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今年北京睡春,“两会”人员轻装赴会,人民大会堂内存衣处比往年清静了许多。 2.来自大熊猫故乡四川的彝族人大代表马贵珍,时刻带着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资料。 3.一名外国记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五体投地”拍摄“两会”新闻。 4.武警在天安门广场加强巡逻。“两会”期间北京天气睛好,秩序井然。 5.“两会”期间,原本为年老体弱的代表委员预备的轮椅一直闲置着。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见木才能见林。新闻有了细节,所写的报道才会有血有肉。而作为电视媒体,更应该在新闻报道中,利用电视新闻声容并茂的特点,展现出故事中的细微处、感人处、生动处,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用细节来丰富血肉,烘托主题。什么是电视新闻细节?电视新闻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情境、景观的最小单位,如同人的血肉,血肉丰  相似文献   

3.
在采访中,获得细节不容易,获得真实感人的细节更难。我们在采写《蓝天、白云……》 (载《新华青年报》第31期一版)一文时,一个深切体会是:获得真实的细节,关键在于采访要细。细,可以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我们俩都不是  相似文献   

4.
李虹 《视听纵横》2007,(1):82-82
2006年9月,在云南玉溪举行了"2006首届中国·玉溪国际环保纪录片周"评奖活动,这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共玉溪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本届纪录片周共收到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比利时、哥伦比亚等电视台、影视机构、环保系统、大专院校以及独立制片人的354部500多集作品,首次集中展现了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内外纪录片。初评筛选后85部参赛作品进入最后角逐,经过国内外专家评委的终评,最后25部作品获奖。浙江卫视选送的纪录片《今年春天在哪里》荣幸地获得了二等奖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耿伟 《新闻导刊》2007,(1):31-32,16
今日激烈的新闻大战,让人被迫承认一个严酷的现实:独家新闻稀缺,新闻同质严重。但同质新闻由不同的记者操刀,稿件的吸引力却相差悬殊,甚至有的将稿件加  相似文献   

6.
陈明 《声屏世界》2006,(1):65-65
细节在新闻报道中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恰如其分的细节可以清晰地交代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勾勒和刻画出人物的形象。然而,笔者在翻阅一些媒体的报道时,却发现了一些媒体报道中令人心寒的“细节”。2005年12月27日,笔者在浏览媒体时,在一天的时间里面同时发现了两则这样的新闻。一则是内蒙古某报27日的报道《内蒙古客车坠入黄河21名遇难者遗体上岸》。这起重大恶性事故使得载有36人的大客车上仅有9人生还,在报道完遇难者打捞过程和善后工作之后,记者找到了几个幸存的乘客,以获取更多的细节和独家新闻。在报道一对恋人李强、郝娜相互帮助脱…  相似文献   

7.
描绘主人公的生活细节,是西方记者撰写“人物专稿”的拿手戏。他们有披露某个名人的轶事或其私生活,便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人物搞臭的歪点子——这不足取;他们也有表现某个名人的日常琐事,便能为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增色的真功夫——这可借鉴。我们有些同志在采写人物通讯时,往往把有助于表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生活细节,视为“小事一端”,忽略不“记”。结果,不能让读者  相似文献   

8.
消息写作中,有的学者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太细的细节;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在有的情况下,消息的写作需要有细节,而且是必须的,只是,这个细节与  相似文献   

9.
细节在新闻报道中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恰如其分的细节描述可以清晰地交代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勾勒和刻画出人物的形象。然而,笔者在翻阅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却发现部分报道出现了一些令人心寒的“细节”。2005年12月27日,笔者在浏览报纸时,在一天的时间里面同时发现了两条这样的新闻。一个是内蒙古一家报纸27日的报道《内蒙古客车坠入黄河21名遇难者遗体上岸》。内蒙古的这次重大恶性事故使得载有36人的大客车上仅有9人生还,在报道完遇难者打捞过程和善后工作之后,记者找到了几名幸存的乘客,让他们讲述车祸发生前后的情况,以获取更多的细…  相似文献   

10.
细议“精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品”一词,目下巳被出版界普遍接受、惯常表述和使用了。关于“精品”,大家似乎都耳熟能详,谈出许多道道来。那么,何为“精品”呢?笔者不敢妄揣,查阅了不少工具书,孰料均未见“精品”的词条,即行出版《辞海》(1999年版)也许会收人罢。或曰,顾名恳义,“精品”,“精”之“品”也。这话是不错的。“精”者,“择也”(《说文·米部》),本义指“纯净优质的米”。  相似文献   

11.
《现代声像档案》2004,6(5):53-55
如今,拍摄“瞬间”已经是一句陈词滥调了,可在1839年,也就是摄影术诞生那一年,情况却远不是这样。当时,德国《莱比锡日报》是这样评价达盖尔的发明的: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消息写作是以事实为依据。它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真实报道。因此,“何事”往往是一条消息的核心内容。换句话说,“何事”是构成新闻的重要材料。没有“何事”也就无法写成消息。即使是简讯或快讯等,常常没有“何时”、“何人”或“何地”,却不能没有“何事”。由此可见,消息写作正确掌握和处理“何事”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消息中写出的“何事”又有哪些基本要求呢?对于这个问题,新闻写作的实践是这样回答的:  相似文献   

13.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此次大会上发布的"框计算"平台理念和伟大构想,显然已不再局限于一个简单的用户UI界面,也不是独指百度的"搜索框"。具体来说,"框计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一本人文类杂志《读库》在2006年新鲜出炉。这本周期3个月,标价30元的册子,让许多人有点欣喜,又有点好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姜辉 《记者摇篮》2004,(5):63-63
常听到同事这样抱怨:现在下面提供的高质量稿件实在是太少了,有些稿件就是“表扬稿”和“流水账”,看到这样的稿子很难找到兴奋点。这是目前编辑们普遍遇到的难题。诚然,眼下编辑们拿到的稿子“精品”确实不多,一来是基层报道员素质参差不齐,反映在稿件上就是佳作的短缺;二来是信息时代对新闻传播提出的快速要求,使用者们顾不上精耕细作就仓促出手,造成“产品”质量不高。那么,作为“替人做嫁衣”的编辑们来说,如何将手上的“粗粮”打磨成“细粮”呢?  相似文献   

16.
杨琳 《新闻传播》2009,(7):65-65
电视细节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助于体现深化主题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细节对于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重大报道还是一般报道,当然首先离不开支撑新闻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轮廓,也就是常说的新闻“骨架”,但是,只有骨头没有肉的新闻,还不能使报道丰满充实,不能把思想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也就不能生动感人,也就达不到宣传报道的目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让新闻有细节。  相似文献   

18.
一位通讯员主动提出要给当地一位老通讯员写篇事迹报道.没几天,这位通讯员就把初  相似文献   

19.
宋朝大文学家王安石的《咏石榴》中。有一名句曰:“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说的是典型的、有特征的细节的作用。大自然景色是如此,新闻报道也是如此。抓住、抓准了典型的细节特征,报道也就有了感染力。 我曾采写过一篇3千字的通讯《三天三夜》,刊登在《辽宁日报》上.并被当时县城的几所中学编为语言课外教材。这篇通讯写的是,解放军某部通讯兵郭培新同志,驾驶着摩托车,在突然面临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国外有位著名摄影家曾经说过:“好摄影师有个心灵的透镜。”就是说,在抢拍的过程中,只照下人物毫无表情的样子是不行的,而要把人物在现场最传神的那一瞬间抢拍下来,那才是一幅成功之作。如果把这句话用到文字记者对特定人物的采访上来,也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何把人物最传神、最鲜活的细节捕捉到,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