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区别     
一个美国人问我:“你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说:“你们与人接触,首先是拉开距离,然后选择;我们是先混在一起,然后区别。我们的麻烦是往往绞成一团,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较琐碎;你们的麻烦往往是孤独。”这位美国朋友点头称是。我指着桌上的菜说:“你们就像你们的菜,这是鸡,这是炸马铃薯条,这是柠檬,全部分开摆,由你选着吃;我们就像我们的菜,都切碎了,拌在一起炒,还嫌粘不到一块儿,再勾上些团粉,这样味儿才出来。”美国朋友听了大笑。★(刘飞飞摘自2004年8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区别@冯骥才  相似文献   

2.
有一只鼓着大眼泡的青蛙跳来跳去。它在岸边玩够了的时候,又跳来跳去,跳到池塘里去游泳……游啊,游啊,当它游得两腿酸困,筋疲力尽的时候,这才想起,应该到荷叶上去美美睡上一大觉呢!这时候从池塘的那边突然游来了一群小蝌蚪。一个个小蝌蚪欢蹦乱跳游得很来劲儿。青蛙眨动了一下它那圆鼓鼓的大眼泡,对蝌蚪说:“哦,向我游过来的你们是些什么玩艺呀,黑不溜秋的,真难看呀!”“怎么,你不认识我们吗,我们是小蝌蚪呀!”青蛙摇摇头说:“什么蝌蚪不蝌蚪,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你们从头到脚都那么黑,连尾巴都是黑的,不客气地说,就凭这点我也不会认识你们!…  相似文献   

3.
钱学森同志在讨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座谈会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教授对他说:“你们所说的好孩子在我们美国是很笨的孩子,你们孩子的爸爸妈妈会问你们考得如何;而美国的爸爸妈妈问孩子时总是说:你在班里最近有没有提出什么冒尖的问题,也就是鼓励创造性思维。”钱学森讲:“不要搞成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年轻人要培荠他们的创新精  相似文献   

4.
佚名  林溪 《师道》2006,(3):22-23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美国人就特别推崇孩子的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供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在这里,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之一,是黑人笑星比尔考斯彼主持的《孩子说的出人意料的东西》。这个节目在让你捧腹的同时,也让你深思。有一次,比尔问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女孩很自信地答道:“总统。”全场观众哗然。比尔做了一个滑稽的吃惊状,然后问:“那你说说看,为什么美国至今没有女总统?”女…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家长》1997,(2)
狮子老板生气地对一新来的工人说:“当初,你到我这里找工作时,你说你干起活儿来像头狮子,可如今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我发现你什么都没干。”“先生,你说得不对!”工人说:“可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过干  相似文献   

6.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一天,我去一个朋友家玩,看到她三年级的儿子动作娴熟地在电脑上忙着什么,我们走过去一看,他正在虚拟社会里与他的网上“情人”聊得起劲,朋友立即很恼火地把电脑给关掉了,还对我说:“这孩子,一天到晚上网,别的没学会,只会聊天。”孩子气呼呼地做在沙发上,半天不说一句话…… 快开学了,在一个商场里,我见到一家三口正在选购孩子的学习用品,当妈妈挑着一只书包的时候,孩子摇摇头,说这不是名牌,无奈,妈妈只好又重新挑选了一只。一会,爸爸又为孩子买了一只文具盒,孩子又不同意,说这个不好看,爸爸只能重新挑选。我发现爸爸妈妈总是顺着孩子,直到孩子说好为止。  相似文献   

7.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有个牧场主人,叫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  相似文献   

8.
上帝的纸     
一个人对生活失望之极,不由得向着上帝抱怨自己的悲惨命运。上帝耐心地听了他的倾诉以后,从自己宽大的袍袖里抽出一张白纸,展开给这个痛不欲生的年轻人看,问他看到了什么。年轻人在这张白纸上只看到了一个黑点,其他什么也看不到了,便对上帝说:“上面不过只有一个黑点罢了。”上帝听后微笑着对这个年轻人说:“孩子,难道你只看到那么小小的一个黑点,而没有注意这是一张多么洁白的纸吗?其实这张白纸就像我赐予你们人类的生活,而那个黑点就是你们在生活在中所遇到的挫折困难。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有的人知道生活中除了那个小小的黑点外,还有更多洁…  相似文献   

9.
钟柏贤 《教师》2008,(2):33-3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自身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专家比较了中西方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提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中国家长总要问:“今天你答对了老师几个问题?”而西方的家长则问:“今天你给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这虽然只是几字之差,却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的结果,而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是否进行了思考,有没有自己的创见。  相似文献   

10.
降伏了那4个海盗,何虾一本正经地问他们:“现在老大问你们话,你们必须如实地回答———你们为什么要绑架我?”一个海盗脱口而出说道:“不是我们,是老大要绑架你。”另一个海盗说:“因为你能带我们回家———”另外两个海盗忙不迭(dié)地附和说:“对,对,因为你聪明,能带我们回家,回K星!”“不对,”何虾生气地说,“你们绑架我的时候,还不知道我能带你们回去!”那4个家伙立刻傻了眼,想了想,其中一个人说:“老大,我是说以前的老大。他说你能带我们回去。”何虾说:“为什么非要我,他也可以带你们回去。所以,这个理由还是不对。再想想,再想想!”…  相似文献   

11.
佳佳的疑惑一位朋友带着夫人和10岁的女儿佳佳来我家小坐,聊天时不经意中谈到室内装修。佳佳说:"叔叔,你们家的房子装修得真漂亮!"我马上回应:“噢!谢谢!你们家更漂亮哦!”“我们家装修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听我的意见。要是让我装修呀,我会把房间装饰成粉红色的童话世界!肯定更漂亮!”妈妈说:“那个时候你太小了,还不懂。”“谁说的?那时我都7岁了,我懂的。“”好的,妈妈下次一定听你的意见。”“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这是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我们是否想过:孩子年龄小,他们就不会提意见吗?如果孩子当时提了意见,我们会尊重和采…  相似文献   

12.
赵本山:“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你们的岁数也不小了,这智商也该考了!”高秀敏:“春节坑人不算多,去年卖拐今年卖车,这美国的日子挺不错,折腾折腾这帮傻大个儿!”赵本山:“第一号艾弗森,请听题。说你有一个私生子,今年刚6岁,以前他从没见过你,现在你和一大帮人去看他,他一下子就扑到你的怀里,叫你爸爸。这是咋回事?”艾弗森听完一惊,心想我有私生子中国人都知道了?想想说:“因为他见过我的照片!”赵本山:“错!因为你领了一帮女的,就你一个男的!”高秀敏:“二号邓肯请听题。约翰是裁判的儿子,但他从不叫裁判爸爸,为什么?”邓肯:“因为约翰也…  相似文献   

13.
幽默     
《小读者》2005,(8)
文盲一例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举一个当文盲不好的实际例子。”“比方说吧,苍蝇如果不是文盲的话,它就不会往明明写着‘灭蝇’字样的胶纸上落了。”婴儿一个游客到了一个著名的城镇参观访问。他问当地的一个孩子:“你能告诉我这镇上曾经诞生过什么大人物吗?小孩回答:“没有。我们这里诞生的都是婴儿。”[黑龙江大庆乙烯51中初二(11)班贾馥华]乌;和麻雀一天,一只乌;和一只麻雀在树枝上聊天。麻雀:“我怎么没见过你呀,你是什么鸟啊?”乌;:“啊!我是凤凰啊!”麻雀:“有你这么黑的凤凰吗?”乌;:“嗨,这你就不知道了,我是烧锅炉的!”麻雀:“哦……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笑     
一个学生收到他父亲的信,信上说:“你以后写家信,应该多写一些生活的情况,不要只知过要钱,这次寄* 块钱给你,附带纠正你一个小错误,用阿拉伯数字写百的时候,只能写两个O,不能写3个。” 有问阎答 哥哥威廉检查弟弟杰克的作业,问;“你怎么把有问必答写成了有问‘鼻’答?” 杰克说:“那天我问你一道数学题,你不是用鼻子“哼’了一声就走了吗?” @③③④ 住在美国时,我在侨校教中文,学生中有不少人正戴着牙箍接受牙齿矫正。有一次,我试着启发学生回答什么是“反哺”,就举例问遣:“父母亲现在花很多投替你们矫正牙齿,将来父母亲老了,你们就…  相似文献   

15.
解读《纲要》,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心头: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玩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周一次的玩沙活动总是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的。当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沙池的时候,睿睿却拉住了我的手:“老师,我不要玩沙,我只想留在老师身边和你说说话。”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是什么原因令睿睿舍弃难得的玩沙机会而执意要和我谈话呢?“我们一边玩沙一边说话,好吗?“”不好,那样你就不会只听我一个人说话了。”睿睿拉着我站在沙池边:“我有好多事情想和你说呢,过年的时候,我想打电话给你,可不知道…  相似文献   

16.
作为父母或者一名教育者,没有比听一个孩子说“我不想上学,我的老师不好”这样的话更令你烦恼的事情了。我们不想看见我们的孩子痛苦,尤其不想看到这种痛苦是由某个我们每天都要依赖,并且必须相信他人品很好的人引起的。因此,当你的孩子放学回家,抱怨老师如何不好的时候,你该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令人羡慕。但如果你知道88%的美国孩子认为上网是件很COOL的事,你可能会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也像美国孩子那样酷爱上网,那么我们成为信息强国的梦不会那么遥远。孩子们的天地美国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发源地,该国电脑的普及以及网络的推广在世界都首屈一指。一份调查表明:美国有18岁以下孩子的家庭中有1280万户拥有电脑,占此类家庭的38%。在这些家庭当中,又有90%的家庭中孩子用电脑最勤,平均每周上网5.5个小时。该调查还表明,每10户美国家庭中有8户以上打算在一年内为孩子购买电脑。在美国人看来,让孩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在描述他的学生如何愚笨时说:“七只小蝌蚪,游走了三只,还剩几只?他竟然不知道。唉,你们说这孩子笨到什么程度?”真是孩子笨吗?不是的,只是因为这个数学问题远离孩子的生活,甚至有些孩子连蝌蚪的样子都没有见过,他又如何能在头脑中形成鲜活的表象呢?类似这样的现象作为一年级教师恐怕不少见,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  相似文献   

19.
格顿说:不要把集中于儿童过失和弱点上的“你……”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而要学会传递“我……”的信息。假如幼儿园的孩子上课时总是说话,玩完玩具总是忘记收起来,或者,总是打闹、吵嘴,乱喊乱叫,作为教师也许你会用这样的话来斥责他们: “你们怎么回事?太不象话了!”“为什么你们总是乱喊乱叫?”“你们怎么又忘记收拾玩具了?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不随便放东西?”这些话其实都是在“告诉”孩子,他(她)是个  相似文献   

20.
杨一鸣 《家教指南》2003,(10):11-13
父母权威不再 “儿子瞧不起我们太让我们伤心了!”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先生对儿子感到很无奈:“我们是一对比较开明的父母,从不无端干涉孩子。我们希望和孩子交朋友,但遗憾的是,他和同学有说有笑间总有意无意地认为我们什么也不懂。你想了解他,和他谈心,他敷衍你,说多了,他干脆回一句:“连上网都不会,你们没有我懂得多,还好意思教育我?”“以前我还能看看孩子的日记,现在孩子间流行‘伊妹儿’、ICQ、OICQ,我们一点儿也不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说,他曾试着没收孩子的鼠标、电线,可不知怎么,孩子总能变着法儿打开电脑上网,实在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