……不错,满足需求,拥有财富、知识和地位,这些都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幸福本身。幸福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过程;幸福不是单纯物欲的满足,而是积极生活的整体状态;更重要的是,幸福不是别人所能给予的某种条件,而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主观感受。这也就是为什  相似文献   

7.
伊妹信箱     
伊妹姐姐:我父母离婚了,你听到一定以为我很可怜吧?才不是呢!父母不幸福,并不等于儿女也不幸福。从6岁起,我就过着单亲生活,现在已经13岁了,这7年我很开心,也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开开心心。(你的粉丝)你是第一个父母离异、却依然给我写来快乐信件的孩子。你的乐观和潇洒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介绍:我曾带过一个叫小明(化名)的一年级男生。他是家里的宝贝儿子,但他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母亲在菜市场卖菜;父亲经常酗酒,不太顾家;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关系不太融洽。小明是一个自尊极强、十分敏感、缺乏自信的孩子。他调皮好动,性格比较外向,虽然喜欢与同学交往,但对同学很不友好,而且平时个人卫生习惯比较差,学习成绩不好,许多同学都不太喜欢和他一起玩,是班里最令我头痛的孩子。由于我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十、莫给孩子“吃偏饭”希望老师或有关方面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关照,即多吃一点“偏饭”,这是许多家长的潜在心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作为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总有太多太多的担心,怕他竞争不过别人受委屈,怕他弱小受到别人欺负,怕他生活能力低麻烦多等等。于是,有些家长千方百计讨好老师,有的甚至竭尽全力为学校做贡献,只求让自己的孩子“吃偏饭”。家长与教师的紧密配合是改进教育的必要条件。但是,给孩子“吃偏饭”却有百害而无一利。在  相似文献   

10.
家教文萃     
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公认,应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培养出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  相似文献   

11.
家长0250年第6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是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的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问题孩子来自问题父母。一、父母关注过多令他紧张【案例】小明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男生,平时总给人一种精神紧张的感觉。老  相似文献   

12.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要有规避,家长也应该有规避。有一天,小明的妈妈向我讲述了她的委屈:“小明做寒假作业时,我站在他的身后看了一会儿,发现有一道题做错了,当即指出来,哪知小明却说出‘都是你站在后面,害得我做作业也不专心。我不要你站在这里’这样的话。难道我时刻关心他也不对吗?”对于小明妈妈心中的委屈,许多家长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其实,孩子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家长在孩子面前也应该有所规避。小明的妈妈不当之处就在这里。家长要规避的方面很多,主要包括空间规避、隐私规避、性别规避、情感规避和个人需求规避等。…  相似文献   

13.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一)育儿观的偏颇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有的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孩子的身上,他们对孩子成长的期望近乎变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未竟事业的载体,想让孩子出人头地,那就必须好好读书、上大学,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好…  相似文献   

14.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公认,应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培养出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  相似文献   

15.
有个孩子,他的父亲是盲人,母亲也是盲人,且弱智,除了姐姐和他,几个弟弟妹妹也都是盲人。眼瞎了的父母只能当乞丐,住的是乱葬岗里的墓穴,他一生下来就和死人的白骨为伴;能走路了就和父母一起去乞讨。生在这样的家庭是不幸的,很难有什么出息。在他10岁那一年,一天,父亲带他去一个村庄乞讨,有个人给了他们10元钱,并对他父亲说:“你该让孩子去读书,要不他长大了还是要当乞丐。”于是他的父亲下决心送他去读书。他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白天念书晚上还要出去讨饭,历尽艰辛他终于完成了学业,后来他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店铺,再…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每个做父母的也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孩子是家庭幸福的源泉,自然,孩子也就成为家中的太阳。那么,现在的孩子一个普遍弱点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比如在晨检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小、中、大班都有这种情况)到了衣帽间,伸开胳膊等着老师或家长给他脱外套;在楼梯上,经常会碰到抱孩子上、下楼的家长;甚至大班幼儿午睡起床后穿反了鞋子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  相似文献   

17.
朱海燕 《考试周刊》2013,(85):165-165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虽说幸福的标准各不相同,但幸福的基本要素大体一致,即家人和睦、夫妻恩爱、孩子成才。而这其中孩子因素又占主要成分,毕竟孩子是家庭的核心,是一代代家人得以传承的纽带,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没有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没有父母走向成熟的过程。也就没有家庭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芦宇佳小明友的父母离婚了。 父母的离异给他幼小的心灵抹上了一层阴影,在幼儿园里,他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小朋友拍着铃鼓做律动,他却一动不动;小朋友唱歌,他口也不张,小朋友做游戏,他往往一个人躲在一旁。对于这么一个孩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于是,我就处处关心他。渐渐地他喜欢跟我讲话了。宇佳做操不认真,我曾多次提醒他注  相似文献   

19.
父母优秀,子女往往更容易出色,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洵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章名世;《剪辑错了的故事》的作者茹志娟是上个世纪很有影响的小说家,她的女儿王安忆的小说同样写得漂亮;李苦禅的国画在国内久负盛名,他的儿子李英也是一位有影响的画家;傅雷是一个大翻译家,他的儿子傅聪则是杰出的钢琴家……原因很简单:父母优秀,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他们进取。然而,生活中确实有另一种现象,父母非常杰出,孩子却碌碌无为。我知道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朋友是主任医生,她在生殖学方面极有研究,为许多夫妇解决过…  相似文献   

20.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经常给她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父母对独生子相当疼爱,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出了问题。一次父母外出,给他做了一个特大的饼挂在脖子上。他饿了,嘴巴向下咬一口,咬到后来,他咬不到了,就是不会用手把饼送到嘴上。结果,当他父母回来时,他却“饿”死了。这故事当然是笑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