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心理问题,更要发展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矫正和补充。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更应该研究如何体验积极情感、如何建设积极人格、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与关注发展和幸福并重。因此,必须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探讨达成目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人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以及美德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积极取向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而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一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定位和有效推进的新型观念。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以及对高校现存心理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简要探讨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发展意义和其有效构建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加强对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化分析与研究,了解其特征,可助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迈上新的发展台阶。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特征,总结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应遵循的原则,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提出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以期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之一,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在积极理念的指导下应当具有全新心理健康观,包括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发展观、人本观.同时积极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创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践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以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是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积极心理学对人持积极乐观的评价,注重研究人的各种美德、积极品质和积极能力,以积极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是对以病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范式的矫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关注大多数人的生活与发展,心理咨询变事后式咨询和治疗为事前发展式咨询和干预等,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积极心理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出现,对于心理学,尤其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所产生的影响又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强调积极的自我体验。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沿袭了消极心理学模式,仅仅关注小部分问题学生,忽视了大部分普通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汲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其应用到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把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在积极理念的指导下应当具有全新心理健康观,包括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发展观、人本观.同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创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践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教师应树立积极的心态和信念,开展多元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大力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重视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理念;学生利导思维和辩证思维的结合,积极发展与问题解决的兼顾;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积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文章在解读积极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点关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是一种积极乐观、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它为高校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积极体验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体验即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心。心理学以往的研究过多地注重对消极情绪的研究,以期通过对心理疾病的解决来实现心理健康,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没有心理疾病;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前者是消极情绪所致,后者只有在体验到积极情绪时才产生。已有的研究证明,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的生理机制不同,因此,消极情绪体验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积极情绪体验的增加,二者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面对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及现实的冲突与压力,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等心理问题,进而出现““无聊”、“空虚”或“无意义”等精神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关分析,并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认知、情感、动机三个视角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引领大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激发生命欲望,提升生命的质量,帮助大学生建构正确的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拥有幸福健康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When they were working in the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Meanwood Park Hospital the authors undertook a pilot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retardation among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The results indicate confusion about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mental retardation and highlight concerns about integration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to mainstream education. As a result, a much larger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which also attempted to promote positive attitudes. The results of the later study are being analysed. Catherine Kyle is now clinical psychologist at Ravenspark Hospital, Irvine, Ayrshire.  相似文献   

1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 Poor math and numeracy skills are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f adverse outcomes, including reduced employability and poore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Research has...  相似文献   

1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迫切要求,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表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面引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并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强迫症心理机制的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迫症是以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对它发病机制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在对强迫症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关于强迫症的心理机制的观点,发现各个流派的观点存在分歧,有必要逐步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障碍,个体身心疾病或人格缺陷以及职业倦怠等。目前,传统的“诊治式”的教师心理健康应对策略“治标不治本”,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和发展性。要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说来,可通过增进主观幸福感、开发心理潜能、增进自我效能感等途径,促进教师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克服职业倦怠,并由此带动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实现师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表扬对幼儿心理发展作用的辩证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表扬能否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学界长期存在着争论。笔者认为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表扬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的实现需要一定条件:表扬需要及时,表扬需要真实、真诚,多采用过程取向的表扬。为使表扬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必须对表扬如何发挥作用有清醒的认识,表扬需遵循科学的原理,使用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课程,对于成人学生科学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及技巧,以健康的心态生活、工作、学习有着应用性作用。在阐述"动车组"教学模式的含义和教学实践意义的基础上,摸索和探讨了"动车组"教学模式,即以优秀教学资源为教学轨道,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小组学习、网络平台学习为每节动车车厢,以学员的自主学习为动力源。分析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