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党报党刊为核心的红色报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红色报刊真实记录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体现了中国人民革命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复兴的艰苦奋斗精神。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  相似文献   

2.
王家兵  罗金妮 《青年记者》2017,(15):102-103
中央苏区红色报刊的发展 真正动员群众的方式是什么?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答案:“靠口说,靠报纸书册,靠学校.”①在苏区,作为党的战鼓和号角的红色报刊轰轰烈烈地出版发行.1931年苏维埃政府成立出版发行机构,对各级新闻宣传实行政治领导和业务管理.1933年,苏区各省均成立了党报委员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印刷红色报刊.在发行方面,各级苏维埃政府均成立了发行机构,各级赤色邮局遍布苏区各乡村,成为苏区红色报刊发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在《苏维埃二大报告》中指出:“截至1933年年底,中央苏区已有大小报纸近40种.”黄日星、张德意编著的《江西期刊综录》中列举了“民国苏区报刊有117种”,作了简明分类并注解.瑞金革命纪念馆严帆专家考证说:“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的报刊约160余种.其中,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出版6种;工农红军及各级部队报刊28种.”②随着对苏区报刊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刊物还有待发现.  相似文献   

3.
中央苏区的主要新闻报刊中央苏区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群众团体先后创办出版的报纸杂志,据不完全统计各有130余种。其中发行量和影响力较大的有:  相似文献   

4.
鲁迅读报刊     
鲁讯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报刊是鲁迅一生进行战斗的主要阵地。他曾经担任过《莽原》、《语绦》、《奔流》、《新青年》等10家刊物的主编和编委,指导和支持过《未名》、《鼓浪》、《晨报副刊》、《民报副刊》等8家报刊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在103家报刊上发表文章740余篇。当然,鲁迅是作为文学家同报刊发生密切联系的。但他关于报刊的一些精辟论述,仍然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去学习、研究。这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宝库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时期,报刊的经营管理体制逐渐向体制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中央苏区红色报刊大量涌现奠定了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这一体制包括了报刊的行政组织机构关系、管理体制、运行体制、经营体制、发行体制、编辑制度和报刊的专业化发展等。临时中央政府所建构的新闻体制,一脉相承地发展为新中国新闻体制建设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6.
正报刊史是以报纸、期刊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史。要研究新闻史或者出版史,报刊史总是一个绕不开的领域。但关于报刊史的专门著作,目之当下,并不很多见。尤其是地方报刊史,除了《北京报刊史话》(黄河,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上海近代报刊史论》(秦绍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江苏报刊编辑史》(倪波、穆纬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岭南近代报刊史》(邓毅、李祖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广东革命报刊史:1919—1949》(叶文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报刊图史》(傅柒生、李贞刚,解放军出版社,2011)等少数几部外,大多只能散见于各种地方志中。  相似文献   

7.
《传媒》2007,(12):22
《报刊出版管理手册》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法规司指导,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研究中心编辑的大型报刊管理工具用书,日前由中国书籍出版划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上海图书馆馆藏中国近现代读书类报刊为样本,统计其创刊数量、创刊时间、出版地分布,整理了出版机构及其重要报刊,并分析了中国近现代读书类报刊的特点。统计得到中国近现代读书类报刊231种,创刊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出版地居前的为上海、四川、江苏、北京、浙江,出版机构有报刊社、书局、图书馆、协会和学校等。研究认为,中国近现代读书类报刊具有创刊时间较早、刊物数量较多、出版机构以报刊社与书局为主、出版地域分布不均及红色报刊微光初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1987年9月24日至10月2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报刊报和北京市邮政局联合举办了建国以来首次中国报刊博览会,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进行。在40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中,共展出全国各地出版的报刊1004种,香港和台湾的一些报刊第一次在北京与广大读者见面。博览会还辟有我国报刊史简介和珍贵历史报刊实物专栏。此次报刊博  相似文献   

10.
报刊日——每年5月5日苏联为纪念1912年第一期“真理报”出版的日子——成为苏维埃报刊传统的节日,成为全苏联人民的节日。今年报刊日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1957年是苏维埃政权建立的40周年。我国以及所有进步人类都将隆重地愉快地庆祝这个周年。我们的报刊是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报刊,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报刊,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民的报刊。苏维埃报刊的力量是在于,它是为现代社会最先进的阶级即工人阶级和它的共产党所创立的。工人阶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时期,红色戏剧是最为瞩目、最热烈、最受群众炊迎的一种文艺形式.红色戏剧的创作非常繁荣,剧作有几百个,苏区油印推广的有上百种,新中国建立后陆续出版的剧本也有50多个[1].中央苏区时期,红色戏剧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为配合反军事"围剿"和完成党的各项政治任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新文化在中国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中,称红色戏剧为"流动的苏维埃戏院".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8,(2)
读《中国报刊月报》『每期一星』(下)文/若文二、为报刊之星挂匾,给我国“群英谱”中增添了新的成员人民报刊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以新闻媒体的主体性身份肩负起了宣传人民、教育人民的神圣使命。即使到了宣传手段多元并存的今天,报刊的主体性地位仍未改变:中央声音的...  相似文献   

13.
何国梅 《新闻大学》2022,(11):43-53+117-118
话语是充满修辞之物,身体修辞以身体符号的书写与身体形象的传播建构身体话语。1942年至1948年间,晋察冀画报社先后出版的红色图像报刊系列,通过同一化、陌生化、隐喻化以及差异化的身体修辞,塑造了“仁慈的胜利者”等身体形象,体现出不同于近代都市媒体中呈现的身体话语,形成了革命式身体话语。在此影响下的报刊身体话语对新中国的报刊身体文化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秋北京,繁花似锦,由于传统中秋节和国庆44周年重合在一起,使得北京节日的气氛更浓、节日的花朵更艳。9月27日至10月4日,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办的“1978—1993报刊业发展成就博览会”,又为北京人民的“双节”,增添了喜庆的景象。几天来,博物馆门前彩旗猎猎,气球飘舞,布置一新的馆内,参观者人头攒动,一派节日景象。记者穿梭于博览会,周身被团团花簇紧围,犹如置身在报刊的海洋里,那清新、那芬芳、那硕果、那成就,使我们看到中国报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新闻文化工作者在宣傅战线上进行了胜利的斗争.从1937年7月抗战爆发,直到1945年8月抗战胜和的整整八年里,除了抗战最初阶段极短暂的几个月(1937年7月至11月)之外,上海长期处于日寇、汉奸问接的或直接的控制之下.那时候,阴霾密布,危机四伏,环境一天此一天恶劣,工作条件一天比一天艰苦,但是,英勇地屹立在宣傅战线上的革命战士,始终不会片刻中断过对敌人的战斗.他们顽强而巧妙地战胜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袭击,在敌人的枪刺下,从事多种多样的出版活动,傅播着中国人民正义的呼声.富有生命力的革命报刊和进步报刊养育着水深火热中的上海人民以及大江南北广大地区的群众.千百万人民群众从这些报刊得到无限安慰和鼓舞.他们看到了祖国的辉煌前途,也看到了自己摆脱奴  相似文献   

16.
作为编辑,在“重走长征路”的日子里,我格外留心长征途中的报刊。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陈列馆”里,我有幸略知一二。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后,由于处境非常困难,原在中央苏区出版的《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等报刊大部分停办。但为了继续宣传党的实行土地革命的政策和武装抗日救国的主张;宣传红军英勇顽强、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鼓舞斗志,党仍坚持编印了一些油印报刊,主要有:红军总政治部的机关部《红星湖、《前进》报(杂志)、红1军团油印的《战士》报\《战士》快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红…  相似文献   

17.
经过国家新闻出版署近年来对全国报刊进行治理整顿,我国报刊业正朝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今年6月刚刚出版的《中国报刊总目》表明,我国正式出版的报刊总数,为9972种,其中报  相似文献   

18.
王芳 《黑龙江档案》2014,(5):142-142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冲破了敌人的文化统治,创办了多种报刊,在报刊上发表抗日文学作品,利用报刊进行抗日已成为当时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金剑啸就是利用报刊同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在哈尔滨创办了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名为《东北红旗》、《东北人民革命报》),该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向东北人民宣  相似文献   

19.
读《新闻与写怍》1989年8期上刊载蓝鸿文同志文章《从文言新闻到白话新闻》,其文说“1815年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标志着我国近代报刊的开始”。这引起了我对中国近代报刊起始的思考。怎样认识中国近代报刊的起始呢?是以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来决定呢?还是以历史上最先找到的某种正式出版报刊来决定呢?这是一个应如何认识、  相似文献   

20.
唐群 《新闻爱好者》2011,(5):106-108
中央苏区的新闻实践,把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作为工作重心,体现了良好的群众性。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上服务群众、报道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办报。坚持群众性原则,既是当时形势下群众路线的需要,又是符合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央苏区报刊在革命年代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依靠群众办报,为我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