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潇 《教育教学论坛》2011,(36):136-137
辛亥革命之后,随着众多留学生从日本、欧美的回国,重振中国艺术,唤起民族精神的觉醒的呼声日益高涨。以蔡元培、徐悲鸿为代表的一大批留学生,为西方美术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确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外国留学生美术教育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外国留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是一种跨文化的特殊美术教育活动.通过对外国考生水平与录取方式、学习动机和目的、美术教学工作和外国留学生人格等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剖析中外学生的心理文化差异.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与教育的关系,决定外国留学生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鲜明的特征.总结归纳一些中外学生趋同教育和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特殊教育规律,对今后外国留学生美术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的美术教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但中国的师范美术教育总是没有摆脱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没有形成师范特色。原因是其自身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执教者的艺术取向大于教育取向,社会动荡中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和政治的运动使美术师资的培养不被重视。并指出中国师范美术教育的教育专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归国的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先后创办国立艺术院、主持中央大学艺术系、改革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49年以后,又组建并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继续执掌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耕耘,他们把留学时接受的西方美术资源实践于中国,使中国现代成熟的美术教育思想体系和美术院校得以建立,完成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5.
本着重探讨了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认为,中国现代化因列强的介入而启发,但也因此而陷入模仿的怪圈;留学生重新考量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确立了“立国”须先“立人”的主张,以思想化尤其是学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突破口,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学位制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学位制度是由西方传入,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孕育、起步并逐渐完善起来的.在这一嬗变过程中,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新知识分子群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直接推动下,学位制度自清末传入我国,民国前期顺势发展,民国中后期逐步完善,促成了近代学位制度逐渐由学士、博士两级制向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的过渡,以及突破文、理等学科,开始在更多的学科设立学位授予点,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学位体系.可见,不到半个世纪,中国近代学位制度逐步趋于完备,走过了西方各国上百年的演进历程,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学位制度的引进者、传播者、建设者.但由于留学经历、兴趣特长、学术修养、教育理念的不同,他们对于学位制度的引进,不是采取单一的一国模式,而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学位制度引进的初期以模仿日本为主要内容,发展阶段效仿德法模式,最终以学习美国定型,并注意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美国为主旋律、兼采法德日,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留学教育的走向直接影响到学位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学位制度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加速了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而且还架起了一座同国际教育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外教育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一个大变局时代的李瑞清开拓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荒原。他不遗余力地创办中国现代教育事业,视教育为生命,视办新式师范教育为神圣使命,他以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打破了两千多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他以人为本的培养方式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所创办的图画手工科结束了师徒传授或父子相传的中国美术教育传统模式,其学院式教育模式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美术教育家。深入研究李瑞清的美术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他的兴学育才和强国主张也激励着后世教育工作者们前赴后继,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挥光和热。  相似文献   

8.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村社会,由于战争纷乱、土地兼并、天灾人祸等种种因素,使得农村和农民一直在衰败和危机中挣扎。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近现代留学生,本该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对农村改造和建设的责任,但事实上,他们在回国之后大多都背离农村而去,从而使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留下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与现代美术教育模式有多种表现形式,仅从古今官方美术机构、古今正规美术教育、古今民间美术教育三方面比较分析,可知其有如下不同特点:一是中国古代官方美术机构基本以收藏、鉴赏、创作为主,兼具教育性质;通常体制比较规范,不以教育功能为主;但却在美术史上产生过重大教育影响。当代的官方美术机构诸如国立、省立、市立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书画院、书画研究所、美术家协会等,都具备收藏、展示和对大众普及美术的教育功能;其中各级各类书画院和书画研究所更是偏重对官方所需作品的收集和创作,同时也兼顾美术的交流和教育功能。二是中国古代正规美术教育机构既包括官办的专门美术教育机构,也指私人的塾馆美术教育。中国当代正规美术教育机构由各级各类美术专门院校组成。三是中国古代民间美术教育"具有良好教育效果,但无正规形制";崇尚经典、遵循师承是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重要思想,文人士大夫和民间工匠都深受影响。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模式除了官方机构和正规学校教育外,仍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总体来说,大致可分为集体模式和个人模式。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建立了立体交叉、互相补充的较为完备的体系,这不仅给中国新兴的美术教育带来机运、生气,也奠定了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促进了西方科学美术观及先进艺术教育思想的传播,进而促进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是中国历史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主要推动者,中国现代新史学的诞生分为两大流派;一为实证史学,一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以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傅斯年等为代表的留学生对于中国现代实证史学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以李大钊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为代表的留学生则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人生活在自然中,除了运用自然物质外,还要创造物质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最初的创造活动的目的是实用的,然而最早的物质创造是没有精神层面的表达,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追求精神的满足,以至于出现了相对独立的美术形式。人们在创造物质的时候会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人,逐渐就形成了教育。然而教育的目的不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必然不同,纵观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不同时期的美术教育目的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3.
郑艳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4):138-140
学院派是一个涵义较为广泛的概念,是一整套教育体系和教育机构,一系列艺术思想、艺术风格的总称.在研究现代中国美术史中,学院派美术教育教学历程是个关键所在,它的发展、演变、激进、缓和是近代美术历史不可抹去的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归国留学生群体占据民国高等教育界要津,主导了一场如火如荼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进行了把西方(尤其是美国)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和模式与中国本土需要相结合的探索,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们在促进中国现代大学精神和现代大学制度确立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高等教育融入了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成为世界现代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在艺术创作中,直觉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产生艺术灵感的源泉,也是艺术作品升级的关键。在儿童美术的创作中,直觉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但是在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中,往往过分注重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直觉的重要地位,因为儿童年龄,心理、艺术感觉的特殊性,导致直觉成为了儿童美术创作的重要根据,本论文对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和现代美术教育中直觉的地位,作用等方面略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出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近20年来,共有58.2万留学生赴103个国家和地区留学,其中已有16万人学成回国。同时,来华留学生数量目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据最近统计,共有来自170个国家的8.6万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经历和影响,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孙晶 《华章》2011,(29)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源,学校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和独特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育是生命启蒙教育,其中包含艺术审美教育。具有前书写性质的书法教育和水墨画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应以书画为载体,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不断革新幼儿书画教育体系。文章将对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中医药学来华求学,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深深根植于博大的中国文化之中.高等中医院校应加强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留学生的中医思维,以不断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