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研究生生命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研究生自杀的原因,概述了我国生命教育的开展情况;认为可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合作,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这四个途径来进行研究生生命教育;引导研究生认识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开展生命教育,不是补救和呼吁,而是发展与预防。长兴县于2005年3月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发展性辅导的方式展开,渗透一种“和谐”理念,横向分为人与自我和谐、人与他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三个维度,纵向从小学、初中、高中系列的连贯性的铺开,有农村学校、有乡镇学校,目的是形成县域的生命教育体系。在这里,我们呈现长兴县的教科研部门及老师们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与读者分享,希望在这样的碰撞与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火花,对大家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英国PSHE课程正是对“以人为本,回归生命”这一教育本真的恰当诠释,英国中小学开设PSHE课程,使学生获得拥有自信、健康、独立的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它对我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理论体系,推进生命教育理念的学科渗透,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生命素养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在1985年,上海就有个别中学尝试开展心理辅导,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闸北、虹口、杨浦等七个区发展成为区域性推进的工作项目。十多年来,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曾经历过“宣传普及”、“建立试点”、“扩大研究”、“全面实施”等阶段。2003年,在上海市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推动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取向。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取得了新进展,为全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相似文献   

5.
团体辅导作为一种训练方法,被引入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生存意识与生存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社会关怀,追寻生命的价值。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也有利于和谐高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教育中要以人为本,直面人的心理内在层面,回归人的生命本体,顺应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直指“生命的体悟”,以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为基本价值取向,认为“真正的教育智慧就是建立在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对两者沟通的体悟的基础上。”重视在教育中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这是叶澜“新基础教育”的核心。我国较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上海市,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取向,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积累了十分有意义的经验,给全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生命教育是指为形成人们正确对待生命和完成生命过程而进行的实际教育活动;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为形成人们正确对待生命和完成生命过程而从事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即一门学科。"5.12地震"后,"生命"和"生命教育"成为了全民头脑中的"日常词汇"和"关键词",不管是灾后心理辅导与生命重建,还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不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公共化,还是祭祀礼仪慎终追远的自觉化,不管是对青少年生命的关注还是对老年人健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个体和组织都应具备的。根据民办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从珍惜生命教育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心理辅导、增强生命意识、强化生命教育师资建设等方面论述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途径。提出生命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的构建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民办高校开展教育改革的要点,社会、家庭及学校的全方面支持才能使生命教育更好地实施,而且学校教育统领各方教育资源,起到核心环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我们把课堂教学的研究主题确定为以下几个:"生命的快乐——人际引导""生命的呵护——成长与性""生命的勇气,生命的坚强,生命的价值——认识自我,自信生活""生命的探索,生命的潜能开发""生命的感恩,生命的祭奠""生命的追求——学习情绪心理辅导",开展教学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关注生命成长,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实现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生命意义的追寻。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生命存在的状态及内在规律和特点,直面人的生命活动,促进生命成长。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重视形式,漠视生命存在,注重“心理和行为”的辅导,忽视对生命体验的培养,简单统一的指导方式、方法,压抑了生命的创造力。同时教育的积弊,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造成了生命的异化和扭曲。心理健康教育要唤醒生命意识,珍视生命存在;让学生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体验生活,体验生命,找回自我,真正实现生命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11.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到生命教育的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学生漠视生命、否定生命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挑战。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有的成果为基础和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二者有机结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生命困扰;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团体心理辅导中。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生命教育必须具有明确的本土问题意识,建立属于自己的研究话语和理论体系。本文考察了生命教育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兴起的实然状态,并对构建中国生命教育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生命意义感与健康、幸福感正相关。调查结果表明,高护生的生命意义感现状不容乐观,生源类型、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等都对护生的生命意义感有影响。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改变高护生生命意义感不强、生活目标不明确的状况。开展生命教育要以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成绩为抓手,以体验型教育为主,辅之以生命教育课程,突出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主题,加强职业生涯发展的辅导与教育。  相似文献   

14.
生命论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认为教育应当遵循生命规律,把研究的视点投向人的生命,以致有些学者指出,将“走进生命教育的新时代”。关注生命,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新动向。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论以本源性的视界来解读教育现象,为教育研究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目前,生命教育论的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并给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带来一此新变化。本期刊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命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对“生命教育”的探索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和台湾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为背景,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不同取向,提出我们当前开展生命教育的应然取向;分析了生命教育内容的结构框架,并就生命教育内容的组织,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渗透式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最后提出了生命教育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条件还不具备,因此把生命教育渗透到相关学科的具体教学当中成了一种最佳的选择。语文,作为一种母语教育,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7.
开展生命教育是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大学生和谐健康人格的重要方面。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通过建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的渲染和加大理论研究力度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以西方和台湾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为背景,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不同取向,提出我们当前开展生命教育的应然取向;分析了生命教育内容的结构框架,并就生命教育内容的组织,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渗透式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最后提出了生命教育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平枝 《教育科学》2004,20(2):38-40
教师素质关乎生命教育成败。本文从生命的属性,即珍贵性、整体和谐性和发展性的角度,对生命教育中的教师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教育依托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生命。开展生命教育可通过打造活力课堂、开发校本课程、营造良好氛围、开展体验活动等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