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从曾国藩档案思想的形成到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方面的思想及其给后人的启示与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作为晚清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一直受到世人的积极关注。其中,有关他的档案意识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曾国藩档案意识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家族耕读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政军需要等方面。其档案意识经历了萌芽、形成和成熟三个时期,萌芽时期受耕读文化思想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资料典籍的收藏上;形成时期侧重于对档案文献的收集与管理方面;而成熟时期则侧重于对档案文献的藏用并重及编纂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冯遵华 《兰台世界》2005,(10):65-66
曾国藩一生酷爱收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后人通过对他这些收藏进行整理研究,产生了诸如<曾国藩全集>的第一代衍生物和有关曾国藩评著的第二代衍生物,这些文献档案都是曾氏文化现象持久不衰的源头,也是研究曾国藩人品、思想的珍贵史料.本文仅就曾国藩档案思想的形成和影响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潘岳风 《图书馆》2023,(3):54-59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他爱好读书,藏书丰富,遍读书籍,对阅读有深刻的见解,并领悟出了不少独到而可行的阅读方法。本文通过研究《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曾国藩诗文集》等文献,从慢读与快读、广博与专精、虚心涵泳与切己体察、阅读与写作四个维度解读曾国藩的阅读思想,分析其思想内涵,论述各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其所蕴含的阅读方法,以期发掘其文化价值,为读者进行阅读活动和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曾国藩故居先后被国家和湖南省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不断深入,也引起了档案界对曾国藩档案思想的研究。最近,笔者来到曾国藩故居——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富厚堂,考察了曾府藏书楼,采访了曾国藩故居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拜访了在曾府管理书楼20多年的老人王席珍,  相似文献   

6.
王燕萍 《兰台世界》2006,(16):54-55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近年来,我国档案学界陆续开展了对曾国藩档案管理思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7.
《浙江档案》2007,(7):28-28
日前,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公布了2007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省档案局的《档案馆智能化设计规范研究》和杭州市档案局的《基于WEB2.0思想的档案资源服务新模式的研究》两项科技项目名列其中。省档案局也于近期公布了2007年度浙江省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杭州市档案局的《电子公文的全程管理研究》等9个科技项目列入计划。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家府收藏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国藩一生酷爱收藏 ,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后人通过对他这些收藏进行整理研究 ,产生了如《曾国藩全集》的第一代衍生物和有关曾国藩评著的第二代衍生物 ,这些收藏及其衍生物 ,是曾氏文化现象持久不衰的源头 ,是研究晚清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史料 ,是进行曾氏思想研究的贮藏容器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9.
覃兆刿是档案学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一位年轻学者。近年来,他在《档案学研究》、《近代史研究》、《档案与建设》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档案学研究论文。如:《理论的意义与实践中的困惑》、《档案功能与诚信控制》、《我国档案工作早期学欧美及其意义》、《傅振伦的档案观》等。这些充满着创  相似文献   

10.
《工商档案管理学》蕴含着陆时万系统而丰富的档案思想,如关于企业档案及其管理的概念认知、价值认识、职能设计等方面的思想。作为时代的产物,《工商档案管理学》及其档案思想固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此种对工商领域档案管理的探究拓宽了近代档案管理工作与研究的范围,且在工商档案管理工作界定中展现出超前的服务意识。给予该讲义必要的关注和解读,对全面把握近代档案思想遗产,深入研究企业档案管理的历史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秀元 《历史档案》1999,(1):134-135
徐建寅是献身我国近代兵工事业的科学家,近年来出版的人物传记、《辞典》对其均有介绍,但述之过简,而《清史稿列传》中则更简略。笔者在翻看清末档案时,发现一些有关徐建寅的档案史料,现据此对其生平作一简述。徐建寅(1845-1901年),又名寅,字仲虎,清末科学家徐寿之次子,江苏无锡人。监生,出资报捐县丞,旋即投入曾国藩军营效力。同治六年(1867年),因在安徽安庆大营办理军械粮饷等后勤转运出力,经两江总督曾国藩保奏,免补县丞本班,以知县不论双单月遇缺尽先补用。同年又经曾国藩委派前往上海办理机器局事务。…  相似文献   

12.
曾三同志的后半生与新中国的档案事业是紧密相连的。他作为我国档案事业的第一代领导者,凭着对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忠诚与执着,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三同志在档案战线的主要贡献:一是为党和国家建立健全了档案工作管理体系,二是创建了科技档案工作。翻开《曾三档案工作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在1956—1986年的58篇讲话、文章中直接针对科技档案工作的有22篇、涉及科技档案工作的有9篇,对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原则、管理体制、管理理论与方法等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观点与思想,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是…  相似文献   

13.
王雪 《陕西档案》2014,(6):58-58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著作和思想影响深远。曾国藩所著所言,大多源自四书五经、经史杂说等各类典藉,《吃透曾国藩》则化繁为简,只选取曾国藩格言中200句经典,以专著理论为基础,以各家学说为延伸,加以独有的观点,让读者看到一个不同的曾氏理论。  相似文献   

14.
近读周百义写的《唐浩明:归来依旧是编辑》(刊于《出版史料》2020年卷)有点感想.唐浩明1982年进入岳麓书社做古籍图书编辑,曾任副总编辑,2016年退休,有34年编龄.他编辑了《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彭玉麟集》《曾国荃全集》等近代名人的文集.他还点评了曾国藩的家书、奏折、嘉言,写了数十篇研究曾国藩的论文.他不仅是著名的古籍图书编辑,还是研究曾国藩的学者.在业余他还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作品多次获奖,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组织专家在湖州召开科技研究项目鉴定会,对我省有关单位承担的《基于县域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机制研究》、《基于登记备份制度的档案数据安全监管研究》以及《现代传媒技术在档案抢救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等三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6.
一处小失误     
编辑同志: 贵刊2001.2期第44页《曾国藩和档案》一文,第三段“为了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曾国藩曾派遣了湖北抚辕巡捕官张德坚,江苏上元县文童生、程奉璜等人深入太平天国境内,长期潜伏,进行间谍活动。”...  相似文献   

17.
开展档案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活动,对于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完成申报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奖初审工作的同时,开展了省档案局档案科技进步奖励活动,1987年省档案局授予10项档案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设立省档案局科技进步奖,是适应我省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措施。进入80年代以来,我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逐步开展起来,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先后完成了《科技档案经济效益问题的初步研究》、《市(区)县档案馆业务工作量与定员问题的调查报告》、《微机辅助档案管理》和《采油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省档案馆和有关工厂继续完善档案密集架的研究,许多档案馆、室在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和档案管理标准化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但从总的方面看,我省档案科学技术工作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不少业务问题有待  相似文献   

18.
章学诚是我国著名的档案研究者,他一生潜心研究史学、地方志、方志学等,尤其对档案管理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其所著的《方志略例》、《文史通义》等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档案学思想,对后代的档案研究及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档案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1、档案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为加快档案科技创新,国家档案局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有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档案科技工作法规,规范档案科技工作,为档案科技创新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和保证。自1996年开始,国家档案局共出台了以下科技政策法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1996)《、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1996)《、关于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1996)《、科技进步奖档案科技著作评审工作暂行规定》(1998)《、优秀科技成果奖励办法》(2001)等。各地档案部门也…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之于史档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 ,笔者认真拜读了唐浩明先生的新作《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以下简称《评点》)。唐浩明先生堪称曾国藩的异代知己 ,其费十年之功主持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 ,穷八年之思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致使十余年人们对曾国藩关注的热情一直不衰。此次唐浩明先生从现存的千余封曾国藩家书中精选出约 3 64封书信加以评述议论 ,向人们展示了这位近代史上曾经叱咤风云 ,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人物的心灵世界 :有他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 ,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 ,对功名事业的奋斗经历。人们对曾国藩的关注与兴趣不仅是因为其个人经历的传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